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市场分割下大学生低水平就业的困境解析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y of labor market segment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lemma of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in the "secondary labor market" and the barriers to entry of the "primary labor marke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limitations of college students' efforts to improve the "signal" to enter the first-level labor market,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employment difficulties" and "low pay" of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are not merely oversupply, nor are they accidental and temporary phenomena. However, there is "market failure" to solve this problem.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and issue corresponding supportive policies to make up for "market failure".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BJL023)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09XJA790009)
【分类号】:G647.38;F24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展新;劳动力市场的产业分割与劳动人口流动[J];中国人口科学;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聂盛;我国经济转型期间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从所有制分割到行业分割[J];当代经济科学;2004年06期
2 巨文辉;国外劳动力市场分割研究的方向及其特点[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3 黄安余;;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就业[J];理论建设;2005年06期
4 侯慧丽;市场转型时期农村迁移女性的职业地位获得——对五城市流动人口移民社区的研究[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年01期
5 张展新;;城市本地和农村外来劳动力的失业风险——来自上海等五城市的发现[J];中国人口科学;2006年01期
6 余永跃;;中国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体制变迁:历史回顾和文献评述[J];中国人口科学;2006年06期
7 高文书;;进城农民工就业状况及收入影响因素分析——以北京、石家庄、沈阳、无锡和东莞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韩秀华;中国二元教育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2 李丽辉;技术进步对劳动力流动的效应分析[D];西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妍;中国反就业歧视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聂盛;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3 刘湘衡;基于SCP范式分析的中国劳动力市场绩效改进[D];湖南大学;2005年
4 刘晓英;我国农民工城镇就业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5 纪春梅;劳动力市场二元分割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郭敏;劳动力市场中的歧视及其影响[D];贵州大学;2006年
7 陈良畴;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就业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8 张洁云;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水平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9 李艳;重庆市城镇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10 格日乐;内蒙古普通高等院校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经济学分析[D];内蒙古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J];社会学研究;1996年04期
2 李建民;中国劳动力市场多重分隔及其对劳动力供求的影响[J];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02期
3 边燕杰,张展新;市场化与收入分配——对1988年和1995年城市住户收入调查的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云;黎玉柱;杨利;;从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看大学生自愿性失业[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08期
2 揭子平;;从劳动力市场分割和教育过度看大学生就业难[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11期
3 刘天然;;经济学角度分析大学生就业市场[J];中国市场;2006年44期
4 林展;;我国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原因与对策——基于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探讨[J];教书育人;2007年15期
5 杨爽;易佳平;;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探讨[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8年06期
6 解非;;大学生就业难与民工荒现象浅析[J];现代经济信息;2008年04期
7 张学伟;;基于劳动力市场分割视角的“名校”与“民校”就业差距分析[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8年11期
8 张宏英;;我国大学毕业生失业成因的理论分析[J];经营与管理;2008年12期
9 甘春华;;劳动力配置的二次扭曲分析:兼论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用工荒[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10 王世英;;对大学生就业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2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西忠;;社会转型视阈中的就业基层导向——以大学生到村任职为视角[A];转型期的中国未来——中国未来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陈琼;;大学生公益性岗位就业人群现状调查与思考——基于青岛市YN路街道办事处的个案研究[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七辑2011)[C];2012年
3 杨长征;陈亮;;“大学生就业难”是个伪问题[A];青年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4)[C];2004年
4 王胜利;;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思考[A];青年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4)[C];2004年
5 汪茵;张波;;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反思与大学生就业的视阈[A];科学发展观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五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9)[C];2009年
6 汪慧;;影响大学生就业参与的深层因素分析[A];青年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4)[C];2004年
7 李丽霞;;试析大学生就业难题及其解[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时勘;刘长江;张淑华;于文明;;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及指导对策[A];青年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4)[C];2004年
9 傅忠道;;构建大学生就业新机制 开辟大学生就业新市场[A];青年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4)[C];2004年
10 王淑玉;;现实困惑与理性思考——关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立体构想[A];青年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4)[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冯华;解读大学生就业难[N];中国教育报;2001年
2 新华社记者 胡梅娟;大学生就业:多一些鼓励 少一些限制[N];闽西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于宛尼;大学生就业遭遇多重压力[N];工人日报;2008年
4 记者 冯亚丽;全国大学生就业立体化平台将举办13场网络招聘[N];中国人事报;2008年
5 本报驻巴黎记者 姚立;法国大学生就业面面观[N];光明日报;2008年
6 记者 王乐 姜澎;大学生就业呈现六大趋势[N];文汇报;2008年
7 唐景莉 杨晨光 万玉凤;大学生就业:感叹“时运不济”不如“危”中寻“机”[N];中国改革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唐景莉 杨晨光 万玉凤;大学生就业如何应对金融危机[N];中国教育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翁仕友;社会各界支招大学生就业 呼吁出台更有力举措[N];经济观察报;2008年
10 记者 贺利娟;求解大学生就业难题[N];中国财经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宪;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农民工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袁晖光;中国高校扩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和工资调整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3 杨波;我国大城市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应松宝;我国大学生就业过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5 张洪铭;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农民工流动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6 石永昌;基于偏好视角的大学生就业促进制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7 张福明;制度变迁视角下的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8 许彦;中国转型期就业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9 赵珍;中国青年初次就业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10 来君;城乡劳动力流动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山世泰;大连市农村基层公共服务领域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2 王剑;大学生就业能力训练和培训项目商业计划书[D];兰州大学;2010年
3 崔翠利;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激励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烁;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成因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曹树伟;我国大学生结构性失业问题研究及对策建议[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6 薛铠;论大学生的就业困境与出路[D];山东大学;2010年
7 刘敏;大学生就业培训市场化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李若瑶;山西省人才储备工程建设[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9 曹达舜;大学生就业的经济学分析[D];山东大学;2005年
10 李善乐;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理论与实证[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2512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251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