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与高校思想品德教育
发布时间:2021-02-12 08:01
任何个人,都有一个从自然存在物向社会存在物的转化过程,这一转化过程就是教化也即社会化的过程。把社会化看作是文化延续和传递的过程,认为社会化的实质是社会文化的内化,是社会学的一个重要思路。因而文化成为大学生社会化的介质,大学生社会性的构建依赖于现实社会文化的内化。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是一种文化,高校思想品德教育是一种文化传播活动。高校思想品德教育以特定的文化价值体系使受教育者的社会性趋于标准化。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一种作为市场经济、消费经济的直接衍生物的大众文化开始以高校亚文化的姿态与主流文化共时并存,共同构建大学生的社会性。大众文化是当代通俗文化、传播文化、消费文化、商业文化的复合体,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层面,成为影响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置身于大众文化包围之中的青年学生正受其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自觉与不自觉地改变着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但同时,人众文化对当代社会尤其是青年学生的影响利弊参半。一方面,它是青年学生社会化的重要介质因素;另一方面,如果缺乏有效的控制和引导,这种文化中的糟粕对青年学生正确的人生选择可能产生误导。大学生社会化的途径是借助两种文化的合力。如何利用大众...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引子:问题的提出
(一) 大众文化是当代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
(二) 学界大众文化研究现状
(三) 研究意义
一、大众文化一般分析
(一) 大众文化的内涵界定
(二) 大众文化的特点
(三) 大众文化的表现形式
(四) 价值功能
二、大众文化与高校思想品德教育内在关系
(一) 大众文化与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的一致性
(二) 大众文化与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的背离性
(三) 大众文化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积极功能和消极影响
三、大众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品德教育之应然
(一) 充分实现大众文化之于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的积极功能
(二) 有效消解大众文化对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消极影响
四、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影像大众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J]. 李培林. 江苏高教. 2006(05)
[2]大众文化及其本质[J]. 王艳,张彭松. 理论界. 2006(02)
[3]大众文化的本质[J]. 宗立华. 学术论坛. 2005(08)
[4]大众文化条件下高校德育的文化思考[J]. 姚迎春. 理论月刊. 2005(02)
[5]法律运行道德追问的两重向度[J]. 刘云林. 伦理学研究. 2005(01)
[6]对大众文化批评及大众文化特征的思考[J]. 贾明. 社会科学. 2004(11)
[7]谈大众文化对大学生素质的影响[J]. 沈春兰. 龙岩师专学报. 2004(04)
[8]论大众文化批判的当代意义及其历史局限[J]. 马驰. 学习与探索. 2004(03)
[9]课桌文化与心理健康[J]. 杨爱丽.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2)
[10]大学生“课桌文化”与道德失范的调控[J]. 万增奎.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4(01)
本文编号:3030523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引子:问题的提出
(一) 大众文化是当代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
(二) 学界大众文化研究现状
(三) 研究意义
一、大众文化一般分析
(一) 大众文化的内涵界定
(二) 大众文化的特点
(三) 大众文化的表现形式
(四) 价值功能
二、大众文化与高校思想品德教育内在关系
(一) 大众文化与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的一致性
(二) 大众文化与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的背离性
(三) 大众文化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积极功能和消极影响
三、大众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品德教育之应然
(一) 充分实现大众文化之于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的积极功能
(二) 有效消解大众文化对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消极影响
四、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影像大众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J]. 李培林. 江苏高教. 2006(05)
[2]大众文化及其本质[J]. 王艳,张彭松. 理论界. 2006(02)
[3]大众文化的本质[J]. 宗立华. 学术论坛. 2005(08)
[4]大众文化条件下高校德育的文化思考[J]. 姚迎春. 理论月刊. 2005(02)
[5]法律运行道德追问的两重向度[J]. 刘云林. 伦理学研究. 2005(01)
[6]对大众文化批评及大众文化特征的思考[J]. 贾明. 社会科学. 2004(11)
[7]谈大众文化对大学生素质的影响[J]. 沈春兰. 龙岩师专学报. 2004(04)
[8]论大众文化批判的当代意义及其历史局限[J]. 马驰. 学习与探索. 2004(03)
[9]课桌文化与心理健康[J]. 杨爱丽.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2)
[10]大学生“课桌文化”与道德失范的调控[J]. 万增奎.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4(01)
本文编号:30305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030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