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地方工科院校专业设置与服务地方互动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26 05:26

  本文选题:专业设置 + 服务地方 ; 参考:《高等教育研究》2012年06期


【摘要】:地方工科院校专业设置与服务地方互动,是由其教育本质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所共同决定的。要真正实现专业设置与服务地方的良性互动,必须遵循适应性、前瞻性、科学性和特色性四大原则,并建立起制度化、专业化、现代化的专业设置工作调查与预测机制,面对形势发展变化的及时反馈与适时调整机制,以及遵循教育规律、立足办学条件、适应地方发展的科学谋划与稳步推进机制。
[Abstract]: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pecialty setting and service in local engineering colleges is determined by their educational essence and the needs of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truly realize the posi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professional setting and serving places, we must follow the four principles of adaptability, foresight, sci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and establish a mechanism of systematization, special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of investigation and prediction of professional setup work. The mechanism of timely feedback and timely adjustment in the face of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 of the situation, as well as the mechanism of scientific planning and steady promot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of education, based on the conditions of running a school and adapting to the local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桂林理工大学;
【基金】: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大项目(2011JGZD004)
【分类号】:G642.0

【共引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艳;新型工业化背景下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赵复查;鲍时安;;地方院校专业设置的理论与实践[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2 赵文华;试论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类型与策略[J];教育研究;2000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旭;;新建本科院校的专业设置与调整[J];大学(学术版);2011年04期

2 潘伟强;徐军;姜鸿;;大学城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研究——以常州大学城(现科教城)为例[J];现代商业;2011年23期

3 袁万安;;高校新办专业的控制与发展[J];襄樊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4 任丽清;刘剑虹;;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经济动机和行为选择模式[J];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09期

5 闫广芬;王红雨;;再谈大学人文精神的复兴——基于专业设置视角下的分析[J];高校教育管理;2011年04期

6 王富平;;陕西地市本科高校专业设置的现状及优化策略[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李艳;罗丽娜;;重点领域人才培养与高校专业设置问题研究[J];保定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漆为欢;;伦敦时装学院学习之我见[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王瑞君;张兆刚;;区域性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思路[J];华章;2011年14期

10 令狐永芳;;适应人才市场需求 深化独立学院教学改革[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波;谭颖;徐娟娟;朱启臻;;世界一流涉农大学专业设置的特点[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张海涛;;高等医药院校音乐治疗本科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刍议[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3 李双群;王英;;加强专业和学科建设 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A];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届一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谢杭;唐苏琼;;招生宣传现场咨询技巧探析[A];和谐高考 阳光招生——《高校招生》杂志理论研究专辑[C];2006年

5 丁世婷;乐莉;李小薇;;云南高校东盟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6 刘晴婧;;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同质化:问题与对策[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陈丽瑶;;欧美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特色及对我国的借鉴[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左海芳;;中国高等环境教育专业设置与美加两国的对比研究[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9 高春菊;;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自身价值——关于地方高校历史文化研究的思考[A];第六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1年

10 ;科学定位 找准目标 在服务地方产业发展中办出特色[A];全国纺织教育学会纺织教育交流会议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孙立群;让“专业设置”有的放矢[N];浙江日报;2004年

2 记者 刘昆 通讯员 于敏;广西中医学院:服务地方科学发展[N];光明日报;2009年

3 记者 赵凤华 通讯员 戴世勇;扬州大学:“三个联动”服务地方促发展[N];科技日报;2009年

4 本报通讯员 郭万牛 陶然 本报记者 任松筠;南工大:争当服务地方“排头兵”[N];新华日报;2009年

5 郭万牛 陶然;南京工业大学:争当服务地方的“排头兵”[N];江苏科技报;2009年

6 本报评论员;高校服务地方科学发展大有可为[N];新华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郑晋鸣 通讯员 姜继红 戴世勇;扬州大学:“三个联动”服务地方促发展[N];光明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郑晋鸣;徐师大淮海发展研究院:在服务地方中有为有位[N];光明日报;2009年

9 见习记者 那可;高校:专业设置如何与需求对接[N];黑龙江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陈尤英 本报通讯员 刘亚辉 张婷婷;广西师大:服务地方建设 科学谋划发展[N];广西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阳荣威;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罗丹;规模扩张以来高校专业结构变化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3 俞俏燕;中国单科性院校专业趋同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4 夏建国;技术本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夏星;大学生就业市场优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6 郝进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与战略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吕京;西部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智英;技术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刘兆宇;19世纪英格兰高等教育转型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10 刘新跃;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创新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赖爱春;民办高校专业设置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包昒;地方本科院校专业设置及优化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赵宏;新建本科院校的专业设置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赵雅莉;基于就业视角的民办高校专业设置问题调查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5 李艳红;知识经济时代本科专业设置问题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6 许霞;高校本科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互动关系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7 杨二辉;我国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机制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8 周丽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专业设置政策的变迁与前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黄涵;湖北省独立学院专业设置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10 栗惠娟;山西省独立学院专业设置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0693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0693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4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