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
【学位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G64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0.1 选题缘由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水平
0.2.1 国内研究现状
0.2.2 国外研究现状
0.3 研究意义
0.3.1 理论意义
0.3.2 实践意义
0.4 研究目的
第一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效果现状分析
1.1 现状调查
1.1.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取得的成绩
1.1.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
1.2 原因分析
1.2.1 消极教育理念
1.2.2 片面教育方法
1.2.3 单一教育目标
第二章 积极心理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角
2.1 积极心理学内涵及理论基础
2.1.1 积极心理学内涵
2.1.2 积极心理学理论基础
2.2 积极心理学内容
2.2.1 积极情绪体验
2.2.2 积极人格特质
2.2.3 积极组织系统
2.3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观
2.3.1 积极观:关注学生外在与潜在的积极力量
2.3.2 幸福观:提升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2.3.3 发展观:培育和增强大学生的积极品质
2.4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理论依据
2.4.1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
2.4.2 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心理规律
2.4.3 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
第三章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必要性
3.1 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
3.1.1 促进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
3.1.2 提高大学生思想品德素养
3.1.3 增强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3.2 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发展
3.2.1 有利于树立积极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3.2.2 有利于丰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内容
3.2.3 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积极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
3.3 有利于和谐校园和和谐社会的建设
3.3.1 为师生和谐关系的建立提供平台
3.3.2 为大学和谐校园构建创造条件
3.3.3 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奠定基础
第四章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内在机制
4.1 积极认知
4.1.1 关注自身积极力量
4.1.2 形成高度自尊感
4.1.3 具有良好自我效能感
4.2 积极情绪体验
4.2.1 对过去的满意情感
4.2.2 对现在的主观幸福感
4.3 积极品质养成
4.3.1 智慧
4.3.2 乐观
4.3.3 希望
4.3.4 卓越
4.4 积极行为
4.4.1 见德思齐
4.4.2 良好习惯
4.4.3 慎独
第五章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法
5.1 建立大学生积极认知的方法
5.1.1 建立积极自我图式法
5.1.2 增强自尊体验法
5.1.3 提升自我效能法
5.2 激发大学生积极情绪体验的方法
5.2.1 正面引导法
5.2.2 赏识教育法
5.3 培育大学生积极品质的方法
5.3.1 乐观解释法
5.3.2 灌输希望法
5.4 培养大学生积极行为的方法
5.4.1 榜样法
5.4.2 强化法
5.4.3 内省法
5.5 建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积极环境系统的方法
5.5.1 校园环境熏陶法
5.5.2 家庭环境感染法
5.5.3 社会环境影响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淑芬;;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方法新探[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年01期
2 段保才;;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方法创新[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3 张丽平;;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科学发展观应用[J];魅力中国;2009年16期
4 闫峰;;从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金永忠;;新时期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03期
6 徐春华;;网络教育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创新——郑州大学网络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改革[J];中国校外教育;2011年10期
7 黄蕾;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创新[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8 金佰钢;浅析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9 凌晨琛;;浅谈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J];法制与社会;2011年06期
10 廖小明;知识经济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探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仁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探要[D];上海大学;2010年
2 师震;论自我意识自觉的机制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D];上海大学;2011年
3 孙树文;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认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4 刘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5 刘立慧;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6 郧在廷;西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金情;人的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8 李晓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9 周从标;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10 胡凯;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斐;中美思想政治教育比较:方法与功能[D];浙江理工大学;2011年
2 陈小贤;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在高校中的运用[D];广东商学院;2012年
3 王磊;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D];内蒙古大学;2012年
4 杨立;颜元实学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启示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0年
5 徐睿;思想政治教育在化解社会现实问题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2年
6 尹志华;全球化视角的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09年
7 丁月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构建[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蒋蓓敏;批评在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及创新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9 郭杨子;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地位面临的挑战与对策[D];苏州大学;2011年
10 董琳;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论理论趋势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904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890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