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贵州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21 19:59
【摘要】: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大学生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除了要担负起振兴中华、建设国家的历史使命外,还对本民族地区的各项建设事业发展,加强各民族共同进步负有重要的责任。作为今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民族地区的发展与稳定,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实现。 本文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使用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调查问卷对贵州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进行调查。并根据贵州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抽样调查结果,分析了贵州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国家、社会、家庭的重要意义。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信息驾驭能力、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教育方法、创业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结合,提出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有效途径和对策。
[Abstract]:College students are very valuable talent resources, is the hope of the nation, the future of the motherland.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llege students, ethnic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not only undertake the historical mission of rejuvenating China and building the country, but also develop various construction undertakings in their own ethnic areas. It is an important responsibility to strengthen the common progress of all ethnic groups. As the backbone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in the futur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quality of ethnic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and stability of ethnic regions, and to the realization of the strategic goal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On the basis of literature analysi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tatus of ethnic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in Guizhou by using the questionnaire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quality.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sample investigation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ethnic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in Guizhou,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ethnic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in Guizhou, as well as the influen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n the state and society of ethnic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The importance of the family. Combin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ethnic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with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information control ability, management system, security mechanism, educational methods,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etc. The effective way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quality of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are put forward.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6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晓弘;;少数民族大学生掠影[J];中国民族;1993年01期

2 迟希新;东北少数民族大学生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测查报告[J];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00年02期

3 邓艳葵;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素质的现状及原因探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4 华民邦;家在华阳 爱在上海[J];中国民族;2003年07期

5 吐尔逊娜依·赛买提;;新疆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择业意向调查分析[J];中国民族;2010年02期

6 杜勇;怎样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阅读及听、说外语的能力[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7 吴大荣;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提高探讨[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8 娜华,关小全;少数民族大学生素质教育浅议[J];昌吉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9 邓文科,邢海燕,马强;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与思考——西北民族学院大学生宗教信仰调查[J];民族研究;2002年02期

10 洪社娟;阅读疗法与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J];民族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但俊辰;;少数民族大学生适应状况研究[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2 陈世金;;着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建设担当跨世纪重任的领导班子[A];湖北省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优秀科研成果汇编(1999-2000)[C];2001年

3 陈国鹏;;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刍议[A];新中国人学理路——第十一届全国人学研讨会文集[C];2009年

4 关锋;李灵;;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压力水平状况及其压力源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冯涛;;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防御方式的相关比较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唐鹏;;民风民俗与创新少数民族大学生道德教育[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冯涛;;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个性特质、心理防御方式的相关比较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8 汪小琴;张建灿;罗亮;;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格特征差异的比较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阿勒泰·赛肯;;试论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安德源;;新疆高校少数民族汉语专业大学生汉语词典使用研究[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成业;夯实基层组织 构筑强大堡垒[N];西藏日报;2010年

2 湖科;湖北开展“六创”“两提”活动[N];大众科技报;2009年

3 隆芳敏 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攸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记者 刘晓峰;东丰县隆重表彰“十佳”教师与青少年[N];辽源日报;2008年

5 谭显根 陈风军;栗乡扬帆香满山[N];商洛日报;2011年

6 王丹梅;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N];辽宁日报;2001年

7 记者 金波 通讯员 季伟宣;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增强拒腐防变能力[N];浙江日报;2000年

8 记者韩冬;市发改委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清廉的工作作风[N];唐山劳动日报;2009年

9 本报评论员;为高校科学发展提供强大动力[N];福建日报;2009年

10 记者 朱竞若 王明浩;北京年招三百大学生到基层[N];人民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金学官;中国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的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2年

2 张劲梅;西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郑自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阈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周太山;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5 刘文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国;新时期中国城市老年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鹰;贵州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2年

2 韩晓峰;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玉奇;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岳婷;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智;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现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王琴;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现状及其对策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2年

7 包文贤;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8 冯双莉;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9 郭淑颖;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传承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10 仙米西努·阿吉;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3481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3481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9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