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俄罗斯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2 05:49
   20世纪后半期,世界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令人瞩目的。由于高等教育需求的迅速膨胀和政府公共财经费的日益削减,越来越多的国家通过兴办私立高等教育来增加教育机会,满足人们日益个性化的教育需求。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全国共有69所私立高校,其中有不少是外国人办的教会大学。1952年的高等院校调整时,这些私立高校全部转成了公立高校,私立高等教育在我国也随之消失,这是适应当时历史发展需要的举措。改革开放之后,民办高等教育开始恢复和发展。我国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要在2010年,使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初步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国家“十五”计划将此目标提前到2005年。高等教育大众化为民办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民办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经费不足、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教育质量危机等等。面对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目标,如何结合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借鉴国外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促进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健康有序地发展,成为我国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对俄罗斯私立高等教育发展做了全方位的研究。从其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出发,全面分析了俄罗斯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基础、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其发展现状,总结了俄私立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成功经验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具体建议。从而为积极地推动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借镜。 论文共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了俄罗斯私立高等教育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由于俄罗斯私立高等教育与前苏联高等教育有着天然的联系,而且一部分私立高校直接脱胎于前苏联时期的国立高校。因此这一部分首先对前苏联高等教育的发展做了一个简要的回顾。其次,介绍了俄罗斯政治、经济的全方位转轨和此间所进行的高等教育改革。最后,分析了俄罗斯私立高等教育产生的直接原因。 第二部分,全面分析了俄罗斯高等教育发展状况。首先,介绍了俄政府有关私立高等教育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从1991年起俄罗斯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来规范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其次,分析了俄罗斯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现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俄私立高校的数量变化分析;2.俄私立高校的 区域分布特点;3.俄私立高校的办学主体构成及法律组织形式;4.俄私立高校 学生状况分析;5.俄私立高校师资状况简介;6.俄私立高校的专业设置特点;7. 俄私立高校培养人才的层次:8.俄私立高校的经费来源。通过对俄罗斯私立高等 教育发展现状全方位的描述与分析,总结出俄罗斯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的成就与存 在的问题。 第三部分,借鉴俄罗斯私立高等教育的成功经验,促进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 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逐步建立和完善民办高等教育立法,为其发展 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特别是要建立民办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制定民办高校评估 制度的实施细则。2.拓宽民办高校的办学经费来源渠道。政府应给民办高校以直 接的财政资助,或通过税收、鼓励创办校办产业、实施助学贷款、鼓励申请科研 项目和经费等提供间接的财政扶持。3.民办高校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准确定位, 办出自己的特色。在市场定位上,应注重培养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在专业设置上, 应将社会需求与自身办学条件相结合;在培养目标上,应以专科层次为主,逐步 提高办学层次;开放办学机制,走联合办学之路;积极开办函授教育和夜校教育。 4.民办高校应树立强烈的质量意识,走以质量取胜的发展道路。在招生时应采取 措施吸引优质生源;严格内部管理,建立教育、教学监督和评估制度;建设一支 优良的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这一部分是对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所提出的几点具体建议,希望在不久的将 来,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能在更高水平上满足人们对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需求,积 极参与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来,并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我们期待,在未 来的竟争中,在中国乃至世界教育的舞台上有中国民办高校的一席之地。
【学位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3
【中图分类】:G649.512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外文摘要
综述
第一部分 俄罗斯私立高等教育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一、 俄罗斯私立高等教育产生的历史基础
        (一) 苏联高等教育的革命化改造阶段(1917年-1929年)
        (二) 苏联高等教育的规范化整顿阶段(1930年-1955年)
        (三) 苏联高等教育的应变式改革阶段(1956年-1985年)
        (四) 解体前夕的苏联高等教育(1986年-1991年)
    二、 俄罗斯政治、经济体制的全方位转轨及此间所进行的高等教育改革
        (一) 俄罗斯政治体制的改革
        (二) 俄罗斯经济体制的转轨
        (三) 俄罗斯高等教育的改革
    三、 俄罗斯私立高等教育产生的直接原因
        (一) 俄罗斯居民收入分配的变化
        (二) 俄罗斯国立高校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三) 俄罗斯高校教师方面的因素
第二部分 俄罗斯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现状
    一、 俄罗斯私立高等教育产生和发展的法律及政策基础
        (一) 1992年颁布的《俄罗斯联邦教育法》
        (二) 1994年“第三届教育大会-私立教育”和《莫斯科宣言》
        (三) 《关于教育领域非国有化、非垄断化法》的颁布
        (四) 1996年新版《俄罗斯联邦教育法》的出台
        (五) 1996年颁布《俄罗斯高等职业教育和大学后职业教育法》
        (六) 1997年出台《俄罗斯联邦教育发展纲要》(草案)
        (七) 《关于俄罗斯教育政策领域的基本方针和要做的事情》
        (八) 《俄罗斯联邦民族教育方针》(草案)的颁布
        (九) 2000年新版的《俄罗斯联邦教育发展纲要》
    二、 俄罗斯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一) 俄私立高校数量变化分析
        (二) 俄私立高校的区域分布特点
        (三) 俄私立高校的办学主体构成及法律组织形式
        (四) 俄私立高校学生状况分析
        (五) 俄私立高校师资状况分析
        (六) 俄私立高校的专业设置
        (七) 俄私立高校培养人才的层次
        (八) 俄私立高校的经费来源
    三、 俄罗斯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存在问题
        (一) 俄私立高等教育发展所积累的成功经验
        (二) 俄私立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第三部分 借鉴俄罗斯的成功经验,发展我国民办高等教育
    一、 逐步建立和完善民办高等教育立法,为民办高等教育提供有力的法障
        (一) 建立民办高等教育质量标准
        (二) 制定民办高校质量评估制度的实施细则
    二、 拓宽民办高校的办学经费来源渠道
        (一) 政府给民办高校以直接的财政资助
        (二) 政府给民办高校以间接资助
    三、 民办高校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准确定位,办出自己的特色
        (一) 在定位上,应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主
        (二) 在专业设置上,要将市场需求与自身办学条件相结合
        (三) 在培养人才层次上,以专科层次为主
        (四) 开放办学机制,走联合办学之路
        (五) 积极开办函授教育和夜校教育
    四、 民办高校应树立质量意识,走质量发展之路
        (一) 在招生时,要吸引优质生源就学
        (二) 建立民办高校内部质量评估和监控机制
        (三) 建设一支优良的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阿闻;;俄罗斯“淘票”记[J];黄金时代;2002年11期

