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构建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4 06:58
21世纪我国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方针。作为我国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科研任重道远。然而当前我国的高校科研管理还不够完善,使得高校科研管理能力不足以促进高校科研的快速发展,不能很好地服务于高校科研。采取有效的途径和办法提升高校科研管理能力,成了有效促进高校创新体系建立的热点课题。本文运用能力成熟度模型构建高校科研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希望藉此促进高校科研管理能力持续提升。能力成熟度模型(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CMM)是20世纪80年代诞生于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软件工程研究所(Software Engineering Institute,SEI),最初应用于软件业的描述性模型。通过该模型逐步提升软件开发管理能力,最终使组织达到过程能力的最优。这一模型的思想在于“持续改进”和“过程管理”。这一模型首先在软件业取得广泛成功,成为软件业事实上的行业标准。此后,其他领域的理论界和实务界开始注意到该模型,使得其开始向其他领域推广,但在高校科研管理领域,尚未有这方面的研究。在高校科研管理中应用这一模型不但能够丰富高校科研管理理论,而且能够为高校科研管理提...
【文章来源】:四川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IDEAL模型(Hu呻hrev,200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谈高校科研管理能力的提升[J]. 赵玉龙.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06(02)
[2]高校科研资源共享机制初探[J]. 张严锋,刘艳妮,王会斌.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06(01)
[3]高校科研管理的系统论视角研究[J]. 晏如松. 科技管理研究. 2006(01)
[4]项目延期:高校科研管理急需解决的问题[J]. 李新荣,吴艳萍. 江苏高教. 2006(01)
[5]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初探——以西门子公司为例[J]. 祁延莉.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5(06)
[6]高校科研工作必须坚持和运用科学发展观[J]. 李慧玲,付文杰. 科技管理研究. 2005(08)
[7]高等教育的教学过程能力成熟度模型的结构[J]. 王树武,赵小林,马锐,赵丰年. 中国冶金教育. 2005(01)
[8]基于CMM的科研过程管理模型研究[J]. 陈军冰,艾萍,许长新. 科技管理研究. 2005(02)
[9]我国高校科技竞争力的提升[J]. 李靖华,李冬琴,吴晓波.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4(06)
[10]高校科研管理激励机制的构建及实施方略[J]. 彭丽华.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4(11)
本文编号:3062769
【文章来源】:四川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IDEAL模型(Hu呻hrev,200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谈高校科研管理能力的提升[J]. 赵玉龙.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06(02)
[2]高校科研资源共享机制初探[J]. 张严锋,刘艳妮,王会斌.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06(01)
[3]高校科研管理的系统论视角研究[J]. 晏如松. 科技管理研究. 2006(01)
[4]项目延期:高校科研管理急需解决的问题[J]. 李新荣,吴艳萍. 江苏高教. 2006(01)
[5]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初探——以西门子公司为例[J]. 祁延莉.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5(06)
[6]高校科研工作必须坚持和运用科学发展观[J]. 李慧玲,付文杰. 科技管理研究. 2005(08)
[7]高等教育的教学过程能力成熟度模型的结构[J]. 王树武,赵小林,马锐,赵丰年. 中国冶金教育. 2005(01)
[8]基于CMM的科研过程管理模型研究[J]. 陈军冰,艾萍,许长新. 科技管理研究. 2005(02)
[9]我国高校科技竞争力的提升[J]. 李靖华,李冬琴,吴晓波.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4(06)
[10]高校科研管理激励机制的构建及实施方略[J]. 彭丽华.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4(11)
本文编号:30627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062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