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与大学生道德品质培育研究
本文关键词:艺术教育与大学生道德品质培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摘要: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承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主力军,他们的科学文化、道德品质、身心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而道德品质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起着导向、激励的作用,是大学生应当具备的最为重要的素质。良好的道德品质能够产生持久的精神动力,促进智力的发展,调动主观能动性,是大学生成为全面发展人才的根本保证,同时也为创新型人才的发展指引了正确的方向。“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现代文明虽然造就了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却也孕育了种种欲望。由此,以情感教育为内核的艺术教育就必然被提到了重要的位置上。艺术教育是一种形象生动、可感知的教育方式,其作为对人的感性启蒙的基础环节,不但有助于提升艺术知识的内化水平与艺术表现能力,更重要的是承担着构建情感世界、扩展认知水平、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塑造完美人格等多种重要功能。生命主体在艺术教育的审美过程中不仅可以完成道德人格的塑造,而且在这一过程中,生命主体将道德自律逐渐转化为道德自由,将真、善、美融合于内心,最终完成审美人格的构建。 本论文通过论述艺术教育具有道德教化的作用,以及艺术教育与大学生道德品质培育内在的关联性,论证了艺术教育具有“以美育德”的功能,并以此为理论切入点,结合相关实证调查的统计数据,揭示出艺术教育“以美育德”功能发挥不足的表现,并深刻地分析了产生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提出了艺术教育应当超越“功利性”的目标,充分发挥其“潜移默化”和“寓教于乐”的特点,对学生的精神和心灵进行熏陶、感染、净化,并着重从加强大学生对自身艺术修养培育的自觉性,完善艺术教育的教学课程,转变艺术教育的教学方式,营造艺术教育的和谐环境四个方面提出了在艺术教育中培育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对策,使艺术教育能够充分发挥“以美育德”的功能,实现对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培育,并最终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艺术教育 道德品质 道德人格 审美人格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1;J0-4
【目录】:
- 致谢5-6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11
- 引言11-13
- 1 艺术教育的概念及培育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必要性13-22
- 1.1 艺术教育的概念和特点13-15
- 1.1.1 艺术教育的概念13-14
- 1.1.2 艺术教育的特点14-15
- 1.2 艺术教育具有道德教化作用的主要体现15-18
- 1.2.1 西方哲学家的艺术道德教化思想16
- 1.2.2 中国古代教育家的“礼乐教化”思想16-17
- 1.2.3 近现代中国艺术家的“以美育德”思想17-18
- 1.3 培育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必要性18-22
- 1.3.1 道德品质是大学生成为全面发展人才的根本保证19-20
- 1.3.2 道德品质为创新型人才的发展指引正确的方向20-22
- 2 艺术教育与大学生道德品质培育的内联性22-29
- 2.1 美与善的亲缘性22-23
- 2.1.1 在词源学上美与善同义22
- 2.1.2 艺术美与道德善相辅相成22-23
- 2.2 艺术教育是美与善和谐统一的教育方式23-25
- 2.2.1 艺术教育可以塑造具有道德人格的生命主体24
- 2.2.2 艺术教育是道德自律到自由的审美人格构建活动24-25
- 2.3 艺术教育与大学生道德品质培育结合的意义25-29
- 2.3.1 赋予道德品质培育的审美化25-26
- 2.3.2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26-27
- 2.3.3 引导大学生关注自身道德品质的养成27-29
- 3 艺术教育“以美育德”功能发挥不足的表现与原因分析29-34
- 3.1 艺术教育“以美育德”功能发挥不足的表现29-31
- 3.1.1 高校未能充分重视艺术教育“以美育德”的功能29-30
- 3.1.2 教师未能充分利用艺术教育“以美育德”的功能30
- 3.1.3 大学生未能充分认识艺术教育“以美育德”的功能30-31
- 3.2 艺术教育“以美育德”功能发挥不足的原因分析31-34
- 3.2.1 高校受“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31
- 3.2.2 艺术教育培育大学生道德品质的保障机制不完善31-32
- 3.2.3 专业艺术教师队伍建设不理想32-33
- 3.2.4 大学生自身缺乏艺术修养33-34
- 4 在艺术教育中培育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对策34-43
- 4.1 加强大学生对自身艺术修养培育的自觉性34-36
- 4.1.1 主动选择艺术教育相关课程34-35
- 4.1.2 积极参加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35-36
- 4.2 完善艺术教育的教学课程36-38
- 4.2.1 科学开设艺术教育课程36-37
- 4.2.2 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寓教于乐”的特点37
- 4.2.3 加强艺术教育与道德品质培育的融合37-38
- 4.3 转变艺术教育的教学方式38-39
- 4.3.1 创建审美性的教学情境38
- 4.3.2 走进大学生的内心世界38-39
- 4.3.3 发展大学生的完美人格39
- 4.4 营造艺术教育的和谐环境39-43
- 4.4.1 整合社会环境拓展艺术教育空间39-41
- 4.4.2 优化家庭环境树立正确艺术教育理念41
- 4.4.3 改善校园环境让艺术教育无处不在41-43
- 5 结语43-44
- 参考文献44-46
- 作者简历46-48
- 学位论文数据集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芳;浅谈艺术教育在社会教育中的作用[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2 黎韵,严春子;试论家庭艺术教育对素质教育的作用[J];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05期
