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社团品牌化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8 19:18
本文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团品牌化建设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高校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在实施国家人才发展战略中担任重要的角色。高校的人才培养是依靠多种途径实现的,包括课堂教学、实践、实习环节等,其中高校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日益显现,在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何更好地提升学生社团的质量,更好地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是一个现实的有意义的选题。在此背景下,,笔者尝试将现代管理理论中的品牌理论引入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和管理,探索基于品牌理论的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和发展路径。 文章通过个别访谈和文献资料搜集分析,认识到高校学生社团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上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经过多年努力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成果,但同时也清晰地看到高校学生社团建设所存在的一些问题:社团制度不完善,社团活动质量难以保证,社团干部素质参差不齐,社团魅力减弱等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原因分析,发现高校在指导和管理学生社团上有所欠缺,给社团提供的资源分配不够合理,另外社团自身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创新意识薄弱等。 针对社团发展中出现的这些问题,结合品牌理论,本次研究提出基于品牌理论的学生社团建设路径。品牌化学生社团是具有特定的标示、社团文化、品牌活动和成熟的传播理念的学生社团。品牌化经营管理理念对现代企业管理所起到的作用已得到极大的展现,借助这一现代化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方法,改善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是顺应时代潮流的要求。 依据个别访谈调查,基于品牌理论对高校学生社团进行品牌化建设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结合品牌化学生社团建设的成功案例,本文提出社团品牌化建设的六个实施原则:重点建设原则、质量核心原则、独特创新原则、持久延续原则、规范有序原则、虚实结合原则和社会价值导向原则;社团品牌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具体实施品牌化学生社团建设的两个阶段:社团品牌初始化阶段和社团品牌运行阶段,以及社团品牌化建设的实施建议。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团 现状 品牌化 建设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7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目录8-11
- 第1章 绪论11-23
- 1.1 选题背景11-12
- 1.1.1 人才培养的需求11
- 1.1.2 学生社团发展变化的需要11-12
-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12-14
- 1.2.1 选题的目的12-13
- 1.2.2 选题的意义13-14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14-18
- 1.3.1 大学生社团的概念界定14-15
- 1.3.2 品牌概念的界定15-16
- 1.3.3 品牌化学生社团的定义及成功案例16-18
- 1.4 研究现状18-21
- 1.4.1 国内研究现状18-20
- 1.4.2 国外研究现状20-21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21-22
- 1.5.1 研究内容21-22
- 1.5.2 研究方法22
- 1.6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22-23
- 第2章 高校学生社团发展概述23-31
- 2.1 高校学生社团的产生与发展23-26
- 2.1.1 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的历史23-24
- 2.1.2 高校学生社团的分类24-25
- 2.1.3 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目标25-26
- 2.2 高校学生社团的特性26-28
- 2.2.1 自发性26
- 2.2.2 多样性26-27
- 2.2.3 同辈性27
- 2.2.4 松散性27-28
- 2.3 高校学生社团的功能28-31
- 2.3.1 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校德育水平28-29
- 2.3.2 加强学风建设,繁荣校园文化29
- 2.3.3 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扩展学生知识,激发学生潜能29-30
- 2.3.4 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理念,提升学生综合能力30
- 2.3.5 服务社会,加快学生社会化30-31
- 第3章 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现状31-38
- 3.1 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取得的成就31-32
- 3.1.1 学生社团数量增加、内容丰富多彩31-32
- 3.1.2 学生社团发展的途径得到拓展32
- 3.1.3 学生社团的功能作用得到极大发挥32
- 3.2 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存在的问题32-35
- 3.2.1 社团制度不完善,管理不规范32-33
- 3.2.2 社团活动质量难以保证,发展不稳定33-34
- 3.2.3 社团干部素质参差不齐,衔接不够34
- 3.2.4 社团影响力降低,吸引力减弱34-35
- 3.3 对高校学生社团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35-38
- 3.3.1 社团组织地位低,没有获得充足的物质支持、智力支持35-36
- 3.3.2 社团活动形式化、商业化,创新意识薄弱36-38
- 第4章 高校学生社团品牌化建设38-52
- 4.1 高校学生社团品牌化建设的必要性38-39
- 4.1.1 品牌化建设是实现学生社团功能的需要38-39
- 4.1.2 品牌化建设是参与学生社团竞争的需要39
- 4.2 高校学生社团品牌化建设原则39-43
- 4.2.1 重点建设原则39-40
- 4.2.2 质量核心原则40
- 4.2.3 独特创新原则40-41
- 4.2.4 持久延续原则41
- 4.2.5 规范有序原则41
- 4.2.6 虚实结合原则41-42
- 4.2.7 社会价值导向原则42-43
- 4.3 高校学生社团品牌化建设步骤43-47
- 4.3.1 学生社团进行品牌化建设的指导思想43
- 4.3.2 学生社团品牌化建设的两个阶段43-47
- 4.4 高校学生社团品牌化建设的实施建议47-52
- 4.4.1 重构学生社团理念,培养品牌意识48
- 4.4.2 打造精品活动,增强品牌硬实力48-49
- 4.4.3 注重学生社团形象,加大品牌传播力度49-50
- 4.4.4 加强对社团的指导和骨干培养,完善社团管理机制50
- 4.4.5 提高社团建设的保障能力,改善资源配给机制50-52
- 结论52-53
- 致谢53-54
- 参考文献54-58
- 附录一58-59
- 附录二59-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军,苏国红;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团现状调研及对策[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焦安琴;;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现状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张琴;论大学生社团的作用及管理[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S1期
4 赵振宇;;高校大学生社团建设[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5 李娇;黄礼峰;钟亦佳;;高校品牌社团建设途径探悉[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年08期
6 林芙蓉;;浅析高校学生社团现状及创新发展途径[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赵恒煜;;理工科高校品牌社团构建模式探析[J];广东科技;2011年22期
8 黄权标;;试论高校社团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利弊与对策[J];高教论坛;2008年06期
9 魏美春,张小东;高校团学工作创新的若干思考[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10 丁玉莲,乌尼日,霍秀珍;论高校社团的特点、作用、存在问题及对策[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本文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团品牌化建设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28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72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