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知识特性、大学资源禀赋与衍生企业的创生机会

发布时间:2018-10-24 17:20
【摘要】:大学衍生企业的创生机会来源于大学创造的知识,而知识本身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大学在知识商业化的决策过程中经历了对知识的筛选和过滤,从而产生了2种不同的知识溢出途径——内部商业化或向产业转移。将大学知识的内部商业化看作是衍生企业的创生机会,并测度了知识特性对这类创生机会的影响,大学资源禀赋和政策支持则作为调节变量。实证结果显示,知识的创新程度和市场耦合程度是构成大学衍生企业创生机会的关键要素,同时也表明衍生企业的形成对大学资源禀赋存在依赖性,而政策支持在这一过程中具有调节效应。
[Abstract]:The opportunity of creating a university derivative enterprise comes from the knowledge created by the university, and the complexity and diversity of the knowledge itself determines that the university has experienced the screening and filtering of the knowledge in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of knowledge commercialization. As a result, there are two different ways of knowledge spillover-internal commercialization or transfer to industry. The internal commercialization of university knowledge is regarded as the creation opportunity of derivative enterprises, and the influence of knowledge characteristics on this kind of creation opportunity is measured, and university resource endowment and policy support are taken as adjustment variables.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gree of knowledge innovation and the degree of market coupling are the key factors that constitute the opportunity of university derivative enterprises, and it also shows that the formation of derivative enterprises is dependent on the endowment of university resources. Policy support has a regulatory effect in this process.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97209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资助项目(09YJA630117)
【分类号】:G647.3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周一杰;王柏轩;;大学衍生企业与母体的互动发展模型探析[J];技术经济;2009年05期

2 杨德林;汪青云;孟祥清;;中国研究型大学衍生企业活动影响因素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7年03期

3 李雯;夏清华;;学者创业如何影响大学衍生企业的创业导向——基于湖北省“211工程”大学衍生企业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1年04期

4 朱秀梅;费宇鹏;;关系特征、资源获取与初创企业绩效关系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0年03期

5 庞青山,徐科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阻滞因素及对策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琦;;地方师范院校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辛宝忠;;增强高校科技创新产出能力的对策探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涂小东;肖洪安;申红芳;李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5年02期

4 简兆权;郑雪云;;弥补创新的中间断层——以华南理工大学工研院为例[J];管理工程学报;2011年04期

5 王贯中;;我国石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消费导刊;2008年17期

6 李志刚;孙秀梅;刘振;;西方大学衍生企业研究综述[J];华东经济管理;2012年01期

7 陈国顺;李名家;杨俊;;湖北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8 周一杰;王柏轩;;大学衍生企业与母体的互动发展模型探析[J];技术经济;2009年05期

9 庞文;韩笑;;高校R&D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2010年11期

10 夏清华;徐丹;李雯;;中国大学衍生企业绩效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J];技术经济;201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马艳艳;孙玉涛;;衍生企业绩效导向的中国大学创业能力相关因素分析[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陈为纲;贾秀萍;;对医学院校科技成果转化措施的探讨[A];中华医学会医学科研管理学分会第十次学术年会暨第二届医学科研管理研讨会征文汇编[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马富萍;高层管理者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2 马艳艳;面向企业的大学知识溢出机制与效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马雷;过程视角下学研技术创业及其与经济产业关系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4 王雁;创业型大学:美国研究型大学模式变革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彭绪梅;创业型大学的兴起与发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6 叶伟巍;产学合作创新机理与政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伍建波;顺德地区若干中小企业成长调查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2 吴义专;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张天伟;企业承接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与策略研究[D];宁波大学;2009年

4 王永涛;基于创业环境的大学衍生企业创业模式探讨[D];天津大学;2010年

5 陈良兴;社会网络、社会资本与创业绩效的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6 罗丹枫;大学衍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7 曾宪楼;我国高校进入科技园区的新型管理运行机制研究[D];福州大学;2005年

8 于雪霞;哈尔滨市科技支持体系构建及支持能力评价[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9 李玮;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创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10 顾云松;南京市高校利用创业投资转化科技成果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先国;温伟祥;任洲麒;;企业集群环境下的公司创业研究——网络资源与创业导向对集群企业绩效的影响[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3期

2 马鸿佳;董保宝;葛宝山;罗德尼·若宁;;创业导向、小企业导向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J];管理世界;2009年09期

3 俞鹏,彭福扬;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调查与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4 伍满桂;骆骏;;社会网络胜任力对创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经济与管理;2008年04期

