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流大学捐赠基金管理的特征
本文选题:美国 + 一流大学 ; 参考:《比较教育研究》2012年01期
【摘要】:捐赠基金已成为美国一流大学卓越发展的关键因素,这与其卓有成效的管理密不可分。其管理具体体现为五个特征:以捐赠基金的规模优势保证大学的可持续发展;以募捐战略助力捐赠基金规模的持续扩大;以专业化的管理队伍赢得捐赠基金投资的高收益;以多元化投资策略降低捐赠基金的管理风险;以科学的支出政策保证捐赠基金使用的代际平等。美国一流大学的捐赠基金管理经验对发展我国大学的捐赠事业具有借鉴意义。
[Abstract]:The endowment fund has become a key factor in the excellent development of the top univers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which is inseparable from its effective management. Its management is embodied in five characteristics: to ensur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university with the advantage of the scale of the endowment fund; 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the fund scale of the fund raising strategy; and the professional management team to win the donation. The high income given to the fund investment; reducing the management risk of the endowment fund by a diversified investment strategy; ensuring the intergenerational equality used by the endowment fund with scientific expenditure policy. The management experience of the endowment fund of the top universities of the United States is of refere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onation cause of the University in our country.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首都体育学院;
【分类号】:G649.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然;;什么是世界一流的大学[J];东西南北;2002年08期
2 程介明;;世界级一流大学?[J];上海教育;2007年17期
3 卢彩晨;;一流大学与科技园区的相关性[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贾铭;;大学应传承博雅 坚守精神高地[J];成才之路;2011年18期
5 周谷平;创新:建设一流大学的灵魂[J];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6 顾秉林;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高度认识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J];中国高等教育;2003年12期
7 ;一流大学需要卓越的教育教学[J];中国高等教育;2009年21期
8 穆义生;世界一流大学的主要特征及创办条件论析[J];中国电力教育;1994年02期
9 陈铁群;面向世界 开创未来 为把我校建设成为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J];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学报;1998年06期
10 杨明;建设我国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刍议[J];教育科学;199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赵德平;陈仲堂;缪淑贤;;浅谈大学特色发展的几点想法[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2 黄藤;;未来中国民办教育发展展望[A];中国民办教育大典[C];2010年
3 叶淬;;建造一支优秀的专任教师队伍[A];中国民办教育家优秀论文集[C];2006年
4 李岩;;地方建立大学科技园的思路[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5 周远清;;从“理论要点”到“高教强国”,再到“思想体系”[A];教育理念创新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10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李延保;;对“特色、个性、人才强国战略论坛”的追忆[A];教育理念创新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10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顾永安;;对建设高教强省大格局中地方本科院校科学发展的思考——基于对高校分类指导的视角[A];教育理念创新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10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徐凌 张卫斌 驻苏记者 朱金龙;“一流大学”岂能仅看定量指标[N];文汇报;2009年
2 徐凌 张卫斌 任松筠;“一流大学”应致力于知识创新[N];新华日报;2009年
3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方勇;中日韩一流大学计划的比较与启示[N];中国教育报;2010年
4 记者 海霞;向教研型一流大学迈进[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5 李侠;创建一流大学需要真正的竞争[N];科技日报;2010年
6 曹林;“年薪115万起步”能否建成一流大学[N];中国社会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姜澎;一流大学形似容易神似难[N];文汇报;2010年
8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兴文 范京蓉 王敏;一流大学要直面世界性重大挑战[N];深圳特区报;2011年
9 深圳特区报记者 方胜;一流大学要根植中国面向世界[N];深圳特区报;2011年
10 肖文;在“顶天立地”中推进一流大学建设[N];人民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赵立莹;美国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房欲飞;美国高校大学生领导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李铁林;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与一流大学的崛起[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4 庞青山;大学学科结构与学科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刘叶;建立创业型大学:管理上转型的路径[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龙献忠;从统治到治理[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阿卜杜勒·哈迪;中国与也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若干问题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毕云;美国高校收费制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2 范明丽;美国农村社区学院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3 黄丽娜;美国综合大学中教育学院课程设置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4 李武军;美国高等教育专业认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5 武学超;美国职前教师教育档案袋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6 郑芳;美国研究型大学中的科技创新[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任巧珍;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策略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付志荣;论20世纪下半叶美国州政府与大学关系的变革[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陆伟;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10 甄丽娜;美国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发展及启示[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0534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053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