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通向学术之路:蔡元培与北大法科的学术化进程(1916-1927)

发布时间:2020-12-05 11:10
  北京大学法科是现代中国法学的发源地。京师大学堂时期(1904—1911),为其滥觞阶段,全面学习和模仿日本法政学。大学堂的仕学馆、进士馆和译学馆等机构中,法学教育几乎占到主导地位。法政科大学的成立,标志着法学摆脱附庸地位,开始步入独立建制的发展形态。自清季以至民国,北大法科与现实之政治、社会网络有着复杂纠葛,发展亦一波三折而变数无定。对域外法学的移植首先基于朝野各方对法律和法学之现实政治功能的认知,尤在民族主义思潮的推波助澜之下,将其纳入诉求民族自强和建设“文明国家”的“学战”轨道,是“学”亦为“政”,因而法学起初从属于政治学。社会往往又将法科作为废除科举之后,实现个体身份和职业转换的新的知识性管道,竞相追逐而成社会风气。这样,造成的学术与社会后果是,“学”与“政”彼此覆盖,界限含混,反失学之本位;学术与职业合流,大学舍弃讲授和研究高深学问之本旨,反成为个体谋生的职业性工具。 在20世纪学术愈益世界化的整体语境下,作为世界学术之一部的本土学界往往又是域外各种学术思想竞存争胜的场所。清季以来,中国主要通过“日本”的管道输入欧美法学知识。在人事上,日本留学生长期执掌法科要津;学术上,... 

【文章来源】:四川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 缘起
    二 学术史
    三 资料与方法
第一章 蔡元培主政北大与法科“存废”风波
    第一节 蔡元培“学”“术”分野思想的承继与代谢
    第二节 法科存废的观念歧异及其体制的学术定位
第二章 广延名学与“教授治系”的新方向:法科教授会及其他
    第一节 广延名学与师资构成的新动向
    第二节 制度的保障:“教授治系”模式的确立及其他管理举措
第三章 研究与实践并重:课程体系与教材教法的新陈代谢
    第一节 推陈出新:课程体系的修改与订定
    第二节 教材教法之争议——以“讲义事件”为中心
第四章 打破学科畛域之新路:从法律学系到社会科学组
    第一节 整顿与重组:沟通本、预科与商科、北洋法科之并入
    第二节 世界潮流与本土回应:法律学系之设立及其与社会科学的关联
第五章 本土与世界:法学学术研究的展开与世界学术背景
    第一节 法学学术团体:法科研究所与法律研究会
    第二节 学术研究之领域、派别及成就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民国学界的老辈[J]. 桑兵.  历史研究. 2005(06)
[2]从眼光向下回到历史现场——社会学人类学对近代中国史学的影响[J]. 桑兵.  中国社会科学. 2005(01)
[3]二十世纪前半期的中国史学会[J]. 桑兵.  历史研究. 2004(05)
[4]教学需求与学风转变——近代大学史学教育的社会科学化[J]. 桑兵.  中国社会科学. 2001(04)
[5]西方的分裂:国际风云与五四前后中国思想的演变[J]. 罗志田.  中国社会科学. 1999(03)
[6]北京大学法律学系前期的教学改革及其优良传统[J]. 张国福.  中外法学. 1998(03)
[7]客观公正地总结世纪法学历程——《二十世纪的中国法学》评介[J]. 张晓秦.  中外法学. 1998(03)



本文编号:28993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8993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f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