3 蒋芝英;朗格论艺术教育[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4 孟抗美;文学在艺术教育中的功能实现[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5 彭时代;论大学艺术教育改革[J];湖南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6 毛巍蓉;当代艺术教育的功能和目的研究[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7 陈见东;一般创造力和设计艺术教育[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年01期
8 李昱春;试论艺术的功能和艺术教育[J];克山师专学报;2003年04期
9 纪建功;切实加强高师艺术教育 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艺术教育;2004年06期
10 冯建志;中国民办艺术教育的新指向[J];中国成人教育;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辉;;浅谈艺术教育中的以人为本[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2 卢兼兼;;民族化、国际化与艺术教育的改革走向——读金光《艺术与文化》[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一辑)[C];2011年
3 李俊;;管窥艺术教育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4 周婕;刘五华;;中等职业学校加强艺术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A];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蒋万海;;浅谈学院的艺术教育[A];中国演员(2009年第4期总第10期)[C];2009年
6 林戈尔;;浅谈艺术教育基本规律[A];中国演员(2012年第4期总第28期)[C];2012年
7 彭吉象;;素质教育与艺术教育[A];“卧龙人生”文化讲演录(第二辑)[C];2012年
8 刘佳;刘斯荣;;基于环境艺术教育下的情感培养[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9 董晓红;;搭建科学和人文融合的桥梁——从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过程透视艺术教育的审美价值[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10 徐英;;艺术教育“两种人才模式"培养的理论构想[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剑生邋李宝成 詹传机;激活乡村艺术教育[N];福建日报;2007年
2 郭扶庚;教育部为中小学艺术教育正名[N];光明日报;2007年
3 通讯员 李二红 官鹏;浠水县加强艺术教育推进和谐校园建设[N];黄冈日报;2007年
4 王敏 王丹;走出“艺术教育”的误区[N];铁岭日报;2007年
5 安康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樊光矢;职校教师如何看待艺术教育[N];安康日报;2007年
6 李济州;以艺术教育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可行[N];中国艺术报;2008年
7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教授 博士生导师 黄宗贤;艺术教育:30年变革之路[N];中国文化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侯丽;加强艺术教育传承与创新[N];中国文化报;2010年
9 于炳信 郑金芝 孙继来;艺术教育蓓蕾绽放[N];淄博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王亮;艺术教育不能被“窄化”[N];中国教育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丰;新中国六十年艺术教育的实践进展与理论创新[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2 贺晓舟;近代中国艺术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蓝星;个体艺术智能的发生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4 常俊玲;回返审美之源[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刘迎杰;生成性艺术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达米楼;创造性因素的研究对艺术教育的启发[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张波;美国艺术教育思想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殷波;中国现代艺术教育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9 周伟业;虚实相生[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平;现象学美学视野下的艺术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2 黄志军;艺术教育与人的美学生成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3 周芳;艺术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4 肖乐;艺术教育的一朵奇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胡清媛;中国博物馆艺术教育现状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6 吴树玉;儿童玩具的艺术教育功能[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7 张晋红;关于新时期艺术教育的思考[D];山西大学;2005年
8 魏娜;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9 殷瑛;美善相谐的艺术教育[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10 赵敏丽;在工科院校开展艺术教育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艺术教育与大学生道德品质培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56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55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