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陶冶式方法研究
本文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陶冶式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社会环境的变化,使得传统的以理论灌输为主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功能弱化,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应运而生,其中陶冶式教育方法是其开展的主要形式。这种方法借鉴了隐性教育理论、环境影响理论、内隐学习理论和内因外因理论,具有丰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为解决高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难题提供了有效途径。 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出现了形式生硬、渠道单一效果不佳等问题,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感染力,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缺少多样性,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具备实际价值和意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陶冶式方法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律、人的全面发展目标以及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趋势,其提出和运用弥补了这些缺点,能够有效减少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多方位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促成大学生形成稳固的观念和品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陶冶式方法的积极作用的发挥,主要是通过采用环境陶冶法、情感陶冶法和活动陶冶法来具体实践。试图为大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给予大学生爱的感化和美的享受,使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品德水平。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陶冶 陶冶式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8
- 一、选题依据与意义7-9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9-16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16
- 四、本文的创新之处16-18
- 第一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陶冶式方法概述18-26
- 第一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陶冶式方法及相关概念界定18-22
-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含义18-19
- 二、陶冶式教育方法的含义与特点19-21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陶冶式方法的含义21-22
- 第二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陶冶式方法确立的理论依据22-26
- 一、隐性教育理论23
- 二、环境影响理论23-24
- 三、内隐学习理论24-25
- 四、内因外因理论25-26
- 第二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陶冶式方法运用的现实性26-37
- 第一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26-29
- 一、以说服教育为主,缺乏感染力26-27
- 二、重单一渠道灌输,缺乏多样性27-28
- 三、多看重表而形式,缺乏实效性28-29
- 第二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陶冶式方法运用的可行性29-32
- 一、陶冶式方法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律性29-30
- 二、陶冶式方法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人的全面发展目标30-31
- 三、陶冶式方法符合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31-32
- 第三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陶冶式方法凸显的优势32-37
- 一、较为隐蔽,能够有效地减少大学生的逆反心理32-34
- 二、渗透性强,能多方位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34-35
- 三、效果深远,能促使学生形成稳定的观念和品质35-37
- 第三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陶冶式方法的实践路径37-56
- 第一节 环境陶冶法37-48
- 一、建设优美的校园自然环境38-39
- 二、建设良好的校园人文景观39-41
- 三、营造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41-42
- 四、建立和谐的校园人际环境42-48
- 第二节 情感陶冶法48-52
- 一、设置适当情景,激发大学生心灵感悟49-50
- 二、倾注爱人之心,促进大学生情感共鸣50-51
- 三、做到寓理于情,使教育实现情理交融51-52
- 第三节 活动陶冶法52-56
- 一、文化艺术活动陶冶52-54
- 二、社会实践活动陶冶54-56
- 结语56-58
- 参考文献58-62
- 致谢62-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木远,李华,张旭东;对我国高校学生奖惩制度的调查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王逢贤;;爱的教育、陶冶教育新探[J];吉林师大学报;1980年02期
3 王德宽;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作用[J];东疆学刊;2000年03期
4 沈剑娜,张文京,许家成;颜之推教育思想及其对家庭教育的启示[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刘虹,张秀坤;王国维、蔡元培美育思想之比较——兼论王国维、蔡元培的人文教育精神[J];教师教育研究;2003年06期
6 蒋业华;德育过程中的情感陶冶[J];高教论坛;2004年03期
7 张连云;;论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陶冶情操的方法[J];成才之路;2011年23期
8 李昊凤;;德育方法之情感陶冶法初探[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许梦瀛;孟子对孔子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10 谢桂新;;论陶冶教育的作用与功能[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雷儒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育方法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陶冶式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76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57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