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化工工程设计教学融合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1-01-04 07:32
  化工工程设计是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针对化工工程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教学融合模式,包括创新创业成绩单与课程学分互通的"赛课融合"、科研与教学团队共同指导及引入先进信息技术的"科教融合"和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的"产教融合",以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竞争力,使学生初步具备职业素养。 

【文章来源】:化工高等教育. 2020年05期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化工工程设计教学融合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赛课融合模式下的教学组织形式

模式图,教学组织形式,科教,模式


我们充分利用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特种分离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平台,将由高层次人才组成的科研团队补充进教学队伍中,将教师的研究方向或课题(如新型催化材料的研发、膜分离技术的应用等)与反应工程、分离工程课程的教学内容相结合,引导学生充分了解学科前沿和行业发展动态;同时,科研团队吸纳学生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科研团队和教学团队共同形成了化工工程设计指导团队,团队成员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指导学生综合应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化工设计中的问题。科教融合模式下的具体组织形式如图2所示。另外,我们不断强化信息技术与设计教学的融合,将基于机理型数学模型的先进设计工具Aspen Plus教育版软件引入设计教学,将CFD流场模拟引入化工传递过程课程教学,同时引入鹰图公司的最新三维设计SP 3D软件,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强化学生进行工厂三维可视化建模的能力。

模式图,教学组织形式,模式,学生


以设计竞赛命题为案例,使创新创业成绩单与课程学分互联互通的赛课融合模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我院化工类专业学生参与化工设计竞赛的队伍由以前的每年6~8支团队增加至2019年的42支,基本达到了全员参赛。(二)集成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专业认证要求和科教融合理念的“互联网+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 周永华,钟宏,王帅,王晖,卢红梅.  化工高等教育. 2020(02)
[2]新工科的专业核心能力探索及课程体系构建[J]. 黄英,李保国,雷菁,李为.  大学教育. 2020(05)
[3]新工科理念下普通高校工科专业教与学的探索[J]. 赵青云,崔艳,刘帅.  大学教育. 2020(05)
[4]创新驱动化工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J]. 彭孝军,叶俊伟.  化工高等教育. 2020(01)
[5]南京工业大学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实践[J]. 李文涛,俞建光.  化工高等教育. 2020(01)
[6]搭建教竞联合平台,深化化工设计课程教学改革[J]. 党亚固,章鹏,费德君,陈建钧,郭孝东.  化工高等教育. 2020(01)
[7]“课-赛”融合的化工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实践[J]. 姚月,樊志,王耀环,郝庆兰.  中国轻工教育. 2019(05)
[8]以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为核心打造专业新特色[J]. 李伯耿,陈丰秋,陈纪忠,吴嘉.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1(03)



本文编号:29564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9564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5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