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共青团在高校德育的地位和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1 09:05
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是党对共青团的要求,也是共青团的基本任务。共青团的政治性组织特征、青年组织特征和“寓教育于活动”的工作的特点决定了它在高校德育中的独特优势,共青团是高校德育的主要职能部门,德育是高校共青团工作的重要内容。多年来,共青团利用自身优势,结合学校的教学、管理,通过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党团工作、学生会工作、组织社会实践、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等途径全面参与高校德育,使德育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互渗透,在学生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过程及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导向、组织、教育、评价、实践的作用。围绕青年关注的热点、党的工作重点、社会发展难点,高校共青团组织开展了有广泛影响的社会公益活动,创造了一大批具有品牌效应的“工程项目”,如青年志愿者活动、希望工程、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保护母亲河行动等,这些活动成为大学生修养品德、服务社会的阵地和平台。高校共青团初步形成了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的,以课余和假期为主要领域,以实践为基本途径,以思想道德教育、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校园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德育工作格局,在高校德育中的成绩显著。 由于高校共青团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效性、社会职能发挥的充分性、配合学校其它职能部门工作的主动性以及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共青团在高校德育的地位和作用。同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与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与国际互联网的普及,中国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革;生活在大变革时代的大学生的思想由简单到复杂,由封闭到开放,呈现出多元性、超前性、波动性等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时代特征: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产业化、后勤社会化和素质教育的实施,高等教 育改革进一步深化。高校共青团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工作对象都发生了前所未 有的变化。这些变化对共青团的组织依托、设置方式、教育管理模式和活动方式产生深 刻影响,高校共青团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严峻挑战。 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实现工作方式、工作内容、工作途 径、工作领域的拓展和深化,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组织体系和运行 机制。高校共青团要以教育引导为基石、以服务为基本工作手段、以网络为新的工作途 径、以“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为契机、以社会化为工作突破口,增强共青团在高校德 育的凝聚力、号召力、影响力和实效性,以全面创新工作提升共青团在高校德育的地位 和作用。
【学位单位】:西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4
【中图分类】:G641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英文摘要
文献综述
前言
一、 共青团在高校德育中的重要地位
(一) 共青团工作与高校德育有密切联系
1 、 德育是共青团工作的重要内容
2 、 共青团的基本任务与高校德育任务相同
3 、 共青团与高校德育的工作环境及工作对象一致
(二) 共青团在高校德育中有独特优势
1 、 共青团在高校德育中的政治优势
2 、 共青团在高校德育中的组织优势
3 、 共青团在高校德育中的活动优势和心理优势
(三) 共青团是高校组织德育实施的主要职能部门
二、 共青团在高校德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 共青团通过多种途径全面参与高校德育工作
1 、 通过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参与高校德育工作
2 、 通过党团工作和学生会工作参与高校德育工作
3 、 通过组织社会实践参与高校德育工作
4 、 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参与高校德育工作
(二) 共青团在高校德育中取得显著成绩
1 、 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高
2 、 促进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和科技创新素质的提高
3 、 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
4 、 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5 、 形成了独特的共青团德育工作格局
(三) 共青团自身的一些问题影响其在高校德育的地位和作用
1 、 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有待提高
2 、 “第二课堂”教育活动还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3 、 共青团组织的社会职能发挥不充分
4 、 共青团与其它职能部门工作的协调配合不够
5 、 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缺陷
三、 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 高等教育改革给高校共青团带来深刻影响
1 、 高等教育改革使共青团有更广阔的工作空间
2 、 高等教育改革给高校共青团带来冲击
(二) 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的新变化对高校共青团的影响
1 、 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有利于共青团思想教育的开展
2 、 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二重性增加了共青团思想教育难度
3 、 学生需求多样对共青团工作提出新要求
(三) 网络时代高校共青团面临的新课题
1 、 网络给高校共青团工作带来新的机遇
2 、 网络时代高校共青团面临严峻挑战
四、 以全面创新工作提升共青团在高校德育的地位和作用
(一) 完善组织运行机制增强共青团在高校德育的凝聚力
1 、 构建“一体两翼”的组织体系
2 、 改革高校共青团组织设置方式
3 、 积极探索新型团员管理方式
4 、 加强团干部队伍和团员队伍建设
(二) 拓展工作职能提高共青团在高校德育的号召力
1 、 以教育引导为基石坚持共青团的政治职能
2 、 以服务为基本工作手段强化共青团的服务职能
(三) 以网络为新途径增强共青团在高校德育的影响力
1 、 开辟共青团网上工作阵地
2 、 发挥网络的服务功能
3 、 建立和完善团务网络管理信息系统
(四) 以“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为契机增强共青团在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五) 以工作社会化为突破口体现共青团在高校德育的地位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引证文献】
本文编号:2849923
【学位单位】:西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4
【中图分类】:G641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英文摘要
文献综述
前言
一、 共青团在高校德育中的重要地位
(一) 共青团工作与高校德育有密切联系
1 、 德育是共青团工作的重要内容
2 、 共青团的基本任务与高校德育任务相同
3 、 共青团与高校德育的工作环境及工作对象一致
(二) 共青团在高校德育中有独特优势
1 、 共青团在高校德育中的政治优势
2 、 共青团在高校德育中的组织优势
3 、 共青团在高校德育中的活动优势和心理优势
(三) 共青团是高校组织德育实施的主要职能部门
二、 共青团在高校德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 共青团通过多种途径全面参与高校德育工作
1 、 通过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参与高校德育工作
2 、 通过党团工作和学生会工作参与高校德育工作
3 、 通过组织社会实践参与高校德育工作
4 、 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参与高校德育工作
(二) 共青团在高校德育中取得显著成绩
1 、 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高
2 、 促进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和科技创新素质的提高
3 、 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
4 、 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5 、 形成了独特的共青团德育工作格局
(三) 共青团自身的一些问题影响其在高校德育的地位和作用
1 、 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有待提高
2 、 “第二课堂”教育活动还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3 、 共青团组织的社会职能发挥不充分
4 、 共青团与其它职能部门工作的协调配合不够
5 、 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缺陷
三、 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 高等教育改革给高校共青团带来深刻影响
1 、 高等教育改革使共青团有更广阔的工作空间
2 、 高等教育改革给高校共青团带来冲击
(二) 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的新变化对高校共青团的影响
1 、 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有利于共青团思想教育的开展
2 、 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二重性增加了共青团思想教育难度
3 、 学生需求多样对共青团工作提出新要求
(三) 网络时代高校共青团面临的新课题
1 、 网络给高校共青团工作带来新的机遇
2 、 网络时代高校共青团面临严峻挑战
四、 以全面创新工作提升共青团在高校德育的地位和作用
(一) 完善组织运行机制增强共青团在高校德育的凝聚力
1 、 构建“一体两翼”的组织体系
2 、 改革高校共青团组织设置方式
3 、 积极探索新型团员管理方式
4 、 加强团干部队伍和团员队伍建设
(二) 拓展工作职能提高共青团在高校德育的号召力
1 、 以教育引导为基石坚持共青团的政治职能
2 、 以服务为基本工作手段强化共青团的服务职能
(三) 以网络为新途径增强共青团在高校德育的影响力
1 、 开辟共青团网上工作阵地
2 、 发挥网络的服务功能
3 、 建立和完善团务网络管理信息系统
(四) 以“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为契机增强共青团在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五) 以工作社会化为突破口体现共青团在高校德育的地位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波;新时期普通高中共青团工作现状及发展前景[D];苏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499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849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