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制条件下的大学生主体性德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3 05:39
学分制在本质上是一种尊重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管理制度,它与主体性德育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实行主体性德育是学分制条件下,进行德育改革的必然选择;是德育过程科学化的内在要求;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学分制条件下主体性德育的建构是个系统工程,在现代德育理论基础上,要遵循个性化与全面发展相统一的原则、主体性与导向性相统一的原则、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原则,以树立以人为本德育观念的变革为先导,以德育内容的丰富为关键,以德育方式的变革为动力,以德育评价体系的完善为保障,全面推进学分制条件下主体性德育的实行。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前 言
一、 学分制与主体性德育
(一) 学分制的内涵与特征
(二) 主体性德育
1 、主体性
2 、主体性德育
(三) 学分制与主体性德育的相关性
1 、在尊重受教育者主体性方面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2 、学分制能够推动主体性德育的实施
3 、主体性德育能够促进学分制的完善与发展
二、 学分制条件下实行主体性德育的必要性
(一) 主体性德育是学分制条件下进行德育改革的必然选择
1 、学分制条件下传统德育呈现的新问题要求实行主体性德育
2 、学分制的内在特点要求实行主体性德育
(二) 主体性德育是德育科学化的内在要求
1 、实行主体性德育是反思传统德育弊端的必然结果
2 、实行主体性德育是德育自身的规律和特点的内在要求
(三) 主体性德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1 、确立个体道德生活的主体性,是人类发展的历史必然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实行主体性德育
3 、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多元文化的互动,要求实行主体性德育
三、 学分制条件下主体性德育建构的理论基础与原则
(一) 学分制条件下,实行主体性德育的理论基础及知识借鉴
1 、马克思主义“人的主体性原理”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 、主体性德育理论和素质教育理论
3 、建构主义学习观
(二) 学分制条件下主体性德育构建的原则
1 、个性化与全面发展相统一原则
2 、主体性与导向性相统一原则
3 、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统一原则
四、 学分制条件下主体性德育模式的建构
(一) 德育观念的变革是学分制条件下推行主体性德育的先导
1 、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念
2 、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
(二) 德育内容的丰富是学分制条件下实行主体性德育的关键
1 、通过课程体系对学生进行道德引导是学分制条件下主体性德育的前提
2 、信息网络环境下,主体性能力的培养是主体性德育的基础
3 、学分制条件下,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塑造是主体性德育的核心
(三) 德育方式的变革是学分制条件下推动主体性德育的动力
1 、由班级向宿舍迁移是主体性德育的一个新的切入点
2 、通过导师制对学生进行行为模式的引导是主体性德育的新形式
3 、通过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等载体进行隐性教育是主体性德育的新发展
4 、通过研究性学习,发掘学生自育潜能是主体性德育的新途径
(四) 德育评价体系的建立是学分制条件下实行主体性德育的保障
1 、德育学分制的内涵
2 、德育学分制的意义
3 、德育学分制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结 语
ABSTRACT
引文注释:
参考文献: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树立以人为本德育新理念[J]. 田建国. 思想教育研究. 2004(10)
[2]用“导为主”取代“为主导”——关于教师在主体性教育教学中作用定位的思考[J]. 陈仁保.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3(04)
[3]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论纲[J]. 苏斌.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3(07)
[4]弘扬主体性德育浅探[J]. 曾桓松.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3(02)
[5]我国基础教育中人的主体性的缺失与重建[J]. 孙鹤娟. 现代教育科学. 2002(12)
[6]高校主体性德育的现代建构[J]. 李辉,王忠桥.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6)
[7]坚持与时俱进地创新德育理论——主体性德育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和研究[J]. 邱伟光. 思想·理论·教育. 2002(Z1)
[8]人的道德主体性与主体道德教育[J]. 冯建军.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2)
[9]学分制与大学德育探究[J]. 曲建武. 中国高教研究. 2002(04)
[10]人的主体性与主体性教育[J]. 黄 济.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2(01)
本文编号:2933171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前 言
一、 学分制与主体性德育
(一) 学分制的内涵与特征
(二) 主体性德育
1 、主体性
2 、主体性德育
(三) 学分制与主体性德育的相关性
1 、在尊重受教育者主体性方面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2 、学分制能够推动主体性德育的实施
3 、主体性德育能够促进学分制的完善与发展
二、 学分制条件下实行主体性德育的必要性
(一) 主体性德育是学分制条件下进行德育改革的必然选择
1 、学分制条件下传统德育呈现的新问题要求实行主体性德育
2 、学分制的内在特点要求实行主体性德育
(二) 主体性德育是德育科学化的内在要求
1 、实行主体性德育是反思传统德育弊端的必然结果
2 、实行主体性德育是德育自身的规律和特点的内在要求
(三) 主体性德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1 、确立个体道德生活的主体性,是人类发展的历史必然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实行主体性德育
3 、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多元文化的互动,要求实行主体性德育
三、 学分制条件下主体性德育建构的理论基础与原则
(一) 学分制条件下,实行主体性德育的理论基础及知识借鉴
1 、马克思主义“人的主体性原理”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 、主体性德育理论和素质教育理论
3 、建构主义学习观
(二) 学分制条件下主体性德育构建的原则
1 、个性化与全面发展相统一原则
2 、主体性与导向性相统一原则
3 、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统一原则
四、 学分制条件下主体性德育模式的建构
(一) 德育观念的变革是学分制条件下推行主体性德育的先导
1 、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念
2 、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
(二) 德育内容的丰富是学分制条件下实行主体性德育的关键
1 、通过课程体系对学生进行道德引导是学分制条件下主体性德育的前提
2 、信息网络环境下,主体性能力的培养是主体性德育的基础
3 、学分制条件下,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塑造是主体性德育的核心
(三) 德育方式的变革是学分制条件下推动主体性德育的动力
1 、由班级向宿舍迁移是主体性德育的一个新的切入点
2 、通过导师制对学生进行行为模式的引导是主体性德育的新形式
3 、通过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等载体进行隐性教育是主体性德育的新发展
4 、通过研究性学习,发掘学生自育潜能是主体性德育的新途径
(四) 德育评价体系的建立是学分制条件下实行主体性德育的保障
1 、德育学分制的内涵
2 、德育学分制的意义
3 、德育学分制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结 语
ABSTRACT
引文注释:
参考文献: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树立以人为本德育新理念[J]. 田建国. 思想教育研究. 2004(10)
[2]用“导为主”取代“为主导”——关于教师在主体性教育教学中作用定位的思考[J]. 陈仁保.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3(04)
[3]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论纲[J]. 苏斌.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3(07)
[4]弘扬主体性德育浅探[J]. 曾桓松.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3(02)
[5]我国基础教育中人的主体性的缺失与重建[J]. 孙鹤娟. 现代教育科学. 2002(12)
[6]高校主体性德育的现代建构[J]. 李辉,王忠桥.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6)
[7]坚持与时俱进地创新德育理论——主体性德育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和研究[J]. 邱伟光. 思想·理论·教育. 2002(Z1)
[8]人的道德主体性与主体道德教育[J]. 冯建军.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2)
[9]学分制与大学德育探究[J]. 曲建武. 中国高教研究. 2002(04)
[10]人的主体性与主体性教育[J]. 黄 济.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2(01)
本文编号:29331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933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