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论师范学校的和谐教育

发布时间:2021-02-03 22:35
  和谐是古往今来许多哲人不断思考和追求的思想境界,也是无数人们向往和憧憬的一种美好生活状态。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其主体—和谐的人的积极参与,而和谐的人培养又离不开和谐教育。由于处于社会转型期及师范教育的现状等因素的存在,使我国当前的教育中以培养学生宽容、谦让、团队精神的和谐教育成为薄弱环节。因此,本论文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重拾儒家“和而不同”思想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倡导以培养学生的和谐精神为核心,旨在加强学生的和谐价值理念,通过和谐人际关系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平等、尊敬、友爱、宽容、谦让、团结合作的精神品质的和谐教育。近年来,和谐教育在基础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探讨中取得了许多实效,但对和谐教育的内涵众说不一,针对职业教育特别是师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明显不足。作为师范学校,师范生的素质关系到全民族的素质。因此,今天的中师生肩负着提高自己的素质水平,培育一代新人的历史使命。所以,其素质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的教育质量,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和未来。他们在未来职业生涯中能否担起祖国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在中师期间所接受的教育以及形成的素质。但市场经济活动存在的弱点带来的消极影响,...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3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和谐教育概述
    (一) 和谐教育的提出
    (二) 和谐教育的内涵
    (三) 师范学校和谐教育的意义
        1. 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
        2. 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教育环境
        3. 有利于学生个人的事业发展和生活幸福
二、和谐教育的内容
    (一) 和谐价值观念
    (二) 宽容、谦让、合作等和谐品质
    (三) 处理人际关系的艺术
    (四) 健康的心理
三、师范学校和谐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一) 师范学校和谐教育的现状
        1. 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方法欠科学
        2.教师状况不容乐观
        3. 师范学校学生现状
    (二) 师范学校和谐教育对策
        1. 调整课程内容,构建和谐优化的课程体系
        2. 纳入整个德育系统,健全管理机制
        3. 创设和谐人际关系环境
        4.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积极推进教师教育跨越式发展[J]. 管培俊.  中国民族教育. 2004(01)
[2]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教师教育改革[J]. 林奇青.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2003(04)
[3]职中生“问题行为”的透视与转化[J]. 王鹰.  教育导刊. 2003(06)
[4]思想品德教育接受的障碍、成因及理想状态[J]. 张志刚.  东北师大学报. 2003(03)
[5]德育何在——走出当今高校德育的困惑[J]. 蓝江,董金平.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3(02)
[6]论德育过程的内化机制[J]. 张澍军,王立仁.  社会科学战线. 2003(02)
[7]论提高高职学生道德修养的有效途径[J]. 俞志根.  辽宁教育学院学报. 2002(12)
[8]关于传统德育课程教授模式的反思[J]. 郁之虹,张菊香.  湖北社会科学. 2002(10)
[9]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思考[J]. 刘海春.  探求. 2002(05)
[10]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考[J]. 吴指挥.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2002(03)



本文编号:30172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0172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e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