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风险规避
发布时间:2021-03-01 13:02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变以及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加,高校毕业生不仅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而且也在承受着越来越突出的就业风险,研究如何规避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风险就显得特别重要。本文所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风险是指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各样可能的损失,既包括就业中时间的耗费、就业机会的错失以及钱、财、物的损失,还包括因就业问题所带来的毕业生将承受的巨大心理压力等。本文通过文献检索与调查访谈等方法归纳出了我国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风险的主要表现,并探究风险原因及其解决对策。高校毕业生就业风险主要有合同风险、试用期与实习期风险、时间与几率风险、期望与信用风险;高校毕业生就业风险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从社会大环境的角度看是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处于转型期,劳动力就业市场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从具体的层面来看是由于国家的就业法治不健全,招聘活动缺乏规范与约束,毕业生就业预期不完善,高校教育体制不健全。规避毕业生就业风险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完善就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政府执法监管力度;用人单位规范自身招聘活动和用工管理;毕业生加强就业风险意识;高校、媒体、家庭发挥积极...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
1.3 概念的界定
1.4 文献综述
1.4.1 毕业生就业风险的成因分析
1.4.2 毕业生就业风险种类及其特征
1.4.3 国外就业的相关法律及政策、措施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2 高校毕业生经常遭遇的就业风险
2.1 合同风险
2.2 试用期与见习期风险
2.3 时间与几率风险
2.4 期望与信用风险
3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风险的原因探究
3.1 高校毕业生就业环境的改变
3.1.1 毕业生就业的外部宏观环境
3.1.2 劳动力市场运行的主要特征
3.1.3 高校毕业生劳动力市场的变化
3.2 就业法治不健全
3.2.1 就业法律法规的不健全
3.2.2 缺乏相应的就业权益保护机构
3.3 招聘活动缺乏规范与约束
3.3.1 招聘欠公开、公平,欺诈行为时有发生
3.3.2 招聘流程不合理,给毕业生带来风险
3.3.3 招聘的费用分担不合理
3.3.4 解雇的随意性较大
3.4 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预期不完善
3.4.1 对就业形势把握不准,就业预期不符合现实要求
3.4.2 就业准备不足,维权意识较弱
3.5 高校教育体制存在弊端
3.5.1 对于毕业生失业高校应担负着重要责任
3.5.2 高校在毕业生就业维权及毕业生的管理上存在问题
3.5.3 高校直接侵害毕业生就业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
4 高校毕业生就业风险的规避措施
4.1 完善相关就业法律法规,加强政府执法监管力度
4.1.1 完善就业法律法规的途径
4.1.2 界定就业侵害的范围和判别标准
4.1.3 设立相应的就业权益保护机构
4.1.4 加强政府执法监管力度
4.1.5 完善毕业生就业的相关配套政策和制度
4.2 用人单位应规范自身招聘活动和用工管理
4.2.1 加强招聘管理工作
4.2.2 建立和完善招聘流程
4.2.3 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
4.2.4 增强社会责任感
4.3 毕业生应加强就业风险意识
4.3.1 完善就业观念,调整就业预期
4.3.2 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就业维权
4.3.3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4.4 高校、媒体、家庭发挥积极作用
4.4.1 高校的作用
4.4.2 媒体发挥正确舆论引导
4.4.3 家庭给予物质和精神支持
5 结语
5.1 结论
5.1.1 高校毕业生就业风险普遍存在
5.1.2 毕业生就业风险原因复杂多样
5.1.3 规避高校毕业生就业风险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5.2 研究所遇困难与不足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Should New Graduates Lower Job Expectations?[J]. Beijing Review. 2006(51)
[2]大学生就业难的几点思考——兼论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J]. 王建胜.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3)
[3]新时期大学生就业需要转变的几个观念[J]. 满东升.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6(16)
[4]论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风险[J]. 马永霞,翟小会.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3)
[5]我国大学生失业问题的归因分析[J]. 卢红梅,李传刚.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S1)
