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调整和改进高等学校本科的专业设置与专业结构

发布时间:2020-12-19 06:39
  该文论述了大学发展的历史及其专业的形成和我国高校专业设置与专业结构的历史变迁及其存在的问题,包括专业结构失衡,专业划分过细、过窄、专业设置的盲目性与随意性,高校专业设置雷同等。比较、分析了国内外著名高校的专业设置改革与专业结构优化模式及范例。在高等教育哲学和系统论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有计划、宽口径专业设置模式,专业结构的总体优化和内涵优化,专业升级,建立综合化的课程结构和学科群教学模式等优化方案,并提出与之相应的弹性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学分制等管理方法与机制。在研究方法上,注意把动态的系统分析与典型事例结合起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力求在已有成果基础上解决问题,使其对我国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的调整和结构优化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使高等教育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最大限度地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文章来源】:河海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绪论
一.专业的历史变迁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一) 大学的兴起及其专业的形成
        1.我国大学专业教育的形成
        2.欧洲大学的兴起及其专业的形成
    (二) 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历史沿革及其结构的调整
        1.建国初期引进的前苏联专业教育模式
        2.80年代专业综合性的增强与专业面的扩大
        3.90年代本科专业目录的修订
        4.近年来高校专业设置与专业结构的调整
    (三) 目前我国高校专业设置及专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1.专业结构失衡
        2.专业划分过细、专业口径偏窄
        3.专业设置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4.新兴、交叉、综合性学科专业发展缺乏力度
        5.高校专业设置雷同
二.高校专业设置调整及专业结构改进的理论基础
    (一) 认识论与政治论为基础的高等教育哲学
        1.认识论为基础的高校专业设置与专业结构
        2.政治论为基础的高校专业设置与专业结构
    (二) 高等教育系统下的专业设置与专业结构
        1.高等教育系统
        2.作为子系统的专业与专业结构
        3.高校专业设置与专业结构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三) 学科专业设置的规范功能与统计功能
        1.规范功能与统计功能的概念
        2.规范功能与统计功能的利弊分析
三.国际、国内一流大学专业设置与专业结构的优化模式及范例
    (一) 国外主要发达国家高校的专业结构情况与模式
        1.文、理、工、农、医等相结合的院系结构
        2.宽口径专业结构
        3.以知识为主导的美国模式
        4.与产业结构息息相关的日本模式
        5.俄罗斯专业的设置情况
    (二) 我国部分高校的专业设置调整与专业结构改革
        1.广东高校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专业
        2.北京市高校启动“4211”工程
        3.浙江高校学科调整以就业为导向
        4.上海高校建设十大教育高地
        5.江苏确定“十五”高校专业结构调整目标
四.优化和改进我国高校的专业设置与专业结构
    (一) 有计划的宽口径模式
        1.专业设置模式
        2.有计划的宽口径模式
    (二) 专业结构的总体优化与内涵优化
        1.专业结构的总体优化
        2.专业结构的内涵优化
    (三) 提升专业质量,推动专业升级
        1.专业升级的必要性分析
        2.专业升级的措施
    (四) 综合化的课程结构与学科群教学模式
        1.综合化的课程结构
        2.建立学科群与学科群教学模式
    (五) 管理方法与机制
        1.弹性管理
        2.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应变革
        3.建立完整的专业设置管理机构
        4.实施政府层面的配套改革
        5.进行人才预测,超前设置专业
        6.学分制
五.应用研究
    (一) 山东农业大学本科专业建设与专业结构调整的做法
        1.重点专业建设
        2.课程建设
    (二) 中国医科大学构建宽口径本科教育模式
        1.完善课程体系
        2.拓宽专业口径
    (三) 吉林大学创新本科教育发展模式
        1.本科教育十年发展规划
        2.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
六.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学科向学科群演化的必然规律[J]. 徐东.  现代大学教育. 2004(06)
[2]高等学校办学目标定位与学科专业结构调整[J]. 孙红.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4(05)
[3]美英法日高校跨学科教育与人才培养探究[J]. 李兴业.  现代大学教育. 2004(05)
[4]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新走向[J]. 曾冬梅.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08)
[5]进一步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深化学科专业管理体制改革[J]. 刘振天,杨雅文.  现代大学教育. 2002(05)
[6]本科专业建设的比较、思考与实践[J]. 张正国.  中国高等教育. 2002(Z1)
[7]论高校学科建设[J]. 刘献君.  高等教育研究. 2000(05)
[8]浅议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宏观调控原则[J]. 王冰,孙绍荣.  机械工业高教研究. 2000(03)
[9]对俄罗斯高等院校本科培养方向与专业设置的分析、比较[J]. 李家宝.  中国高教研究. 1996(03)



本文编号:29254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9254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b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