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比较研究
本文选题:大学生 + 主流意识形态 ; 参考:《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年03期
【摘要】:中美两国都是世界舞台上具有影响力的大国。比较研究和分析中美两国在意识形态教育的价值目标、教育内容以及教育的途径方法等方面的异同点,对我国社会转型期实施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Abstract]:Both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influential powers on the world stage. Comparative study and analysis of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value objectives, contents and ways of ideological edu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carry out the mainstream ideological identity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作者单位】: 广东工业大学政法学院;广东工业大学校长办公室;
【基金】:2011年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青年课题“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编号:EFA11034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649.1
【共引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林凤生;;中西绘画的不同风格对科学传播的影响——“李约瑟难题”的一种另类解答[A];2006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育红;人为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朱鸣雄;宏观利益论[D];复旦大学;2003年
3 张正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4 李新曦;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的素质塑造[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5 董耀鹏;社会主义国有经济控制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6 崔禄春;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7 侯典明;江泽民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8 张占斌;博彩业与政府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9 王广彬;中国社会保障法制史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10 毛曦;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地理[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九华;所有权保留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2 肖湘雄;走出小我樊篱,,迈进大我本体[D];湘潭大学;2004年
3 屈宏;近代中国城市女子服饰变迁述论[D];吉林大学;2004年
4 吴功荣;美国对外关系中的理想成分与现实因素探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5 张立慧;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历史经验[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6 王惠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模式[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7 高常营;渴望家园的回归——世纪之交人文精神重建问题的反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8 赵澜波;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活方式与人的全面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9 孙文营;论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趋势、困境与出路[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10 张春玲;对我国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关系的历史剖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辛志勇,金盛华;西方学校价值观教育方法的发展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4期
2 陆士桢;;如何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人民教育;2007年07期
3 杨启光;;重叠影响阈:美国学校与家庭伙伴关系的一种理论解释框架[J];外国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洁;;从思想道德概念看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意义[J];中国成人教育;2011年11期
2 董瑞虎;;大学生也要学点“理财”本领[J];教育与职业;2011年19期
3 古木头;; 谁来关心大学生的性需求[J];黄金时代;2002年03期
4 黄怡;;高校校规面临考验[J];黄金时代;2005年07期
5 李芸;;一名大学生对网络的思考[J];大众心理学;2003年02期
6 陈鹏程;;杭州市建立大学生见习基地[J];中国就业;2009年06期
7 李义良;;大学生村官怎样才能下得去[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1年11期
8 黄筱纯;;应对与创新——从多元社会思潮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任克;;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与对策[J];成功(教育);2011年10期
10 陆地;;透视大学生“回炉”现象[J];黄金时代;2004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文忠;;论手机文化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和对策[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9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10年
2 陈其华;;性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艾滋病分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杨凯;张烨君;;当代大学生诚信人格特质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罗佳;姚本先;;当代大学生形象的心理学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吴佳时;李健宁;;大学生无气力现象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熊慧素;李宏翰;;恋爱大学生人际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宋昕璐;陈友庆;;大学生专业认同现状调查[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陈佳琪;;大学生离传统文化有多远?[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9 王平;陶新华;;团体咨询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应用[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10 武青慧;;同伴性教育——当代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模式探讨[A];中国性学会成立十周年首届中国性科学高级论坛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术 金秋;六成大学生不知自己该干啥[N];中国妇女报;2005年
2 钟合;大学生“逃单”拷问学子诚信[N];中国改革报;2005年
3 陈七三 李伦娥 欧阳鹏飞 张小攀 徐光明;把和谐社会精神送下乡[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记者 陈强;什么影响了大学生基层就业[N];中国教育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张雪峰 实习生 陈丽;暑期大学生:欲做家教也不易[N];重庆日报;2005年
6 吴应海;大学生的脑子为何“不堪一洗”[N];重庆日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孙忠法 仲筏;大学生让心理在七月毕业[N];中国人事报;2005年
8 谢晶晶 林以勤;“是是非非”话打工[N];常州日报;2005年
9 早报评论专栏葛剑雄;为什么大学生一定要住校?[N];东方早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杨艳玲;大学生勤工助学报酬怎么算?[N];大理日报(汉);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立新;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王金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咏梅;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控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4 刘莉;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李忠军;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朱燕;美国大学生学术不端的防治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7 魏饴;大学素质教育与教育回归人本[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许瑞芳;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研究(1978-2005)[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曾晓强;大学生父母依恋及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10 莫力科;大学生信息能力建设模式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丽丽;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 曹丽琼;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3 糜志雄;大学生学业生涯设计因素结构探究[D];苏州大学;2004年
4 余锡祥;江西省大学生压力反应特征的实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门苗;论大学生政治文明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程葵;长沙地区大学生社会技能发展特点的初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吕鹏;重庆市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8 王绍强;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D];长春理工大学;2004年
9 李明哲;大学生公民教育若干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10 白群;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若干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860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086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