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校训的社会学研究 ——话语分析的视角
发布时间:2020-12-29 09:33
校训反映了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特有精神的表征,是学校独立思想和传统精神的集中表述。本文从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出发,以中国的大学“校训”为主线,考察了中国266所大学的校训,运用话语分析的方法对校训进行结构分析,揭示出大学场域里“诸神的斗争”,大学在追求学术独立时受各种意识形态的影响与干涉。另外,通过对不同时期的校训的分析,探明大学随着社会的变迁,其办学理念也发生了不同的变化,涌现出不同的话语方式。首先,本文考察了校训的起源。在中国古代的文字中,并没有“校训”二字,校训是随着中国近代大学的兴起,结合西方“motto”的舶来与日本“校訓”的引进所产生的。本文对“校训”作如下概念性说明:它承载了一系列的价值观,经过学校、社会以及国家意识形态等各行动主体间权力的抗衡与斗争的结果,是为了引导学生遵守一定的社会规范所制定的教育原则。其次,本文分析了校训的措辞、内容以及校训产生的权力场域。第一,本文运用社会学的措辞分析,发现尽管中国的大学“校训”有着西方的血统,但是它更多的吸收了中国古代诗词书经的精髓,以及运用了中国汉语语法结构中祈使句的表达,因此在具有强制性的同时,符合中国人的表达方式。第二,关...
【文章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资料收集与研究方法
四、核心概念
五、研究综述
第一部分 校训起源:校训的象征意义
一、校训的起源
(一) 中国“校训”辞源的考察
(二) 西方“motto”实体的舶来
(三) 日本“校训”名称的引进
二、校训的概念
三、校训与大学的关系:象征意义
第二部分 话语分析:校训的构成
一、校训的措辞分析
(一) 格言式:意义的号召性
(二) 祈使句:言说的强制性
二、校训的内容分析
(一) 性别差异
(二) 地域因素
(三) 教会与世俗差异
(四) 特殊学校
三、校训产生的权力场域
(一) 意识形态的渗透
(二) 权力交织与斗争
第三部分 校训变迁:大学的功能变化
一、中国古典大学:“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一) 太学
(二) 书院
二、“现代化”时期的大学
(一) 鸦片战争之后:“师夷长技以制夷”—清华的“自强”
(二) 新文化运动时期:“科学与民主”—北大的“自由”
(三) 国民政府初期:“三民主义”—蒋介石的“礼义廉耻”
(四) 抗日战争时期:“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毛泽东的“抗大题词”
(五)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红与专”—社会主义思想改造
(六) 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停课闹革命
(七) 改革开放的大学:“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化倾向
三、网络与全球化时期的大学:“恶搞”与“解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礼记》所见“大学之道”[J]. 姜国钧. 大学教育科学. 2007(03)
[2]语篇分析与话语分析[J]. 黄国文,徐珺.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10)
[3]西方当代“话语”原论[J]. 金德万,黄南珊.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5)
[4]大学校训与百年传统的传承与弘扬[J]. 陈坚. 中国高等教育. 2006(Z3)
[5]大学之“道”与大学之“器”——传统大学精神解读[J]. 张传燧. 高等教育研究. 2005(12)
[6]论高校校训对大学精神形成的影响[J]. 刘发生,谢小刚.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5(06)
[7]校风——大学之魂[J]. 曾山金. 高等教育研究. 2005(11)
[8]国内外知名高校校训评析[J]. 林为连,张国昌,许为民,郁怡汶.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6)
[9]大学校训与大学理念——兼论道德论大学理念[J]. 李承先,徐辉. 高等教育研究. 2005(06)
[10]论校训与凝练大学精神[J]. 秦磊. 现代教育科学. 2005(05)
博士论文
[1]二十世纪中国学校校训研究[D]. 王彩霞.华东师范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校训的道德教育价值的研究[D]. 周志辉.南京师范大学 2006
[2]齐鲁大学的校园文化研究(1928—1937)[D]. 崔霞.山东大学 2006
[3]我国高等学校校训类型及其功能研究[D]. 宋清华.苏州大学 2006
[4]高校校训育人功能和校训文化建设的研究[D]. 谢小刚.江西师范大学 2006
[5]中国大学校训文化的研究[D]. 廖靖宇.中南大学 2005
[6]两汉太学研究[D]. 范正娥.华中师范大学 2004
[7]高校隐性文化建设探析[D]. 李先国.湖南师范大学 2004
[8]合并高校校风建设研究[D]. 王晨曦.中南大学 2003
本文编号:2945421
【文章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资料收集与研究方法
四、核心概念
五、研究综述
第一部分 校训起源:校训的象征意义
一、校训的起源
(一) 中国“校训”辞源的考察
(二) 西方“motto”实体的舶来
(三) 日本“校训”名称的引进
二、校训的概念
三、校训与大学的关系:象征意义
第二部分 话语分析:校训的构成
一、校训的措辞分析
(一) 格言式:意义的号召性
(二) 祈使句:言说的强制性
二、校训的内容分析
(一) 性别差异
(二) 地域因素
(三) 教会与世俗差异
(四) 特殊学校
三、校训产生的权力场域
(一) 意识形态的渗透
(二) 权力交织与斗争
第三部分 校训变迁:大学的功能变化
一、中国古典大学:“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一) 太学
(二) 书院
二、“现代化”时期的大学
(一) 鸦片战争之后:“师夷长技以制夷”—清华的“自强”
(二) 新文化运动时期:“科学与民主”—北大的“自由”
(三) 国民政府初期:“三民主义”—蒋介石的“礼义廉耻”
(四) 抗日战争时期:“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毛泽东的“抗大题词”
(五)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红与专”—社会主义思想改造
(六) 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停课闹革命
(七) 改革开放的大学:“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化倾向
三、网络与全球化时期的大学:“恶搞”与“解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礼记》所见“大学之道”[J]. 姜国钧. 大学教育科学. 2007(03)
[2]语篇分析与话语分析[J]. 黄国文,徐珺.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10)
[3]西方当代“话语”原论[J]. 金德万,黄南珊.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5)
[4]大学校训与百年传统的传承与弘扬[J]. 陈坚. 中国高等教育. 2006(Z3)
[5]大学之“道”与大学之“器”——传统大学精神解读[J]. 张传燧. 高等教育研究. 2005(12)
[6]论高校校训对大学精神形成的影响[J]. 刘发生,谢小刚.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5(06)
[7]校风——大学之魂[J]. 曾山金. 高等教育研究. 2005(11)
[8]国内外知名高校校训评析[J]. 林为连,张国昌,许为民,郁怡汶.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6)
[9]大学校训与大学理念——兼论道德论大学理念[J]. 李承先,徐辉. 高等教育研究. 2005(06)
[10]论校训与凝练大学精神[J]. 秦磊. 现代教育科学. 2005(05)
博士论文
[1]二十世纪中国学校校训研究[D]. 王彩霞.华东师范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校训的道德教育价值的研究[D]. 周志辉.南京师范大学 2006
[2]齐鲁大学的校园文化研究(1928—1937)[D]. 崔霞.山东大学 2006
[3]我国高等学校校训类型及其功能研究[D]. 宋清华.苏州大学 2006
[4]高校校训育人功能和校训文化建设的研究[D]. 谢小刚.江西师范大学 2006
[5]中国大学校训文化的研究[D]. 廖靖宇.中南大学 2005
[6]两汉太学研究[D]. 范正娥.华中师范大学 2004
[7]高校隐性文化建设探析[D]. 李先国.湖南师范大学 2004
[8]合并高校校风建设研究[D]. 王晨曦.中南大学 2003
本文编号:29454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945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