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德育思想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2 16:36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指的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定目标达到实际效果的情况,是衡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标准,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深远的意义。目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局势给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如何在这一形势下增强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迫切解决的现实问题。随着全球儒学热以及儒家德育思想研究的日渐成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始这一领域研究和寻找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途径。儒家德育思想作为中国传统社会教育的主导思想,具有丰富的德育思想资源,以培养德性修养、知性才能与审美情趣亦即“真善美”全面发展具有完美人格的“君子”为目标,以仁爱、守礼、重义、忠恕、明智和诚信等思想道德理念为核心内容,以自我道德修养和道德施教法为主要德育方法。这些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因此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本文立足于儒家德育思想视阈研究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问题,首先阐述论文选题的背景、研究意义,介绍与本文相近领域的国内外相关文献,阐明论文的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与难点;接着对儒家德育思想从儒家的起源与发...
【文章来源】:南京财经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本文创新之处和不足
第二章 儒家德育思想概述
2.1 儒家的起源和发展
2.2 儒家德育思想的基本理论
2.2.1 儒家德育思想的目标
2.2.2 儒家德育思想的核心内容
2.2.3 儒家德育思想的方法
2.3 儒家德育思想的特征
第三章 儒家德育思想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契合
3.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涵和特点
3.1.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涵
3.1.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特点
3.2 儒家德育思想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契合
3.2.1 德育目标上的契合
3.2.2 德育内容上的契合
3.2.3 德育方法上的契合
3.3 借鉴儒家德育思想应注意的问题
3.3.1 借鉴应坚持批判继承的态度
3.3.2 借鉴应体现创新的精神
3.3.3 借鉴应考虑互补与互容的原则
第四章 儒家德育思想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弱化及原因
4.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4.1.1 乐观的整体状况
4.1.2 面临的突出问题
4.2 儒家德育思想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弱化原因
4.2.1 家庭原因
4.2.2 学校原因
4.2.3 社会原因
4.2.4 网络原因
第五章 儒家德育思想视阈下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途径探讨
5.1 参照儒家“君子”德育培养目标,提升现代德育人格
5.1.1 教育“做人”放首位
5.1.2 培养“君子”为重点
5.2 借鉴儒家德育思想核心内容,丰富现代德育理论
5.2.1 加强“仁爱”教育
5.2.2 提升“礼仪”教育
5.2.3 拓展“忠恕”教育
5.2.4 注重“明智”教育
5.2.5 强化“诚信”教育
5.3 秉承儒家德育思想优秀方法,改善现代德育手段
5.3.1 “灌输”与“疏导”结合
5.3.2 “言传”与“身教”并重
5.3.3 “德”与“艺”相得益彰
5.3.4 “知”与“行”有机统一
结束语
附录 1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2 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儒家“以人为本”思想与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 孔敏蓉. 法制与社会. 2010(32)
[2]论儒家伦理思想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J]. 汪帆. 成功(教育). 2010(08)
[3]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J]. 王兴. 河南教育(中旬). 2010(08)
[4]儒家“外王”思想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研究[J]. 唐传成. 大众文艺. 2010(11)
[5]儒家理想人格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李卫朝,武星亮.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 2010(01)
[6]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过程[J]. 程婧. 学术论坛. 2010(03)
[7]儒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何宇红.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9(10)
[8]继承儒家和谐思想 加强大学生和谐教育[J]. 肖绍俊. 教育与职业. 2009(23)
[9]浅议儒家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的现实意义[J]. 车雪琴. 学理论. 2009(17)
[10]论儒家和谐思想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 何艳.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9(03)
硕士论文
[1]新形势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张悦.河南理工大学 2010
[2]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 郭亚莉.河南大学 2008
[3]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实现[D]. 李宗云.东北师范大学 2008
[4]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D]. 徐露璐.西南大学 2007
[5]多元价值交汇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定位[D]. 徐阳.黑龙江大学 2005
[6]论儒家德育思想对我国当代学校德育的价值[D]. 程铭莉.东北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2973138
【文章来源】:南京财经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本文创新之处和不足
第二章 儒家德育思想概述
2.1 儒家的起源和发展
2.2 儒家德育思想的基本理论
2.2.1 儒家德育思想的目标
2.2.2 儒家德育思想的核心内容
2.2.3 儒家德育思想的方法
2.3 儒家德育思想的特征
第三章 儒家德育思想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契合
3.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涵和特点
3.1.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涵
3.1.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特点
3.2 儒家德育思想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契合
3.2.1 德育目标上的契合
3.2.2 德育内容上的契合
3.2.3 德育方法上的契合
3.3 借鉴儒家德育思想应注意的问题
3.3.1 借鉴应坚持批判继承的态度
3.3.2 借鉴应体现创新的精神
3.3.3 借鉴应考虑互补与互容的原则
第四章 儒家德育思想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弱化及原因
4.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4.1.1 乐观的整体状况
4.1.2 面临的突出问题
4.2 儒家德育思想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弱化原因
4.2.1 家庭原因
4.2.2 学校原因
4.2.3 社会原因
4.2.4 网络原因
第五章 儒家德育思想视阈下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途径探讨
5.1 参照儒家“君子”德育培养目标,提升现代德育人格
5.1.1 教育“做人”放首位
5.1.2 培养“君子”为重点
5.2 借鉴儒家德育思想核心内容,丰富现代德育理论
5.2.1 加强“仁爱”教育
5.2.2 提升“礼仪”教育
5.2.3 拓展“忠恕”教育
5.2.4 注重“明智”教育
5.2.5 强化“诚信”教育
5.3 秉承儒家德育思想优秀方法,改善现代德育手段
5.3.1 “灌输”与“疏导”结合
5.3.2 “言传”与“身教”并重
5.3.3 “德”与“艺”相得益彰
5.3.4 “知”与“行”有机统一
结束语
附录 1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2 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儒家“以人为本”思想与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 孔敏蓉. 法制与社会. 2010(32)
[2]论儒家伦理思想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J]. 汪帆. 成功(教育). 2010(08)
[3]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J]. 王兴. 河南教育(中旬). 2010(08)
[4]儒家“外王”思想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研究[J]. 唐传成. 大众文艺. 2010(11)
[5]儒家理想人格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李卫朝,武星亮.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 2010(01)
[6]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过程[J]. 程婧. 学术论坛. 2010(03)
[7]儒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何宇红.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9(10)
[8]继承儒家和谐思想 加强大学生和谐教育[J]. 肖绍俊. 教育与职业. 2009(23)
[9]浅议儒家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的现实意义[J]. 车雪琴. 学理论. 2009(17)
[10]论儒家和谐思想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 何艳.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9(03)
硕士论文
[1]新形势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张悦.河南理工大学 2010
[2]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 郭亚莉.河南大学 2008
[3]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实现[D]. 李宗云.东北师范大学 2008
[4]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D]. 徐露璐.西南大学 2007
[5]多元价值交汇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定位[D]. 徐阳.黑龙江大学 2005
[6]论儒家德育思想对我国当代学校德育的价值[D]. 程铭莉.东北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29731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973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