[6]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校毕业生就业风险[J]. 马宁,陈立文. 河北学刊. 2005(06)
[7]大学毕业生就业风险和职业选择[J]. 武向荣. 当代教育论坛. 2005(11)
[8]风险条件下的个人选择与大学生就业[J]. 孟大虎. 复旦教育论坛. 2005(01)
[9]高度关注我国的就业风险[J]. 纪云. 中国劳动. 2004(09)
[10]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J]. 曾湘泉. 经济研究. 2004(06)
硕士论文
[1]高校毕业生就业立法研究[D]. 赵洪斌.黑龙江大学 2005
[2]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D]. 赵北平.武汉理工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057517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
1.3 概念的界定
1.4 文献综述
1.4.1 毕业生就业风险的成因分析
1.4.2 毕业生就业风险种类及其特征
1.4.3 国外就业的相关法律及政策、措施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2 高校毕业生经常遭遇的就业风险
2.1 合同风险
2.2 试用期与见习期风险
2.3 时间与几率风险
2.4 期望与信用风险
3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风险的原因探究
3.1 高校毕业生就业环境的改变
3.1.1 毕业生就业的外部宏观环境
3.1.2 劳动力市场运行的主要特征
3.1.3 高校毕业生劳动力市场的变化
3.2 就业法治不健全
3.2.1 就业法律法规的不健全
3.2.2 缺乏相应的就业权益保护机构
3.3 招聘活动缺乏规范与约束
3.3.1 招聘欠公开、公平,欺诈行为时有发生
3.3.2 招聘流程不合理,给毕业生带来风险
3.3.3 招聘的费用分担不合理
3.3.4 解雇的随意性较大
3.4 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预期不完善
3.4.1 对就业形势把握不准,就业预期不符合现实要求
3.4.2 就业准备不足,维权意识较弱
3.5 高校教育体制存在弊端
3.5.1 对于毕业生失业高校应担负着重要责任
3.5.2 高校在毕业生就业维权及毕业生的管理上存在问题
3.5.3 高校直接侵害毕业生就业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
4 高校毕业生就业风险的规避措施
4.1 完善相关就业法律法规,加强政府执法监管力度
4.1.1 完善就业法律法规的途径
4.1.2 界定就业侵害的范围和判别标准
4.1.3 设立相应的就业权益保护机构
4.1.4 加强政府执法监管力度
4.1.5 完善毕业生就业的相关配套政策和制度
4.2 用人单位应规范自身招聘活动和用工管理
4.2.1 加强招聘管理工作
4.2.2 建立和完善招聘流程
4.2.3 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
4.2.4 增强社会责任感
4.3 毕业生应加强就业风险意识
4.3.1 完善就业观念,调整就业预期
4.3.2 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就业维权
4.3.3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4.4 高校、媒体、家庭发挥积极作用
4.4.1 高校的作用
4.4.2 媒体发挥正确舆论引导
4.4.3 家庭给予物质和精神支持
5 结语
5.1 结论
5.1.1 高校毕业生就业风险普遍存在
5.1.2 毕业生就业风险原因复杂多样
5.1.3 规避高校毕业生就业风险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5.2 研究所遇困难与不足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Should New Graduates Lower Job Expectations?[J]. Beijing Review. 2006(51)
[2]大学生就业难的几点思考——兼论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J]. 王建胜.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3)
[3]新时期大学生就业需要转变的几个观念[J]. 满东升.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6(16)
[4]论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风险[J]. 马永霞,翟小会.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3)
[5]我国大学生失业问题的归因分析[J]. 卢红梅,李传刚.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S1)
[6]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校毕业生就业风险[J]. 马宁,陈立文. 河北学刊. 2005(06)
[7]大学毕业生就业风险和职业选择[J]. 武向荣. 当代教育论坛. 2005(11)
[8]风险条件下的个人选择与大学生就业[J]. 孟大虎. 复旦教育论坛. 2005(01)
[9]高度关注我国的就业风险[J]. 纪云. 中国劳动. 2004(09)
[10]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J]. 曾湘泉. 经济研究. 2004(06)
硕士论文
[1]高校毕业生就业立法研究[D]. 赵洪斌.黑龙江大学 2005
[2]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D]. 赵北平.武汉理工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0575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057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