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论我国学术转型与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

发布时间:2020-11-20 02:27
   我国传统学术的主体是儒学,由于儒学的意识形态化,传统学术将真理与政治、知识与实用混为一体。随着晚清社会的近代化演进和鸦片战争以来巨大的民族危机,传统学术的局限性日益突出。在晚清复兴的经世思潮的激荡下,非儒学派的复兴和西方近代学术的进入,改变了经学独尊的传统学术格局,传统学术由“旧学”向“新学”转变。新学是一种“新实学”,以“中体西用”的体用二元结构配置中西学术知识,这决定了新学是一种过渡性的学术形态。在甲午战败后形成的“尚学”思潮中,新学成为旧教育制度改革和新教育制度建设的思想资源和学术资源。北洋大学堂、南洋公学、京师大学堂等近代大学的创建是新学制度化的结果。这些初创的近代大学在学科设置、教学方法、教学组织等方面都与太学和书院有了巨大的区别,标志着现代大学制度的肇始。由于受制于新学与生俱来的内在缺陷,初创时期的近代大学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在学术现代化趋势不可逆转的形势下,随着学术转型的深入和现代学术逐渐成“型”,近代大学制度必然会逐渐完善。 学术分科和科学方法是现代学术的重要特征。我国传统学术是不分科的“通人之学”。鸦片战争后城乡社会的分化和多种新兴行业的产生,使我国社会生发出了知识多样化与专业化的内在需求。在西方现代学科体制和专门化教学的影响和示范下,晚清新式学堂分科设学,将传统学术中所缺乏的自然科学各学科和一些社会科学学科移植进来。在分科设学的实践中,尤其是现代学科体系确立后,传统学术被迅速地边缘化。在“藉西学发明古学”的思路及努力中,传统学术实现了意义、内涵和结构的现代转化。史学是传统学术的重镇,现代史学学科体系的初创,说明传统知识谱系在现代学科制度下得到重新建构。 义理阐发和训诂考据是儒家治学的两大范式。随着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现代知识体系的确立,学人的思维方式和治学方法必须随之进行一场根本的变革。晚清新式学堂粗浅的科技教育使普通士子对现代科学方法有了最初的体悟。经由严复、康有为等晚清启蒙学者对经学范式的激烈批评和对西方科学方法的大力译介,以及民国时期在欧美接受过西方科学方法训练的归国留学生的大力宣传和身体力行,演绎推理、归纳综合、实验研究等现代学术方法逐渐为我国学术界所认同和采用,在自然科学教育中确立了实验教学的范式。与西方类似,从实验方法提升出来的实证思维也引起了我国社会科学治学范式的一场革命。胡适融合中西的实验主义方法推翻了经学思维,确立了中国现代学术研究的典范。 与现代社会生产生活相适应的现代知识体系和现代学术规制的形成,以及现代职业学者的产生,为现代大学制度的体系化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和社会基础。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以蔡元培为代表的现代大学校长群体适应现代学术制度化的要求,改革晚清以来建立的近代大学,建立了体系化的现代大学制度。从形式上看,学术自由、教授治校、院系建制、研究所的建立、教师资格检定等是照搬西方大学制度的结果。但实质上,这些现代学术制度是根植于我国现代学术的发展要求的,并在一定程度内是扬弃传统教育制度的结果。“求真求是”、学术自由的理念是在学术性质由“主德”向“主智”转变的过程中产生的。现代职业学人对自由学术的追求和对“学术社会”的向往赋予了大学浓郁的学术性,使大学成为追求真理的场所。学术与政治的分离,使建立在伦理政治型儒学基础上的政教合一制度走向终结,教授治校制度随之建立。“废门建系”既是适应现代学术学科化发展趋势的产物,同时也是在继承传统通才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整合教学资源,宽口径培养人才的努力。研究所的建立是对我国学术研究传统的继承和超越,是在学术引进阶段渐趋结束的背景下,为实现学术独立发展的目标,建立学术自主创新机制的结果。在现代学术职业化的过程中,教师的身份由官师一体的“传道者”变为“以学术为生”的“教育工”。文凭和著述(研究)成为进入现代大学教师行列的“通行证”。在与现代知识传播、生产和研究要求相适应的现代大学制度的影响下,我国学术转型的步伐加快,现代学术走上了自主创新、独立发展之路。
【学位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G322;G647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缘起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概念界定
    1.5 研究设计
2 学术及其制度化: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肇始
    2.1 经世思潮与传统学术的嬗变
    2.2 新学及其制度化建设
    2.3 本章小结
3 学术分科与我国现代知识的建制化
    3.1 传统学术分类及其现代困境
    3.2 分科设学与现代学科制度之初步形成
    3.3 学科制度下传统知识谱系的重新建构
    3.4 本章小结
4 科学方法的认同与我国现代学术规制的形成
    4.1 传统学术规范及其现代危机
    4.2 西学东渐与我国学术规制的转型
    4.3 胡适的实验主义方法:我国现代学术范式形成举例
    4.4 本章小结
5 学术与制度的互动: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体系化
    5.1 “学术社会”之向往
    5.2 学科在大学的建制化:学系的建立
    5.3 学术权力的制度化:教授治校的实践
    5.4 学术创新的制度设计:研究所的建立
    5.5 学术职业化:大学教师资格的检定
    5.6 本章小结
6 结语
    6.1 发现与结论
    6.2 创新与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金圣;;学术权力制度安排中的规范要素与文化—认知[J];高教探索;2013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征;新自由主义背景下大学制度变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颜芳;近代学术转型视野下的燕京大学国学教育[D];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郭平;我国公办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4 龚正华;中国大学知识生产的文化自信生成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5 唐世纲;大学制度价值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徐国萍;京师大学堂教科书编译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09年

2 李建;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历史发展与现实选择[D];兰州大学;2012年

3 朱杰君;现代大学制度下中国高校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4 程悦;基于大学学术属性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2年

5 李强;清末民初中国知识分子科学兴趣研究[D];东华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908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8908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2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