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大学生不文明现象探析

发布时间:2020-12-18 21:34
  文明行为是一个人品德修养和人文素质的体现,是培养有道德公民的基本要求。目前,高校学生文明意识和行为的主流是好的,但也有部分学生社会公德水准低下,文明意识薄弱,存在着种种与大学生形象极不相称的不文明行为。加强大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既是人民教师的崇高职责和时代赋予的使命,也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要求,它对于构建和谐校园,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指出了新时期大学生当中存在的社会责任感缺乏、诚信意识淡薄、荒废学业、考试作弊、奢侈浪费、校园暴力、不文明上网、漠视环境、无视校规校纪,肆意妄为、粗言秽语、破坏公物等不文明现象,进而对大学生不文明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相关分析。最后,文章着眼于大学生不文明行为矫正对策的探讨,试图为切实改变大学生不文明现象的发生,增强大学生文明素养提出自己的看法。加强大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教育的大力配合,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每个个体文明意识的提高。高等学校要充分发挥学生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作用,形成教育合力,实现学校德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的协调发展,努力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一、现状扫描:当前大学生不文明行为的外在表现
    (一)随地吐痰,乱扔垃圾
    (二)大声喧哗
    (三)乱写乱画,不爱护公物
    (四)上课睡觉,说话,玩手机
    (五)诚信缺失
    (六)责任缺失,集体主义意识明显减弱
    (七)吃饭不排队,饭后不收拾碗筷,浪费食物
    (八)课前占座
    (九)说脏话
    (十)酗酒、公共场所吸烟等不文明现象
    (十一)浪费水电资源
    (十二)用完厕所不冲洗
二、问题归因:大学生不文明行为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大环境的恶劣示范
    (二)学校相关教育的欠缺
    (三)家庭教育的缺失
    (四)强有力约束机制的缺乏
三、对策探讨:矫正大学生不文明行为的对策研究
    (一)加强大学生的文明教育,提高大学生文明素质
    (二)净化社会大环境
    (三)完善约束机制,强化学生文明习惯养成
    (四)强化内化工作,提高学生个人修养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当代大学校园中不“诚信,文明”现象的成因及其对策[J]. 汪洋.  消费导刊. 2009(04)
[2]论大学生文明素养[J]. 蒲善艳.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6)
[3]浅析大学生的礼仪失范与对策[J]. 文红.  现代经济信息. 2008(08)
[4]对提高大学生文明素养的反思与探索[J]. 王保国.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4)
[5]论加强大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J]. 田爱民,胡滨,董伟英.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6)
[6]培养大学生文明习惯 提升全民族文明素养[J]. 高玉平.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10)
[7]加强礼仪教育 完善大学生人格[J]. 林荫.  文教资料. 2007(30)
[8]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文明养成教育的若干思考[J]. 郭友寒.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4)
[9]大学生文明素养解析[J]. 熊哲琰.  求索. 2004(12)
[10]论高校师德建设的制度保障[J]. 周孝怀.  高等农业教育. 2002(11)



本文编号:29246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9246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5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