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我国独立学院发展的战略审视

发布时间:2019-03-05 15:33
【摘要】:独立学院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在我国兴起的一种新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经过近十五年的发展,如今全国共有独立学院三百余所,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开展对独立学院的研究显然是必要的:一方面独立学院的整体发展过程中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有必要对其进行厘清和梳理,为将来的发展找到一条可行的进路;另一方面,现在独立学院发展进入到一个逡巡徘徊的阶段,难以找寻到自己的发展方位,需要一种体制、方向和目标的顶层设计来指引。 回顾独立学院发展历程,经历了多个历史阶段,同时在每一个阶段特别是独立学院成型阶段内部又经历了诸多的变迁。独立学院这种教育形式并非中国的独创,在美国、法国、日本,特别是印度的高等教育体系中都能够找到独立学院的影子。独立学院这种教育形态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有着多个方面的原因:从外部来看,开放的大环境为中国教育体制改革开拓了视野,正是因为思想观念的解放,国外的教育实践思路才得以被有效地借鉴,独立学院这一新的教育形式成为可能;从内部来看,改革带给中国的空前市场活力,富裕之后的民众对优质教育资源渴求度增强、经济高速增长之后市场融资渠道增加、国家全民素质提升计划的推动等因素使得独立学院在国内迅猛发展成为可能。然而通过对独立学院发展和独立学院研究的梳理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独立学院初期的发展实质上是基层自发性和资本逐利性的混合公共品,同时又伴随社会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高度渴求的状态而高速发展起来的,缺乏宏观层面的战略规划和战略审视等战略性的理性思考。从这个意义上讲,本文的研究目的就在于利用战略管理的有关理论展开对独立学院发展的思考与审视。为此我们设计了以下三个部分的研究内容:第一部分包括第一、二两章,主要就问题的提出和理论的设计进行了研究,奠定了本文研究的现实因由和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包括第三、四、五、六章,这一部分是独立学院战略审视的核心部分,其中包含了现状的调研、独立学院发展“战略审视”的三维基础、内部外部力量审视、价值使命审视等方面的内容;第三部分包括第七章,这一部分主要是针对前面的战略分析内容进行理论上的回归与下一步发展的探索。下面将三个部分共七章的内容进行扼要的介绍: 第一部分(第一、二章):在第一章里面本文在问题的提出环节就开门见山地铺陈了对独立学院发展进行战略审视的必要性:(1)制度变迁走向需要科学研判;(2)教育形态归属需要准确定位;(3)独立学院发展需要顶层理念。同时该章对国内外有关的既有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反馈,这其中既有背景性的因素,比如关于宏观的教育政策、民办教育政策的研究拓展了我们的研究视野,为本文价值分析、政策过程分析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同时又有关于具体的民办高等教育和独立学院发展战略的研究,比如战略模式、战略定位、战略选择等方面的研究在本文的研究和撰写中多有引用,可以说是本文重要的文献来源。需要在此说明的一个问题是在研究综述部分独立学院或者与教育有关的战略研究文献并不太丰富,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开展本研究的必要性。而之所以对有关的政策内容进行了深入地逻辑解读,是由于作者的一个基本判断:那就是独立学院的发展过程中政策驱动发挥了核心作用;而公共政策又是独立学院的“政府战略”得以实现的必然依托。所以在缺少战略研究的时点上,基于设计学派的独立学院的战略审视对于本项研究开展意义重大。第二章里面本文在传统私人部门战略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建构起了独立学院战略审视的理论基础。独立学院战略审视的理论选择,揭示了从“学习学派”走向“设计学派”的必然性,及其与独立学院发展环境的契合度;独立学院战略审视的逻辑思路,介绍了设计学派分析模式的基本情况,及对这一模型的发展和完善;独立学院战略审视的主要内容,给出了外部环境审视、内部力量审视、价值使命审视、政治支持审视的分析架构。 第二部分(第三、四、五、六章):本文的第三章主要是我国独立学院发展“战略审视”的三维基础:历史、现实及其特性,从战略视角下的独立学院演进革命期、适应期、发展期等三个阶段,在此基础上阐释独立学院发展的现状及其困境,为后面的研究提供现实性的依据。这一部分的实证内容有两个来源:(1)江苏省教育评估院2010年对全省26所独立学院当中的22所进行的抽检所获得的数据,被本文称作“官方”数据;(2)笔者本人进行的一些质性和量化调查所获得的数据,主要是通过问卷、电话、E-mail等形式获得,在本文中称作“非官方”数据。通过这一章的调研,我们了解了独立学院发展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独立学院发展的两个方面问题:方面是作为一种教育形式在软硬件、政策背景、社会评价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是独立学院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在“独立性”上存在的问题。第四、五、六章是独立学院战略审视的核心内容。第四章审视了独立学院发展的外部环境,涵盖了可能的因素——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外经验等背景,发展的因素——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行动的因素——社会的制度需求和政府的制度供给。