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术评价过程中的认可机制及其合理性——以经济学领域为个案的实证研究
[Abstract]:......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9JZD0036-1)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科重点课题(A0908)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8-0201)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6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斯蒂芬·科尔;郝刘祥;;默顿对科学社会学的贡献[J];科学文化评论;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金俊岐;秦静良;;默顿博士论文:我国STS研究的它山之石[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艾战胜;;论默顿科学社会学的建构基础[J];理论学刊;2011年12期
3 肖卫国;;科学激励与近代英格兰科学的兴起——默顿博士论文新解[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闫鸿斐;吴楠;;论默顿的科学精神特质[J];神州;2011年11期
5 艾战胜;;爱丁堡学派解构默顿科学社会学的三元向度[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卢艳君;科学制度的理性光辉[D];山东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高二旺;默顿“无私利性”科学规范论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李辉;默顿学派与爱丁堡学派的思想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连梅;论马尔凯对默顿科学规范论的批评[D];兰州大学;2009年
4 汪阳;走向社会生活的科学观[D];南京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波;查啸虎;;高校学术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11期
2 龙协涛;;寻找学术评价的合力与平衡点[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3 刘明;质疑时下盛行的一类学术评价制度[J];科技导报;2001年04期
4 秦明,吴家玲;论科研绩效评价中SCI的作用和影响[J];河北科技图苑;2003年04期
5 刘逸君;沈玉顺;;高校学术评价制度建设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08期
6 逸公;;论点[J];职业教育研究;2007年07期
7 石渝;;海外学术评价经验与学术反腐启示[J];检察风云;2010年12期
8 苏宝利,吕贵;高校教师学术评价制度:问题与对策[J];江苏高教;2003年06期
9 戎辉;;我国大学教师学术评价制度的“破”与“立”[J];煤炭高等教育;2011年03期
10 顾建民;董小燕;;学术评价:美国高校的反思及其启示[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梁爱华;郑晓齐;;香港科技大学教师绩效工资考核的政策及其特点分析[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蒋季雅;;大学章程:秩序规则的二元性——一种历史角度的考察[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胡新桥 本报实习生 刘志月;应立法改变目前学术评价体制[N];法制日报;2009年
2 乔新生;抄袭是这个社会的时代病[N];检察日报;2009年
3 本报见习记者 唐俊;缺法律规范 学术评价机制体弱多病[N];法制日报;2006年
4 李佃来(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学术评价机制的重新审视[N];长江日报;2005年
5 朱邦芬;对物理系学术评价的几点想法[N];新清华;2004年
6 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 朱剑;学术研究 谁人评说[N];光明日报;2010年
7 记者 李鹏翔 王敏;代表委员:高校“去行政化”要快些[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8 王怀民 胡庆方;武大构筑科研诚信“防火墙”[N];光明日报;2010年
9 庾光蓉 徐燕刚 四川师范大学科研处;高校学术评价制度有待改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叶继元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建立“六位一体”的学术评价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高军;我国大学教师学术评价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 彭学君;大学生群体危机生成演化机理与控制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06年
3 江新华;大学学术道德失范的制度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龙;我国高校学术评价行政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谢方毅;欧内斯特·L·博耶的学术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3 刘逸君;高校学术评价制度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杜文静;国内高校科研评价指标体系之效度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08年
5 高月萍;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6 王浩友;转型期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生产模式的转换及其限制[D];吉林大学;2010年
7 唐澍;高校师资队伍综合素质发展主导价值目标的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8 王凤春;大学教师履行学术责任的障碍及对策研究—地方大学的视角[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9 万晓光;高校学术腐败的成因及治理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7年
10 丁宇;基于国家主导的科研评价制度建设[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603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460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