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科研训练激励机制的优化研究
本文关键词:本科生科研训练激励机制的优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科生科研训练是国家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大学实现创新教育、实现教育教学方式转变的关键步骤。随着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数量的增多、形式的多样化以及涉及学科门类的复杂化,学生在科研训练过程中动力缺乏、热情不高的现象日趋显著。本科生作为科研训练的主体,他们的积极性是科研训练顺利开展的动力保障,健全和完善本科生科研训练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学生科研训练的积极性,对于提高科研训练的开展质量、提高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有很大的助益作用。本文以提高本科生科研训练的积极性为出发点,以本科生科研训练激励机制的优化完善为落脚点。首先,对本科生科研训练激励机制的现状进行实证研究。以NJAU大学为例,基于问卷调查的结果,采用SPSS20.0软件对当前本科生科研训练激励机制的现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并根据现状分析的结果,找出激励机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探索问题产生的原因。其次,归纳和总结了开创美国本科生科研训练先河的麻省理工学院以及形成著名“伯克利模式”的伯克利大学的本科生科研训练激励机制的状况,并从更新大学教育教学理念、构建激励制度与政策体系、重视科研训练过程中师生关系建设等多方面借鉴了一些优秀的经验和做法。再次,结合理论研究和问卷调查的结果,围绕本科生科研训练激励机制内部的几大要素,从激励主体、激励对象、激励过程、激励措施、激励方式与方法、激励的外部环境和保障条件、激励机制的评价与反馈环节多方面系统研究了本科生科研训练激励机制的优化内容,进而构建出较为完善的本科生科研训练激励机制体系:一是激励机制运行的动力机制;二是激励机制的外部保障机制;三是激励效果的评价与反馈机制。同时,本文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本科生科研训练激励机制实施效果的若干因素,为优化完善本科生科研训练激励机制提供了更为科学合理的方向。最后,本文先从理论层面系统阐述了本科生科研训练激励机制优化的五大原则:系统性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动机引导原则、公平性原则以及过程激励原则。进而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系统研究了本科生科研训练激励机制优化完善的策略,提出了营造激励机制运行的良好外部环境、改进激励的方式与方法、健全激励制度与政策体系、提升指导教师的激励能力与水平等具体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本科生科研训练 激励机制 存在问题 优化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2.4
【目录】:
- 摘要9-11
- ABSTRACT11-13
- 第1章 绪论13-25
- 1.1 选题依据13-14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4-15
- 1.2.1 研究目的14
- 1.2.2 研究意义14-15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15-20
- 1.3.1 国外研究动态15-17
- 1.3.2 国内研究动态17-20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20-21
- 1.4.1 研究目标20
- 1.4.2 研究内容20-21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21-23
- 1.5.1 研究方法21-22
- 1.5.2 技术路线22-23
- 1.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23-25
- 1.6.1 可能的创新23
- 1.6.2 不足之处23-25
- 第2章 基本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25-31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25-28
- 2.1.1 本科生科研训练25-26
- 2.1.2 激励26-27
- 2.1.3 激励机制27
- 2.1.4 本科生科研训练激励机制27-28
- 2.2 理论基础28-31
- 2.2.1 系统理论28-29
- 2.2.2 全面激励理论29-30
- 2.2.3 需求层次理论30-31
- 第3章 我国本科生科研训练激励机制的现状分析——以NJAU大学为例31-53
- 3.1 我国本科生科研训练开展情况概述31
- 3.2 NJAU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激励机制的概况31-32
- 3.3 本科生科研训练激励机制的现状分析32-47
- 3.3.1 样本来源和基本信息32-34
- 3.3.2 本科生科研训练激励机制的总体状况34-39
- 3.3.3 本科生科研训练激励机制的具体现状39-47
- 3.4 本科生科研训练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47-53
- 3.4.1 本科生科研训练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47-49
- 3.4.2 本科生科研训练激励机制不健全的原因49-53
- 第4章 国外本科生科研训练激励机制的状况和启示——以美国三所大学为例53-61
- 4.1 美国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激励机制的构建状况53-57
- 4.1.1 麻省理工学院(MIT)54-55
- 4.1.2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55-57
- 4.1.3 斯坦福大学(Stanford)57
- 4.2 美国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激励机制的经验启示57-61
- 4.2.1 创新现代大学教育理念57-58
- 4.2.2 改革大学本科生教学方式58
- 4.2.3 构建激励本科生科研训练的制度和政策58-59
- 4.2.4 注重师生关系建设及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激励59-61
- 第5章 本科生科研训练激励机制内部要素的优化研究及外部影响因素分析61-77
- 5.1 本科生科研训练激励机制内部要素的优化研究61-73
- 5.1.1 激励的主体61-62
- 5.1.2 激励的对象62-65
- 5.1.3 激励的过程65-66
- 5.1.4 激励的措施66-70
- 5.1.5 激励的外部环境和保障条件70-72
- 5.1.6 激励机制的评价与反馈环节72-73
- 5.2 本科生科研训练激励机制优化的效果图73-74