2 王晓先;;遭遇俄罗斯警察[J];黄金时代;2002年06期

3 王风江;;俄罗斯谚语精粹[J];中学俄语;2011年01期

4 李良旭;;一把空了55年的椅子[J];幸福(悦读);2011年08期

5 孙以煜;;遥远的俄罗斯[J];青少年日记;2003年21期

6 ;俄罗斯套娃[J];基础教育;2006年04期

7 ;俄罗斯组建“新少先队”组织[J];黄金时代(学生族);2008年06期

8 吕胜松;;《俄罗斯》教学设计(第一课时)[J];学周刊;2011年07期

9 一川;;看世界[J];初中生必读;2011年04期

10 ;《俄罗斯学刊》简介[J];俄罗斯学刊;2011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新华;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能源战略与外交[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崔晓娟;转型期俄罗斯青年价值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毕洪业;欧盟东扩与俄罗斯的选择[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杜正艾;俄罗斯外交传统研究[D];外交学院;2003年

5 庞大鹏;俄罗斯政治转轨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6 单春艳;俄罗斯教育发展对其国家竞争力影响之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9年

7 庞昌伟;俄罗斯能源外交:理论与实践[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8 黄永鹏;俄罗斯社会转型中的金融工业集团[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汪宁;普京的“俄罗斯新思想”[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李昱岩;蒙俄和黑龙江矿产资源优势比较与矿业投资环境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华;俄罗斯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2 王琼;俄罗斯产落叶松锯材干燥特性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3 刘文利;中俄石油合作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4 党建伟;冷战后俄罗斯国防科技体制转型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5 王卫;俄罗斯社会变迁中人与公民的权利和自由[D];黑龙江大学;2005年

6 王艺霖;从文化视角透析俄罗斯高等教育改革[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7 余胜任;冷战后俄罗斯与中印关系[D];武汉大学;2005年

8 陈鸣鹤;俄罗斯查罗石玉的宝石矿物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9 芮夕明;论中俄石油合作的共同基础与制约因素[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付耕南;俄罗斯国家统一考试透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511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8511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6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