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共体/欧盟高等教育一体化
发布时间:2021-01-04 13:19
随着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教育一体化,尤其是高等教育一体化逐渐被提上了议事日程。目前,有关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问题的研究已成为当前欧洲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并越来越引起中国高等教育界的关注。但是由于欧共体/欧盟高等教育一体化的时间不长,而且处于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有关这一领域的研究尚不够系统。研究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可以使我们深入了解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的深层动因、采取的举措及所取得的成就,这对双方日益密切的教育合作与交流是不无裨益的。鉴于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主要是由欧共体/欧盟推动的,本文尝试对欧共体/欧盟的高等教育一体化进行系统研究,首先探讨欧共体/欧盟高等教育一体化的动因;然后介绍欧共体/欧盟为推行高等教育一体化而采取的措施,包括制定、推行共同的教育政策和启动一系列重大的行动计划及取得的成效。由此分析欧共体/欧盟的高等教育一体化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促进了欧洲政治、经济、社会的一体化;进一步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最后,期望欧共体/欧盟的高等教育的合作经验为加入WTO后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文章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意义与研究现状
(二) 基本思路框架和研究方法
(三) 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欧共体/欧盟高等教育合作的动因
(一) 欧洲一体化深入发展的推动
(二) 争夺国际高等教育市场
(三) 建设知识欧洲的需要
(四) 苏东剧变带来的新契机
(五) 欧共体/欧盟高等教育一体化的思想渊源
(六) 新信息通信技术提供的有利条件
二、欧共体/欧盟高等教育一体化的举措
(一) 欧共体/欧盟高教合作的共同政策
(二) 欧共体/欧盟启动的高等教育合作计划
(三) 建设欧洲高等教育区的进程
(四) 其它行动
三、欧共体/欧盟高等教育一体化的意义
(一) 欧共体/欧盟高等教育一体化推动了高等教育国际化
(二) 欧共体
四、欧共体/欧盟高等教育一体化的启示
(一) 加强区域合作
(二) 值得警惕的问题
(三) 学习欧盟的高教“合作”范式
(四) 合理优化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附: 本人在读期间发表科研论文、论著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多层治理理论与欧洲一体化[J]. 朱贵昌.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06(06)
[2]高等教育国际化带给中国的挑战及中国的应对策略[J]. 于丽娟,张卫良. 当代教育论坛. 2006(07)
[3]启动中的中国与东盟经济一体化[J]. 李小圣,王晓梅. 当代世界. 2005(12)
[4]推进波洛尼亚进程,加大教育改革力度——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高等教育应对WTO挑战的战略举措[J]. 时月芹. 比较教育研究. 2005(07)
[5]欧洲跨国高等教育的动因、模式与问题[J]. 刘娜,许明. 比较教育研究. 2005(06)
[6]公民身份理论内涵探析[J]. 李艳霞. 人文杂志. 2005(03)
[7]推进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的博洛尼亚进程[J]. 李长华. 外国教育研究. 2005(04)
[8]二战后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演进与发展[J]. 杨会良,王悦欣.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2)
[9]认识欧盟的潜力——浅析《里斯本战略规划》[J]. 石坚,李竹渝. 南开学报. 2005(01)
[10]跨越国界的高等教育[J]. 菲利普·阿尔特巴赫,郭勉成. 比较教育研究. 2005(01)
硕士论文
[1]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研究[D]. 唐轶.南京理工大学 2004
本文编号:2956833
【文章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意义与研究现状
(二) 基本思路框架和研究方法
(三) 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欧共体/欧盟高等教育合作的动因
(一) 欧洲一体化深入发展的推动
(二) 争夺国际高等教育市场
(三) 建设知识欧洲的需要
(四) 苏东剧变带来的新契机
(五) 欧共体/欧盟高等教育一体化的思想渊源
(六) 新信息通信技术提供的有利条件
二、欧共体/欧盟高等教育一体化的举措
(一) 欧共体/欧盟高教合作的共同政策
(二) 欧共体/欧盟启动的高等教育合作计划
(三) 建设欧洲高等教育区的进程
(四) 其它行动
三、欧共体/欧盟高等教育一体化的意义
(一) 欧共体/欧盟高等教育一体化推动了高等教育国际化
(二) 欧共体
四、欧共体/欧盟高等教育一体化的启示
(一) 加强区域合作
(二) 值得警惕的问题
(三) 学习欧盟的高教“合作”范式
(四) 合理优化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附: 本人在读期间发表科研论文、论著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多层治理理论与欧洲一体化[J]. 朱贵昌.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06(06)
[2]高等教育国际化带给中国的挑战及中国的应对策略[J]. 于丽娟,张卫良. 当代教育论坛. 2006(07)
[3]启动中的中国与东盟经济一体化[J]. 李小圣,王晓梅. 当代世界. 2005(12)
[4]推进波洛尼亚进程,加大教育改革力度——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高等教育应对WTO挑战的战略举措[J]. 时月芹. 比较教育研究. 2005(07)
[5]欧洲跨国高等教育的动因、模式与问题[J]. 刘娜,许明. 比较教育研究. 2005(06)
[6]公民身份理论内涵探析[J]. 李艳霞. 人文杂志. 2005(03)
[7]推进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的博洛尼亚进程[J]. 李长华. 外国教育研究. 2005(04)
[8]二战后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演进与发展[J]. 杨会良,王悦欣.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2)
[9]认识欧盟的潜力——浅析《里斯本战略规划》[J]. 石坚,李竹渝. 南开学报. 2005(01)
[10]跨越国界的高等教育[J]. 菲利普·阿尔特巴赫,郭勉成. 比较教育研究. 2005(01)
硕士论文
[1]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研究[D]. 唐轶.南京理工大学 2004
本文编号:29568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956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