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西方史学理论试用
本文选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中西互视 ; 参考:《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4年11期
【摘要】:本文尝试将美国学者关于中国史研究的"冲击—反应模式""中国中心论"及"中欧互视"等理论范式引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为《中国近代史纲要》教学中的"革命史范式"提供借鉴和补充。具体以"中西互视""古今互视""内省史观"组织教学,以拓宽《中国近代史纲要》教学的国际视野,增强教学的学术性,从而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Abstract]:This paper attempts to introduce American scholar ' s " Impact - Response Pattern " " China Center Theory " and " Central China Interviewed " theory into the teaching of " revolutionary history paradigm " i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modern history .
【作者单位】: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部;
【分类号】:G642;K25-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君静;论柯文的中国史观及其史学特征[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张国义;邬思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生活化探讨[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8年03期
3 李伯重;“相看两不厌”——王国斌《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及欧洲经验的局限》评介[J];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向宝云;卢衍鹏;;生存的艰难与平凡的伟大——简评傅恒的长篇小说《天地平民》[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陈义平;论康德的自由主义政治哲学[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3 李洵,陈徽;康德的普世伦理之善恶概念[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4 张能为;伽达默尔“第三次启蒙”与现代科学化时代[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5 李昭昊;墨翟和平观的哲学基础[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6 陈义平;权利与法治:康德法哲学的二维视界[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7 胡万年;“大自然的智慧”——解读康德《实用人类学》[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8 李革新;;从自然王国到自由王国——论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自由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9 彭立群;;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10 钱善刚;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新启蒙运动论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宫睿;;作为理性的批判的“启蒙”——对康德“启蒙”思想的一个阐释[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上)[C];2011年
2 王艳秀;;现代化及其背反——论道德困境产生的根源[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王燕;;当代詈语的嬗变[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晓初;;鲁迅与五四新文化精神[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王晓初;;鲁迅与五四文化精神[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刘军;;试论公民权与人权的差别[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传统与现代的国家建构与政治文化”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7 万俊人;;政治如何进入哲学[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上卷)[C];2007年
8 蒋风冰;盛晓明;;生态运动的实践智慧——深生态运动的阿伦特方案[A];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学术年会浙江大学论文集[C];2008年
9 吴全华;;论康德的教育现代性及其合理性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舒志定;;马克思教育思想研究的基础与路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夏桂平;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5 孙经国;从理想性政治哲学到现实性政治哲学[D];南开大学;2010年
6 李海燕;现代性视野中的陈独秀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赵双阁;政治文明视阈下舆论监督法治建设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8 杨春花;论信仰对于社会秩序的价值[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成山;历史与自由[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李宝君;非强制行政行为制度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文佳;中国古代的清官和民众的“青天”崇拜倾向[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郑艳艳;社会进步标准的当代阐释[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袁慎浩;新文化传播视域下的鲁迅与《新青年》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媛媛;近现代中国国家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菲菲;技术现代性困境与出路[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陈罡;电子商务中的诚信问题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王慧;公民社会与政治参与[D];湘潭大学;2010年
8 伍本霞;论张君劢“修正的民主政治”[D];湘潭大学;2010年
9 张小妹;“自然状态”范式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凤卓;王小波杂文话语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阎崇年;历史学科的功能“五说”[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5年04期
2 李伯重;“资本主义萌芽情结”[J];读书;1996年08期
3 赵启栋;;对高校历史教学的探索和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年05期
4 蔡礼强;;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两大基本理论范式[J];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5 程中原;;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J];高校理论战线;2007年03期
6 曹景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需正确处理的若干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年06期
7 孙慧玲;索春燕;;关于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难点解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年04期
8 张海鹏;20世纪中国近代史学科体系问题的探索[J];近代史研究;2005年01期
9 朱志敏;;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几个问题[J];教学与研究;2007年05期
10 郭德宏;论抗日战争史研究中的若干重大问题[J];历史教学;2005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世鹰;;增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实效性之探索[J];现代经济信息;2013年24期
2 魏光启;李继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教师的再定位[J];管理工程师;2014年02期
3 齐景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思路的研究与探索——谈独立学院《史纲》教学改革方向[J];神州;2012年05期
4 王喜才;罗军;;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几点思考[J];青春岁月;2012年08期
5 赵志强;;网络环境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设计的实践与探索[J];文教资料;2012年07期
6 王弟丽;;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以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为例[J];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7 陈拙;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思考[J];华夏文化;2005年02期
8 沙健孙;;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若干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年09期
9 王永宏;;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分析与教学设计[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10 本刊记者;;《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征求意见座谈会述要[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宗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A];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研究[C];2009年
2 孙艺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建设探微[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3 刘文丽;;关于进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育教学工作的两点思考[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4 刘建民;;试论史学研究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重要作用[A];第六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1年
5 黄进华;;“90后”大学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新挑战及其对策研究[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6 梁怡;;处理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和研究中史料学问题的思考[A];中国近代史及史料研究[C];2010年
7 梁怡;张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与北京的近现代历史遗址研究(1840—2008年)[A];北京学研究文集2007[C];2007年
8 张旭;;坚持唯物史观,落实“两个转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地方史资源的使用[A];云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与理论探索[C];2010年
9 徐奉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案例教学的一则示例分析[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10 王康;;口述历史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探索[A];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第二辑)[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庆环;在铭记历史中坚信“三个选择”[N];光明日报;2007年
2 沙健孙;《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编写工作的几点体会[N];光明日报;2007年
3 叶帆;让科学历史观在大学生头脑中扎根[N];人民日报;2007年
4 杨晨光;以史为鉴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郑巧 陈静;国史教育有待加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6 郭扶庚;高校思政新课程第二门课今春开讲[N];光明日报;2007年
7 从永刚;我省两课题组成功申报昨受表彰[N];云南日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夏斐 邋通讯员 李本义;贴近学生需求 创新教学形式[N];光明日报;2007年
9 记者 程曦 学生记者 徐雯;让学生亲手触摸历史[N];新清华;2012年
10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蔡乐苏 王宪明;教学并重 因材施教[N];光明日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彭淑娴;爱国主义主题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体现[D];江南大学;2011年
2 闫兴纳;大学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育问题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3 贾玮华;学生满意度视域下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实效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原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1021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102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