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博士学科评估特征分析及其启示
[Abstract]:The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NRC) has conducted three Ph. D. evaluations, which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external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for graduate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organiz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Ph. D.'s subject evaluation are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perfect governance structure and ability of the Ph. D.'s subject evaluation organization, and the pluralistic funding mechanism of the Ph. D.'s subject evaluation. The technical features include the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Ph. D.'s subject in its own system, the weight of the comprehensive and integrated evaluation index of the Ph. D.'s subject, and the results of the evaluation of the Ph. D.'s subject combined with the classification and the interval. It is worth learning and drawing lessons from: adhering to the evaluation concept of serving the stakeholders,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governance structure and capacity building of the evaluation organization, grasping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the evaluation method, and strengthening the theoretical and technical research of the subject evaluation.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
【基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委托课题“完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2010W05)
【分类号】:G6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燕明;;美国生涯教育发展历程、特点与借鉴[J];成人教育;2011年07期
2 伍晓霞;;浅析美国生命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中国报业;2011年06期
3 M.Brownell Anderson;Steven L.Kanter;刘瑞梓;;北美医学教育,2010[J];复旦教育论坛;2011年04期
4 周美丽;;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组织运行及其启示[J];教学研究;2011年04期
5 郑淑贤;;论美国女权运动与高等教育的关系[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年07期
6 秦娜;;简析中美大学评价的差异[J];学周刊;2011年26期
7 朱梦怡;;浅析二战后美国研究型高校的发展特点及启示[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方展画;王东;;美国校园危机管理探究——兼论国内高校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J];大学教育科学;2011年04期
9 邓双喜;欧小军;;美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政策发展评析及其启示[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10 李萌;;美国高校价值观教育的实现途径与启示[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彭树燕;;美国营利性大学的发展状况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陶红;;美国公立高校差别学费研究[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占盛丽;;政府在私立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角色——1990年以来美国私立高等教育需求实证研究文献回顾[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崔瑞锋;郑南宁;齐勇;王兆安;;美国著名大学电气专业教育发展特点分析——基于专业使命、教育目标及结果的视角[A];第五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2)[C];2008年
5 刘丽芳;沈红;;“按收入比例还款”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借鉴[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吴本厦;;我国学位制度的改革和发展[A];回顾与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论文集[C];2003年
7 周聿峨;;留美学生与统战工作[A];港澳海外统战工作新探索[C];2008年
8 ;2003年度国家精品课程典型简介[A];山东解剖学会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9 邵艳军;韩建民;时翠平;谷俊涛;宋水山;路文静;顾玉红;;青年教师如何处理好科研与教学的关系[A];2005'海峡两岸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孔繁岭;;南京政府前期的留美教育[A];知识分子与近现代中国社会[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梅志清 实习生 郝黎 通讯员 林伟健 李宇红;博士学位是国际公认的门槛[N];南方日报;2005年
2 王鸿飞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分子反应动力学实验室;一个博士学位就够了[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3 戴懿;夏德仁获日本明治大学名誉博士学位[N];大连日报;2010年
4 驻澳门记者 温希;澳科大向15人颁荣誉博士学位[N];珠海特区报;2010年
5 南大宣 杨频萍 陈晓春;南大授予潘基文名誉博士学位[N];新华日报;2010年
6 记者 丰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授予法前总理拉法兰名誉博士学位[N];光明日报;2011年
7 记者 刘晓;南大授予吴伯雄法学名誉博士学位[N];南京日报;2009年
8 南方日报记者 张胜波;科学家真的需要博士学位吗?[N];南方日报;2010年
9 西南政法大学校长 付子堂;潜心学术 献身社会 完善人生[N];法制日报;2009年
10 金柯;田博之硕士毕业获博士学位[N];解放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赵立莹;美国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房欲飞;美国高校大学生领导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彦斌;权力的逻辑[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刘建林;利益与选择[D];暨南大学;2006年
5 邓光平;我国专业学位设置的政策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张俊超;大学场域的游离部落[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7 张英丽;论学术职业与博士生教育的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冯倬琳;研究型大学校长职业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9 姚锐;中国博士后制度发展[D];南京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毕云;美国高校收费制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2 范明丽;美国农村社区学院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3 黄丽娜;美国综合大学中教育学院课程设置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4 李武军;美国高等教育专业认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5 武学超;美国职前教师教育档案袋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6 郑芳;美国研究型大学中的科技创新[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任巧珍;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策略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付志荣;论20世纪下半叶美国州政府与大学关系的变革[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陆伟;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10 甄丽娜;美国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发展及启示[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2550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255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