- 5.3 本科生科研训练激励机制实施效果的外部影响因素分析74-77
- 5.3.1 模型的介绍74
- 5.3.2 模型的检验74-75
- 5.3.3 模型的回归结果及解释75-77
- 第6章 本科生科研训练激励机制优化的对策建议77-93
- 6.1 本科生科研训练激励机制优化的原则77-79
- 6.2 改善激励本科生科研训练的良好外部环境79-82
- 6.2.1 加大国家和社会对本科生科研训练的支持力度79-80
- 6.2.2 营造激励本科生科研训练的良好校园文化环境与氛围80-81
- 6.2.3 提高指导教师对本科生科研训练的重视程度和积极性81-82
- 6.3 改进激励本科生科研训练的方式与方法82-84
- 6.4 健全激励本科生科研训练的制度与政策体系84-90
- 6.4.1 优秀团队及项目主持人评选制度84-85
- 6.4.2 科研奖学金制度85-86
- 6.4.3 差别性学分奖励制度86-87
- 6.4.4 本科生校内外科研交流制度87-89
- 6.4.5 科研周宣传和展示政策89
- 6.4.6 激励效果的满意度测评制度89-90
- 6.5 提升指导教师指导和激励本科生科研训练的水平90-93
- 结束语93-95
- 参考文献95-99
- 附录99-105
- 致谢105-10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10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彭;李隆;;本科生科研训练模式探讨与实践[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周霞;王晓兰;蒋建军;王静梅;马勋;;谈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李正;林凤;卢开聪;;美国本科生科研及对我国的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年03期
4 李正;林凤;;论本科生科研的若干理论问题[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年04期
5 汪卓敏;张平;;我国高校本科生科研现状研究[J];科技信息;2011年05期
6 顾学奎;陈红;文建;;论高校本科生科研计划[J];中国校外教育;2013年18期
7 季诚钧,黄昌财;高校本科生科研的意义、现状与措施[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3年02期
8 陈学民,陈丽;美国大学本科生科研的组织者——本科生科研委员会简介[J];世界教育信息;2005年01期
9 刘宝存;;美国大学的创新人才培养与本科生科研[J];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12期
10 刘海燕;;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的比较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俊平;孙大伟;;本科生科研立项浅析[A];第五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1)[C];2008年
2 蔺洁;陈超;谢静超;;关于开展本科生科研活动的思考[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第12卷)[C];2010年
3 延玺;李加冕;;本科生科研基金:培养创新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理想平台[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4 金滔;汤珂;陈炯;;借助学科竞赛促进本科生科研实践综合能力的培养[A];制冷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究——第六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吴建林;薛强;高玮;;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十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玉;本科生科研期待突破[N];光明日报;2007年
2 记者 张兴华 通讯员 胡长春 宋广新;曲阜师大本科生科研训练激发研究性学习热[N];中国教育报;2010年
3 天津外国语学院 刘秀娥邋杨翊;本科生科研拓展专业领域[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曹继军;激活财经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N];光明日报;2006年
5 王力 记者 赵乃政;“科研助理”受青睐[N];吉林日报;2010年
6 丰捷;以创新实践平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N];光明日报;2008年
7 强建邋周秦明 鸣琦;西电科大鼓励本科生参加科研[N];陕西日报;2007年
8 实习记者 南秀渊 记者 程曦 高原;清华SRT计划,开启本科生科研之门[N];新清华;2014年
9 强建周邋秦明 张哲浩;西电科大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N];科技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杨晨光;本科生科研如何从蓝图走向现实[N];中国教育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尉思懿;上海交通大学软件学院本科生科研活动成效的影响因素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2 田煜;本科生科研训练管理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14年
3 侯怡;本科生科研训练激励机制的优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4 王莉;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活动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5 徐婷;地方综合性大学本科生科研状况研究[D];扬州大学;2012年
6 刘莎莎;河北省高校本科生科研现状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徐卫民;本科生科研道德规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占梅英;本科生科研素养培养的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侯婉莹;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10 李亚男;在校护理本科生科研素质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本科生科研训练激励机制的优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63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86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