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学生违纪处分程序创新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9-04-19 01:00
【摘要】:近年来,随着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摩擦、申诉案件以及法律纠纷频繁发生,程序制度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本文阐述了高校学生违纪处分程序存在的现实问题,通过对国内外高校处分程序制度的比较研究,提出推进程序法发展和构建违纪处分听证制度等措施,以期规范高校行使处分公权,切实推进学生管理工作的法制化进程。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friction between school and students, appeals cases and legal disputes occur frequently, the procedural system has been paid attention to a certain exten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ractical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isciplinary sanction procedure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such as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procedural law and constructing the hearing system of disciplinary punishment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disciplinary procedure syste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t home and abroad. In order to standardize the exercise of disciplinary public power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o promote the legal process of student management.
【作者单位】: 宁波大学学生发展与服务处;
【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学生违纪处分程序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研究”的成果,批准文号Y201121055
【分类号】:G64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蒋后强;刘志强;;中美高校学生违纪处分程序制度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2 林天伦,茅锐;中美英三国学生纪律处分制度的比较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05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军;谢芳;;美国高校学生违纪的准司法裁决制度探析——以陪审团制度为视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2 罗华丽;;试析当前社会阶层和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3 孙爱华;;论行政自由裁量权及其程序控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4 钱广荣;道德建设论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5 周佑勇;;公共行政组织的法律规制[J];北方法学;2007年01期

6 朱富强;;法经济学在立法中的应用审视——主流的经济分析法学之批判[J];北方法学;2007年05期

7 刘泽军;项进;吴光;;正当法律程序与高校法治[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8 龙建明;;强制处分被追诉人财产的权利告知制度完善[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9 宋衍涛;;政治的正义性与正义的统治——构建正义国家的价值前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10 路振召;;正义与社会正义辨正[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富强;;两类立法原则之评述:法理的基础[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2 高存山;;美国规章制定程序对我省地方政府立法的启示[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二)[C];2003年

3 梁剑琴;;论环境正义的外延——环境伦理学的视角[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马良灿;;失地农民遭遇的结构二元困境——基于云南寻村四次征地事件的分析[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石佑启;;私有财产权公法保护之路径选择与制度设计[A];修宪之后的中国行政法——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杨勇萍;张时春;;论我国行政立法听证制度的完善[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7 董文媛;;现代行政中的公众参与制度研究[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8 张治宇;;“置之死地而后生”——论我国给付行政程序立法的发展方向[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9 尹建国;;论“理想言谈情境”下的行政参与制度[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10 王远均;;对新兴金融组织的商法规制应遵循正当程序原则——主要从网络银行商法规制的视角[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钱玉英;制度建设与中国地方政府决策机制优化[D];苏州大学;2010年

2 刘丁鑫;新农村道德建设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孙一平;组合式运气平等[D];吉林大学;2011年

4 聂兴超;自由主义中立性研究:辩护与批判[D];吉林大学;2011年

5 师东海;教育公平的政治学思考[D];吉林大学;2011年

6 朱孟才;中国行政决策听证制度优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方菲;伦理视阈下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宋广奇;当代中国反腐模式转换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素英;中国政府规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董吉贺;论“负面”教育的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园园;我国行政程序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2 陈雕;行政诉讼原告举证责任的承担[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刘畅;行政外罚程序中的秘密调查与诱惑调查之辨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陈娟;论我国行政决定说明理由制度的建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姜斐斐;我国行政听证制度的缺陷及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6 谢晟;论我国行政复议调解制度的具体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7 杨铁;论我国行政复议听证式审查方式的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8 李良勇;现代程序正义的政治哲学思考[D];湘潭大学;2010年

9 罗超;我国高校学生权利保障机制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臧柯;试论行政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及其在我国的适用[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章剑生;两大法系行政程序法观念之比较研究——兼论中国行政程序法观念[J];比较法研究;1997年01期

2 马怀德;论听证程序的适用范围[J];中外法学;1998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光耀;论创新[J];齐鲁学刊;1999年06期

2 刘力钢;企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21世纪企业发展的主题[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3 郭金彬;当代科技的本质特征及其理性思考[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4 邵履铭;以组织学生写小论文为载体探索个性化的化学教学[J];化学教学;2000年06期

5 王战军;新世纪的研究生教育[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年04期

6 陈浩庆,吕万刚;体操教练员的创新意识[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7 叶上雄;素质教育的重点: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J];中国教育学刊;2000年02期

8 金吾伦;创新研究应成为科技哲学研究的新阶段[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9 廖良才;从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谈我校博士生培养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0年03期

10 任涛;高职院校管理行为创新之我见[J];闽江职业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欣;;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创新实践模式[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2 丁宏伟;;现代水族馆展示发展的几个新理念[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马建平;;科技报道的创新要以“赢利”为目的[A];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蒋丹;;我国高等教育中校企合作的模式探索[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郑贵军;;营销学课程教学创新探讨[A];中国市场营销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梁爱文;;创新高职专业建设的路径分析——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视角[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7 朱明仕;;我国转型期社会心态与政府公共管理创新初探[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殷红博;李红;李家煦;;我国民办幼儿园师资培训创新研究及博凯幼儿园的实践[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北京卷)[C];2010年

9 唐斌;;政府问责的理论创新:基于概念、方式及过程的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乔丽辉;;浅谈如何做好少儿图书馆的服务创新[A];开放、创新、共享、发展:少儿图书馆论坛2009——第十一届“华北、东北、西北”地区少儿图书馆学术暨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瞿明智;“一材多练”巧创新[N];重庆日报;2001年

2 阿元;创新农业经营组织制度[N];辽宁日报;2002年

3 岳东峰;创新是共产党人的生命力[N];陕西日报;2001年

4 张军(作者单位: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制度“落后”有助于创新[N];中国财经报;2002年

5 中江利通印刷机械有限公司 熊伟光;创新才有机会[N];中国机电日报;2002年

6 宋言行;创新 创新 再创新[N];中华建筑报;2001年

7 本报记者于贵华;创新是企业生存之本[N];工人日报;2002年

8 焦云霞;“三个代表”是不断创新的思想[N];山西发展导报;2000年

9 记者 桂小纯;抓好五项创新 促进结构调整[N];山西日报;2000年

10 记者 栾辅学 通讯员 韩廷斌;赛信公司依靠“三创新”求发展[N];厂长经理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世兵;我国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创新及其风险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2 郭瑞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3 李力;跨国公司技术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4 饶钢;我国教育电视台发展模式之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5 廉高波;中国农村经济组织:模式、变迁与创新[D];西北大学;2005年

6 许宁;中国经济开发区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7 谢瑞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投融资机制创新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8 姚毓春;创业型经济与就业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潘国臣;保险企业创新能力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10 白俊超;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仁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与创新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2 李祥;近年来羊城晚报版面风格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3 周长群;我国家电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5年

4 吴方辉;论企业集团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5 王久永;经济全球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金大龙;我国军代表制度创新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7 甘璐;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法律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8 宋红军;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9 白群;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若干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萌;新时期典型报道的改进与创新[D];山东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4604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4604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c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