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我国高校办学自主权的保障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9 18:16
【摘要】: 高等学校自主办学是现代高等教育管理中的一项基本原则,是保障高等学校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颁布了《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赋予了高等学校独立法人地位和办学自主权。但是,在现实情况下,高校的自主权并没有法律所赋予的那么多。因此,如何保障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就成为人们研究的课题。 本文首先分析了大学自治和办学自主权这两个概念,尤其剖析了我国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成因,又比较研究了其他几个国家(地区)的教育体制改革中对于大学自治的保障措施。对于如何保障我国高校办学自主权,作者结合国情,试图从五个方面构建保障机制,即:完善教育立法是根本;政府转变职能是前提;中介组织是“缓冲器”;大学章程是界面;高校的内部治理结构是基础。 如何保障我国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牵涉到很多环节,并不是做到上述五个方面就能够解决。论文只是一次初浅的探索,希望找到并运用相对有效的管理手段,来完善我国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图文】:

统计图表,统计图表,大学,国家综合实力


学被称之为“大学之母”。直到19世纪中叶才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其中德国的洪堡大学、柏林大学是典型的代表。到了20世纪后半叶,许多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到了大众教育,并且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体系。大学随之也从社会的边缘走向了社会的中心,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科学和文化基础,也成为国家软实力的核心要素。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有了飞速的发展。从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适龄青年毛入学率已达到15%,标志着我国已跨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阶段。根据教育部的统计资料,到2006年我国招生人数突破了700万,在校大学生的数量也已经突破了2200万,,高等学校的数量有2300多所,形成了全世界最大的高等教育规模。

数量统计,图表,社会公益性


图1.2我国高校数量统计图表注:统计数据包括: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本科资料来源:教育部教育统计数据接受高等教育是提高个人的智力和能力的一种途径,也是国家提升科技水平重要途径.所以说,高等教育具有社会公益性和个人权利性的双重属性。正因这种社会公益性,发展高等教育成为了政府的责任,高等教育也成为了具有公性质的事业。因此,政府一般都会对大学进行管理和控制。但是,自治是大学在的要求,这就导致了政府与大学之间管理与被管理、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何调整政府和大学之间的关系从来都是各国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20世纪60代以来法国三次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就是旨在调整大学与政府的关系,扩高校本身的自主权。(和震,2005)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649.2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赵上;;我国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历史演进和现状分析[J];中国轻工教育;2012年06期

2 丁敏杰;;管中窥豹:中国大学章程的若干问题[J];中外企业家;2011年18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韩继伟;高校教育管理体制中的政府角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谢柒;中国高校办学自主权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程赫;人力资本视角下的高等教育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4 徐才华;我国高校财政独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洪亚丽;我国电大办学困境及转型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6 周凯兴;论依法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712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6712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4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