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公民道德教育的话语建设
[Abstract]:The discourse changes of college students as network citizens have brought a realistic impact on the moral education of network citizens, which has seriously affect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network civic mor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Construct the discourse decentralization, master the discourse leading power of network citizen moral education, pay attention to the life world, perfect the content system of network citizen moral education discourse; To expand the dominant discourse and improve the narrative tension of the network civic moral education discourse should be orient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twork civic moral education discourse.
【作者单位】: 淮安信息学院社政部;
【基金】:2010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公民教育视阈中的大学生网络自发秩序行为实证研究”(编号:2010SJD710001)
【分类号】:G6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杨建义;;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转换与主导[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张瑜;李朗;;消除话语差异: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紧迫任务[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年02期
3 贾晓慧;;适应8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思考[J];政工研究动态;2009年05期
4 孙迎光;;理性话语与诗意德育[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年04期
5 石国亮;徐子梁;姚芳;;青年流行语的价值观意蕴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0年09期
6 王明春;;青年话语变迁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冲突及调适[J];中国青年研究;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理;徐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2 唐方舟;;浅析网络语言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发[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2年03期
3 余国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话语转化心得[J];成功(教育);2011年05期
4 徐光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肖柯;;隐性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创新性构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6 武月锋;王川;;网络流行语的理论基础:理解阈限、文化属性与研究维度[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7 曹宣明;罗鑫;;青年网络流行语与价值观教育研究[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8 郭晓舟;;从网络流行语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9 周建平;;对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再审视[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8期
10 任爱红;;论大学生作为网络公民的话语失范及其规制[J];华章;201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鹏;诗在道德教育中的价值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吴琼;“文本”到“人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3 邱仁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探要[D];上海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姗;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沟通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2 原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环境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李红梅;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社会语境分析[D];广州大学;2008年
4 夏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沟通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5 刘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灌输问题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6 何茜;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胡晓;“人肉搜索”现象及其公共治理[D];中南大学;2009年
8 张筱;问候性流行标题语“今天你X了吗?”的多维考察[D];暨南大学;2012年
9 陈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转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王全权;;从青年流行语看社会价值观的变迁[J];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09期
2 郭毅然;;交往理性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更新[J];理论与改革;2007年01期
3 郑欣;流行语:双重视野下的语言现象研究——从校园流行语调查看当前城市青年流行语[J];青年研究;1999年10期
4 刘妍;王滨;;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述评[J];教育探索;2010年03期
5 陈锡喜;;建设和谐文化需要重构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体系[J];探索与争鸣;2007年05期
6 林宁;李宪伦;;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学构想与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年08期
7 田杰;消费、游戏与语言神话——也谈“青年流行语”[J];中国青年研究;2002年05期
8 石国亮;徐子梁;姚芳;;青年流行语的价值观意蕴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0年09期
,本文编号:24376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437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