5 蒲明;;衍生企业与母体企业竞争关系研究[J];经济管理;2008年06期

6 李昱;大学衍生企业成长中的核心要素浅析——基于创业研究的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10期

7 杨德林,邹毅;中国研究型大学科技企业衍生模式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2003年04期

8 杜运周;任兵;尹珏林;;团队创业企业合法化战略与创新网络资源整合:一个综合模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年12期

9 杨德林;汪青云;孟祥清;;中国研究型大学衍生企业活动影响因素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7年03期

10 吴冰;王重鸣;唐宁玉;;高科技产业创业网络、绩效与环境研究:国家级软件园的分析[J];南开管理评论;2009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龙光标;;浅析欠发达民族区经济比较优势战略思考[J];华章;2009年24期

2 杨学锋,冯晓波;比较优势与农业产业结构提升[J];调研世界;1999年03期

3 杨n\X;;承德地区小城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定位[J];才智;2009年28期

4 方小军;;入世与比较优势分析[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5 龚万达;;“资源诅咒”与“里昂惕夫之谜”的启示[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李琳,徐烈辉;论经济全球化下的西部产业发展战略抉择及实现途径[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7 杜建军;;构建节约型产业结构的思考[J];求索;2006年04期

8 勒系琳;彭加平;;中部崛起的比较优势及路径分析[J];南昌高专学报;2006年05期

9 彭长生;;资源禀赋和社会偏好对公共品合作供给的影响——理论分析和案例检验[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10 董直庆;王林辉;;我国农村经济制度改革和开放政策实施成因的经济学分析[J];学习与探索;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滕丽;;区域知识溢出路径的计算分析[A];“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中的计算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赵立雨;师萍;;创新活动中企业间知识溢出效率测度模型研究[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张勇;;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资源禀赋特点论析——基于软实力理论框架的思考[A];世界城市北京发展新目标——2010首都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欧阳旭;刘云;;企业对跨国公司R&D知识溢出吸收能力评价体系构建[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李凯;王重鸣;;竞合框架与资源禀赋对组织经营抱负水平与风险倾向效应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林涛;;我国产业集群概念辨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7 唐丽艳;王秉坤;;面向学习网络的产业集群知识传导路径研究[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6年

8 张昕;;空间计量模型在知识溢出研究中的应用——以我国医药制造业为例[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Ⅰ)[C];2008年

9 孙守纪;;突破法律传统和资源禀赋的宿命——以养老基金对金融发展的影响为例[A];2007年全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傅春;张明林;;资源禀赋对农民创业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以江西省为例[A];2008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中部区域发展与理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田雪莲 本报特约记者 徐丛荣;智慧舞动资源禀赋双刃剑[N];地质勘查导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买天;资源禀赋不可放任“有水快流”[N];农民日报;2010年

3 余双人;马来西亚:资源禀赋颇具潜力[N];中国化工报;2011年

4 记者 张德利;突出资源禀赋坚持招大引强[N];南充日报;2011年

5 通讯员 徐瑞成 记者 刘银昌;立足资源禀赋 打造三大胜地[N];淮南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周奎;杨浦读江:知识溢出涌洪波[N];益阳日报;2010年

7 海南日报记者 单憬岗;比较优势明显的资源禀赋[N];海南日报;2009年

8 特约通讯员 卢旭峰;激活资源禀赋壮大富民产业[N];铜仁日报;2011年

9 李玉举;北京上海经济增长资源禀赋比较[N];中国信息报;2004年

10 周茂清;如何用好我们的资源禀赋[N];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艳艳;面向企业的大学知识溢出机制与效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2 徐文;医疗知识溢出与中国医疗难题[D];山东大学;2012年

3 刘丽;标准知识溢出规律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4 孙兆刚;知识溢出的发生机制与路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5 曹群;基于产业链整合的产业集群创新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6 张扬;社会资本和知识溢出对产业集群升级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戴建华;动态联盟构建及运行过程中若干关键问题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8 王智辉;自然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的悖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曹靖;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二十年变迁及其成长环境研究(1982——2001)[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10 刘天卓;产业集群的生态属性与阶段化特征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愉;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知识溢出政策体系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2 于雪;知识溢出对跨国企业选址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韩十甲;信息产业集群的知识溢出机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王匡;基于虚拟空间接近的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的影响[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5 李晓欢;知识溢出、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6 艾娇;山东省知识溢出及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于江鹏;知识溢出对高技术集群企业研发产出的影响机制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1年

8 单玲玉;知识溢出对制造业发展的影响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1年

9 陈琛;创业知识溢出理论与实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10 王梓蓉;基于产业集聚的知识溢出与区域创新增长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2920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2920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0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