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阅读现状实证分析——一个基于上海大学生的国民阅读分析视角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reading in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Taking the college students as a sample,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questions such as the distribution, the source of literature, the reading place, the reading media, the recognition of the new media,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作者单位】: 上海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分类号】:G645;G20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器友;20世纪末我国文学颓废主义论纲[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2 姜继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视野下的消费观念嬗变[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3 田义贵;;试论《红岩》文本的传播效果[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4 张鹏飞;;论新生代女性文学的审美情趣[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张倩;;文本·现象·文化——媒介批评视野中的博客写作[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李涛;;从美学的新视野到泛审美的理解——中国审美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洪永稳;;美学教学的难点与解决方法[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马娣子;后现代的城市文化[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9 李庆林;;论传播研究中媒介分析的对象和方法[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10 车晓勤;试析转型期文学的发展[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一川;;论艺术公赏力——艺术学与美学的一个新关键词[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2 张文东;;“诗性”的文学与批评的“诗性”[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3 徐晓峰;刘君;;品牌的文化底蕴[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4 王熙恩;;科学批评主体观的缺失与重建[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周宪;;“后革命时代”的日常生活审美化[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周宇;;城市转型下创意产业空间的生产——以上海市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康艳;;当代美学发展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徐小立;秦志希;;广告与消费主义文化的传播[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9 贺建平;;消费社会的炫耀性消费与广告的意义建构[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10 宋奎波;陈红兵;;媒介分析学派的媒介技术社会影响思想述评[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夏桂平;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董秀丽;20世纪90年代女性诗歌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孙敏明;庄子“游”的人生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杨席珍;资本主义扩张路径下的殖民传播[D];浙江大学;2010年
7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董素青;消费电视[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傅建安;20世纪中国文学都市“巫女”形象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颜水生;论中国散文理论的现代性转变[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艳丽;论漫画的影视剧改编[D];河北大学;2009年
2 石实;隐秘的参与[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小横;女性身体的丑怪书写[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汪玉;当代消费文化对室内环境设计影响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5 佘颖玲;审美反抗与审美救赎[D];湘潭大学;2010年
6 李萍;春节晚会的意识形态幻象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沈丽琴;论广告对当代生活方式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8 吴演丽;论尼尔·波兹曼的电视文化思想[D];湘潭大学;2010年
9 王君;论詹姆逊的全球化文化思想[D];湘潭大学;2010年
10 袁佳穗;虚拟环境下的人际互动[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海升;;在新媒体环境下加强对大学生价值方向的引导[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1年03期
2 王焕成;;新媒体环境下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四个导向[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顾京军;;新媒体环境下加强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J];江苏社会科学;2011年S1期
4 朱兰双;;新编辑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入门之道[J];才智;2012年18期
5 岳琳;;新媒体环境下提升农村信息传播有效性的途径与策略研究——基于8省区的实证调查[J];学习与实践;2012年09期
6 刘燕凤;;新媒体环境下舆情引导问题研究[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7 张岳君;陈锦;刘志伟;;新媒体环境下创新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路径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年17期
8 黎珈禾;;论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出版业的逆袭[J];现代妇女(下旬);2013年06期
9 兰丽娟;;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记者团建设浅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3年15期
10 陈文华;;基于新媒体环境的知识地图构建与研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3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泳;;新媒体环境下的参与式新闻[A];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王永芹;;新媒体环境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探讨[A];第七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2年
3 ;新媒体环境下“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转型研究[A];第三届华中地区新闻与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奖论文[C];2012年
4 张宁;;新媒体环境中的都市集体行动:框架博弈与传播动力机制[A];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2[C];2010年
5 谢朝晖;;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服务能力提升策略探析[A];风雨50载 薪火永相传——广东图书馆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暨学会成立五十周年纪念系列活动获奖论文集[C];2013年
6 许静;辛亮;;新媒体环境下公共领域的建构——从“黑砖窑事件”谈起[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化、和谐社会与可选择的现代性:新媒体与社会发展”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7 王扬;;新媒体环境下的公民参与形态分析[A];2013年“两岸三地五院研究生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8 付海龙;;新媒体环境下科研院所如何开展党建工作[A];2014年优秀论文研究成果集[C];2014年
9 胡智锋;;新媒体环境下电视的生存发展空间[A];新媒体:竞合与共赢[C];2007年
10 陈汝东;;论新媒体环境下国家形象传播的宗教修辞策略[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化、和谐社会与可选择的现代性:新媒体与社会发展”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上海紫竹高新区 王惠宏;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加强高新区品牌建设[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4年
2 孙启福 重庆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开创新媒体环境下司法宣传新局面[N];人民法院报;2014年
3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 政治部主任 安凤德;适应新媒体环境 回应社会关切[N];光明日报;2014年
4 记者 杜榕;中新“新媒体环境下领导力建设”论坛在京举办[N];人民日报;2012年
5 湖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省社科院基地 执笔人 周小毛 郑自立;新媒体环境下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着力点[N];湖南日报;2012年
6 石家庄广播电视台 高洪;新媒体环境下的广告传播[N];河北经济日报;2013年
7 西安铁路运输中级法院 卫应举 王周岐;法院如何面对新媒体环境[N];人民法院报;2013年
8 贵州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 朱燕子;试论新媒体环境下国企的宣传工作[N];贵州民族报;2014年
9 高宪春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媒体环境下“沉默的双螺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10 江苏省扬州工商局广陵分局 朱均旺;新媒体环境下加强舆情管理的几点建议[N];中国工商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浩;新媒体环境中的微型学习设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玲玲;新媒体环境下的舆论及其调控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2 吴晓芳;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体监管与传播秩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封彬;新媒体环境下信息安全保护策略研究[D];河北大学;2013年
4 宋鑫;新媒体环境下的广告创意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5 秦芹;新媒体环境下的政府形象传播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6 施欢欢;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7 陈义红;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8 郭艳婷;新媒体环境下的中国海关形象传播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9 常纾菡;新媒体环境下政策传播的风险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10 张琳;新媒体环境下的品牌传播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381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438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