基于内容分析的国内研究生教育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本文选题:内容分析 + 研究生教育 ; 参考:《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摘要】:通过文献计量方法分析目前国内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研究现状,结果表明除了研究生教育质量这一核心问题外,另外两个重要研究领域包括培养环节和管理工作。从研究内容来看,目前研究生教育质量研究主要还是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内容分析的研究生教育质量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导师、生源(招生)、课程设置、实验条件等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对影响因素研究的述评表明,我们需要在一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对相关因素进行全面分析与研究。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research situation of graduate education quality in China by means of literature measure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addition to the core problem of graduate education quality, the other two important research fields include training links and management work.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research content, the current graduate education quality research is mainly an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The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graduate education quality based on content analysis shows that tutors, students (enrollment, curriculum,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etc.) are the most important influencing factors. The review of the study of influencing factors shows that we need to analyze and study the relevant factors under the guidance of a theoretical system of quality assurance for graduate education.
【作者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
【分类号】:G6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新利;杨树果;;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研究生教育质量影响因素研究[J];价值工程;2010年34期
2 李平;李树林;房力明;;对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关键因素的实证调查与分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3 高阳;陈常青;;一种基于ELECTRE排序的简化方法[J];统计与决策;2006年10期
4 英爽;甄良;;从主体能动性角度解析研究生教育质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缪园;基于学科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献情报中心);2003年
2 陆震;政府视角下的研究生教育质量再造[D];同济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永杰;李登峰;伍之前;;基于动态直觉模糊淘汰选择法的目标类型识别[J];电光与控制;2010年09期
2 边晶梅;朱浮声;白泉;高晓刚;;组合赋权简化ELECTRE法优选桥梁加固方案[J];公路交通科技;2008年12期
3 边晶梅;朱浮声;高晓刚;白泉;阚亮;;服役桥梁加固方案优选决策支持系统[J];中外公路;2009年02期
4 杨辉山;;测绘质量影响因素研究[J];地理空间信息;2011年04期
5 王新利;杨树果;;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研究生教育质量影响因素研究[J];价值工程;2010年34期
6 李剑斌;李伟;;ELECTRE Ⅱ法在投资项目方案评价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02期
7 陈立文;陈书娜;;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生源质量评价研究进展[J];继续教育研究;2011年10期
8 刘焱;许放;;近十年来国内外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研究述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年05期
9 刘党辉;尹云霞;;浅析研究生培养机制的不足及对策[J];文教资料;2009年26期
10 缪园;刘栩凝;杨颖;;研究生培养机制初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何俊明;基于VPSs的制造系统模式及其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2 唐然;城镇污水处理工艺优选决策模型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3 刘培德;基于模糊多属性决策的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方法与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4 王小燕;基于模糊评价的网络银行顾客信任度量方法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周玉容;教学型大学质量经营:理论与策略[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常志利;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7 周玉容;教学型大学质量经营:理论与策略[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莹;地方高校硕士研究生生活空间变移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2 李岚;基于中间件的B2X协同电子商务平台及其订单分解算法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3 王慧;中美博士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4 李靖静;火电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多目标评价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5 张婷婷;从学缘看学术型体育研究生招生培养[D];武汉体育学院;2007年
6 王立良;关于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7 高原;硕士研究生教育“双轨制”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8 魏建洲;关于ELECTREⅡ方法若干问题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陈亭廷;流程再造视角下区域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策略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10 钟昌红;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裴劲松;略论研究生教育的模式与发展[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 翁舟峰,张兴琳;美国高校兼职教师的现状[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7期
3 李红,刘军跃,阎建明,黄雪梅;产学研联盟合作创新 企业技术创新的理想模式[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4 王敏;教育质量的内涵及衡量标准新探[J];东北师大学报;2000年02期
5 蒋洪池;从混沌理论看高等教育系统的“有序”和“无序”[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03期
6 鄢娟,夏宣玉;高等教育质量观初探[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05期
7 李建辉;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质量问题辨析[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8 张金磊;;第三部门视野下的大学治理[J];纺织教育;2006年02期
9 范惠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演变综述[J];高等农业教育;2002年01期
10 李远;对我国“博士研究生导师评审制度”改革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4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远增;高等教育评价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罗中琼;研究生教育质量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文道贵;潘建红;;硕士学位论文质量保障监控体系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8年04期
2 侯中太;;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质量保障研究回顾与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年06期
3 潘武玲;;美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中的三种主要力量[J];现代教育科学;2006年09期
4 张国华,王彪,范志娟;国内外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比较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5 邓慧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研究[J];才智;2011年29期
6 李汉邦;赵婷婷;赵哲;;大众化进程中的研究生生源质量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7 缪园;刘栩凝;杨颖;;研究生培养机制初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年12期
8 刘楠楠;;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25期
9 张秀香;宋瑞凤;;浅析农业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J];广东农业科学;2010年08期
10 邱均平,殷之明,刘永,余以胜;中国研究生教育评价的理念与实践[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应芹;;研究生教育入世的对策[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2 赵蒙成;;论英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历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3 黄蓉生;;含弘论丛总序——走进新农村[A];走进新农村——西南大学研究生《含弘论丛》[C];2010年
4 李伟杰;;针对研究生自身特点注重教育方法改进[A];讨论“三个代表”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黄蓉生;;总序[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季幼章;张英;张彦秋;董俊国;;研究生教育中导师创造力与研究生创造力[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7 肖念;沈红;;国家创新体系下的研究生教育[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8 柯伟玲;郑霞云;;基于折现法的研究生人力资本计量及应用[A];中国会计学会第八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刘颖;;关于研究生教育体制的探讨——严格研究生中期考试制度[A];北京力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0 王亚杰;;如何提高大学的水平[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7:教育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小月;研究生教育“瓶颈”凸现[N];黑龙江日报;2004年
2 武书连;研究生教育缺乏竞争力,弊端始于基础教育[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3 本报记者 王鸣琦;研究生教育如何面对扩招机遇[N];陕西日报;2002年
4 周景勤;走出普通研究生教育的误区[N];中国企业报;2003年
5 ;研究生教育遭遇应试质疑[N];人民政协报;2004年
6 王斌泰;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N];新华日报;2002年
7 记者 彭东邋李凝;北大迎来研究生教育90年[N];科技日报;2007年
8 来茂德;今天该怎样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N];中国教育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高慧斌;研究生教育:何去何从?[N];辽宁日报;2001年
10 南北;我省将以高水平研究生教育带动高等教育发展[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缪园;基于学科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献情报中心);2003年
2 汪志宏;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3 潘武玲;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罗尧成;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丁哲学;高层次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6 余峰;基于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7 李世彬;中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发展与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8 罗长富;研究生教育服务质量管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9 陆震;政府视角下的研究生教育质量再造[D];同济大学;2008年
10 邢媛;研究生教育卓越质量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爱武;研究生培养条件评估指标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2 关长空;日本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王铁臣;创新人才培养与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D];吉林大学;2004年
4 郑浩;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史研究(1902~1998)[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安凤玲;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培养质量分析与建议[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6 栾旭;黑龙江省研究生教育满意度调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张松;应用ISO9000族标准建立和实施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探讨[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8 王文信;研究生能力建设的系统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2年
9 陈放;美国研究生教育中的人本思想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10 尹伟;论我国高等学校的跨学科研究生教育[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9950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1995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