第五章主要是对独立学院发展的内部力量进行了审视,独立学院的发展从内部上看既有优势也存在诸多劣势:优势在于具备供给教育资源的条件,同时也有着重要的资金来源作为物质基础;而劣势恰恰就在优势的延长线上,独立学院所以得名的“独立”一直以来也因“独立性”不足而阻碍着独立学院自身的发展。借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独立学院发生了“异化”,要实现独立学院的长远发展,必须克服这种“异化”实现独立学院的特色竞争。第六章是对独立学院发展价值使命的审视,对独立学院而言有三条价值链不得不提,那就是精神传承链、教育发展链和人才培养链;而从价值使命的维度上来看,价值观、正当性和有效性是对独立学院进行审视的三重维度。本章在价值链和价值维度形成的分析框架基础上对独立学院发展中重要的价值问题进行了分析,从哲学的角度看,这一章做的工作是对独立学院的前提的批判,这其中既有多元创新、文化承继等基本观念的批判,又有着对市场伦理、教育公平等基本信念的批判。 第三部分(第七章):这一章一方面基于政策过程和博弈的有关理论对独立学院的战略形成过程进行了的理论解读,同时在前面各方面审视的基础上对于独立学院的战略选择进行了初步的思考。独立学院的发展历程虽然短暂,但积极的客观的历史评价依然有其必要性,将独立学院的发展分别放在大众高等教育、民办高等教育、教育体制改革、高等教育类型等多个维度中,结论便清晰地显现出来。政策过程和行动博弈是本章借用的两个有用的理论工具,独立学院政策的规制状况以及利益相关者的博弈格局得以较为清晰地呈现,这也是进行战略选择的基本考量。在此基础上,本章指出战略选择要突出战略变革、战略定位、战略保障和战略扶持,唯有此,独立学院的发展才有望站在战略的高度,步入新的良性发展阶段。 整篇文章完成了独立学院从零散的、局部的、模糊的存在形态的战略定位,基于这样的战略分析我们更好地理解了独立学院何以发生、何以发展、何以定位、何以开拓。虽然受到篇幅和能力的约束,提出的战略施行政策尚不完备,但是这样一个战略审视的完成无疑为将来独立学院的研究工作增加了一块砖石。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648.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晓辉;;《关于欧洲高等教育伦理价值和原则的布加勒斯特宣言》的解读与思考[J];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08期

2 苏尚锋;;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视角和政策工具的比较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09期

3 文东茅;论民办教育公益性与可营利性的非矛盾性[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1期

4 林小英;;中国教育政策过程中的策略空间:一个对政策变迁的解释框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4期

5 袁振国;缩小差距——中国教育政策的重大命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6 王媛媛;关于公立高校独立学院制的若干理论问题[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7 曹国利;信息不对称:政府规制的经济理由[J];财经研究;1998年06期

8 刘继荣,杨潮;独立学院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构建的基本思路[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9 蔡瑜琢;高等教育政策分析方法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10 石火学;;和谐社会建设中教育政策伦理的选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本报记者 叶莎莎 翟帆;[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夏欣;[N];光明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柯佑祥;民办高等教育盈利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洪亚;马丁·特罗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2 陈飞;我国独立学院办学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罗明;独立学院的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范伟;基于企业运作模式的独立学院发展战略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5 张根银;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6 韩文英;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丽娜;独立学院的发展方向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24350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4350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f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