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高校与管理人员法律关系的回顾与展望
本文选题:高校 + 管理人员 ; 参考:《现代教育管理》2012年02期
【摘要】:建国以来,高校与管理人员法律地位变革的核心理念就是去行政化,这既是对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主动适应,也是对双方法律关系变革的价值诉求。回顾过去,高校与管理人员的法律关系已经从建国初期隶属性的行政法律关系渐变为隶属性与平权性法律关系并存。展望未来,随着高校民事法人地位的增强和教育职员制度的推行,高校与管理人员的法律关系将会在管理方式、法律地位、利益关系等方面呈现更强的去行政化趋势,不断趋向平权性的民事法律关系。
[Abstract]: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core idea of the reform of the legal status of colleges and administrators has been to deadministrate, which is not only the active adaptation to the reform of the economic and political system of our country, but also the value demand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leg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ides. Looking back on the past, the legal relationship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administrators has gradually changed from the subordinate administrative legal relationship in the early years of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o the co-existence of the subordinate and the equal legal relations. Looking forward to the future, with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status of civil legal pers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ducational staff system, the legal relationship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administrators will show a stronger trend of deadministration in the aspects of management mode, legal status, interest relationship, etc.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ivil law and civil law is tending to equal rights.
【作者单位】: 咸阳师范学院;
【基金】: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SGH10085)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2010JK347) 咸阳师范学院专项科研基金项目(09XSYK322)
【分类号】:G64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先达;;论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胡发明;我国高等学校性质的行政法分析[J];时代法学;2004年03期
3 李晓燕;教育法规地位研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兼与周卫勇同志商榷[J];教育研究;1998年0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志新;高校新型用人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赐平;解放初期新中国变革旧教育的几点启示[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2期
2 雷宗明;论大学科研管理及制度创新[J];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3 赵艳玲;中国教育督导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4 李建华,许中缘;表见代表及其适用——兼评《合同法》第50条[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5 施建辉;;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问题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6 丁辉生;略论《合同法》第286条的法律障碍及缺陷[J];法律适用;2001年11期
7 龙著华;;信用证欺诈的民事救济——兼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信用证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J];国际经贸探索;2006年05期
8 解宁,蒋胜勇;房地产按揭在担保法律制度中的定位[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9 伍治良;债权形式主义下物权行为有限存在之三维分析及立法建构[J];河北法学;2003年05期
10 韩桂君,肖广文;预期违约与不安抗辩权比较研究——兼评我国《合同法》第68、69、94和108条的立法缺失[J];河北法学;200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庆刚;“大跃进”时期“教育革命”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2 涂怀京;新中国中小学教师法规研究(1949—2000)[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宋永刚;自我发展:高校学术人员管理的新视野[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萧博仁;物权法基本原则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5 陈立鹏;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6 胡鹏翔;资产证券化投资利益保护机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7 易春秋;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8 石长林;中国教师政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卫良;大学核心竞争力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10 毕正宇;教育政策执行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柏华;西北贫困地区小学校本管理的研究与实验[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顾伟;债权人代位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梁三利;合同附随义务理论研究[D];华侨大学;2003年
4 姚霞;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张斌;新经济对我国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D];四川大学;2003年
6 莫爱新;加害给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7 张旭昕;物权变动中第三人利益保护机制的法理分析[D];清华大学;2003年
8 郭洁;新中国高等教育专业结构改革的历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9 王岩;论隐私权与知情权、新闻自由的冲突与协调[D];吉林大学;2004年
10 吴景松;权力与对话:教育管理观的转变[D];苏州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宏原,蔡淑溶;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与管理创新[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2 池临封,刘继荣;行为短期化:高校岗位聘任制度改革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J];高等农业教育;2002年06期
3 宁波,王英华,郑卫东;高校人事聘用制改革与构建的新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2年07期
4 段根良;高等学校要建立适应知识经济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5 杨万文,胡新;对高校教师实行聘任制的探讨[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6 宋永刚;人才战略与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取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7 施雨丹;;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背景、内容及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8 劳凯声 ,刘复兴 ,朱新梅 ,覃壮才 ,盛冰;探索依法治教和政策调控的新机制[J];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Z1期
9 张维平,石连海;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及其启示[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10 宋夏伟;人事代理制——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突破口[J];现代大学教育;2002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伟;山颖;;推进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建设[J];中国高校科技;2011年07期
2 王丽丽;;如何加强学生公寓管理及其重要性[J];华章;2011年21期
3 张应华;;高校工程建设合同管理创新研究[J];经济视角(中旬);2011年01期
4 张洪杰;;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的探究与实践——以河北农业大学为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1年02期
5 李雪云;;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池州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丁雯;;高校系办公室管理工作探讨[J];青春岁月;2011年16期
7 黄明学;;关于高校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存在问题的思考[J];今传媒;2011年08期
8 刘晋胜;;高校实验室门禁管理问题分析与系统设计[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年04期
9 王爱兰;常宝红;;对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与建议[J];青春岁月;2011年16期
10 刘智新;;浅议大学生公寓管理[J];华章;2011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凤琴;;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和转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A];新时期高校档案工作改革与创新——甘肃省高校档案工作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2 汤国辉;李群;周永强;;高校构造服务“新农村建设”长效机制探讨[A];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王圆圆;;拓宽草原文化在高校传播的途径[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方小丽;徐广军;张腊梅;李晓林;;浅谈新形势下我国高校政府采购队伍的建设[A];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技术物资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王津;王伟彤;陈南;;高校在可持续发展中的角色和自身能力建设[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下册)[C];2005年
6 王占东;李柏桐;;试论高校设备采购管理人员的素养[A];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技术物资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王和君;;明确育人目的,,提高管理水平[A];研究与交流——北京高校后勤学生公寓工作研究论文集[C];2003年
8 武侠;;浅析学生宿舍管理[A];研究与交流——北京高校后勤学生公寓工作研究论文集[C];2003年
9 王德章;;制度建设是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A];高教科研2006(上册:校长论坛·教育改革)[C];2006年
10 张国华;李强;韩波;;作业成本法在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及管理中的应用——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重点规划课题“构建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115A-29)研究报告[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石川;谁来填补高校亏空?[N];证券时报;2007年
2 任少华;校企携手培育人才 管理人员戴硕士帽[N];中国煤炭报;2008年
3 陆先玉;浙江启动青年创业实训工程[N];西部时报;2009年
4 记者 李伦娥;湖南两院士获省级科技大奖[N];中国教育报;2010年
5 涂洪长;高校降分录取本校子弟也是“福利腐败”[N];中国改革报;2006年
6 黑龙江绥化学院社会科学系 祝春梅;把高校建成和谐社会的窗口[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记者 王向华;十九所高校半数“失约”[N];四川日报;2006年
8 吕青;警惕银行成为高校负债基建的推手[N];上海证券报;2007年
9 练玉春;寒假为何被延长[N];光明日报;2006年
10 陈长喜;高校:中国创意产业的引领者[N];光明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夏桂华;基于层次定位的我国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2 马超;20世纪美国大学学生事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洁;我国研究生事务管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罗长富;研究生教育服务质量管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5 赵君;新时期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黄平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化发展价值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7 李彦西;欠发达省区高等教育资源整合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吕京;西部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轶;独立学院管理人员绩效管理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朱燕;高校管理人员的职业生涯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徐淑玲;高校隐性知识共享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4 王恒;中国高校债务风险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5 王丹丹;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6 刘德强;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房静;高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理论与政策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8 史顺良;高等学校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9 易桂姣;和谐校园视域中的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赵颖;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357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035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