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与建造》乡村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发布时间:2021-04-18 22:44
"设计+建造"是通过"身体力行"的专业实践完成从设计到建造的转译,作为一种教学方式一直受到国内外建筑院校的重视,也是当下建筑专业教学一个必不可少的实践教学环节。我校开设的《设计与建造》课程,结合当下"设计下乡"和"乡村建设"热点,通过开展乡村实践教学,探索建筑专业实践教学创新模式与应用,以指导未来的设计和实践。
【文章来源】:建筑与文化. 2020,(11)
【文章页数】:2 页
【部分图文】:
找桥村稻桥搭建成果
“设计+建造”是建筑专业希望以“身体力行”的建筑学实践,完成从设计到建造的转译。作为一种教学方式一直受到国内外建筑院校的重视,也是当下建筑专业教学一个必不可少的实践教学环节。国际上对建造教学的研究已有相当的历史,大多数知名建筑院校都开展了相关的建造教学活动,并结合各自不同特点开展了多方面的教学研究。中国建筑教育正不断变革向国际先进学术体系接轨,2000年之后,各高校逐渐开展和参与相关的建造活动,并在全国掀起建造教学实践和研究的燎原之势。活动主要有四类形式:第一类是针对低年级“设计基础”课程,进行相关指定材料的校园“空间建构”课题;第二类是由知名高校和社会机构举办的实验性空间建造赛事,如“同济大学国际建造节”(首届2007年)、“福州大学‘中建海峡杯’海峡两岸大学生实体建构大赛”(首届2014年)等;第三类是社会公益基金建设项目,如“香港‘无止桥’慈善基金项目”(成立于2007年)等;第四类是由专业协会联合地方政府或企业共同组织的项目落地建造赛事,如“国际高校建造大赛”(首届2016年)、“全国高校竹设计建造大赛”(首届2018年)等。2《设计与建造》乡村实践教学
茜坑村搭建现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双创视角下地方应用型高校建筑设计类课程教改与研究[J]. 蒯文彬. 山西建筑. 2018(36)
[2]“研究导向+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索[J]. 陈冰. 中国成人教育. 2018(12)
[3]建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 田波,吴雅君,孙冰.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4]基于建筑学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研究[J]. 张广平,徐茹. 重庆建筑. 2017(01)
[5]解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成果导向理念[J]. 李志义. 中国高等教育. 2014(17)
[6]“实践教学工作坊”的设计与应用[J]. 葛桦.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18)
本文编号:3146298
【文章来源】:建筑与文化. 2020,(11)
【文章页数】:2 页
【部分图文】:
找桥村稻桥搭建成果
“设计+建造”是建筑专业希望以“身体力行”的建筑学实践,完成从设计到建造的转译。作为一种教学方式一直受到国内外建筑院校的重视,也是当下建筑专业教学一个必不可少的实践教学环节。国际上对建造教学的研究已有相当的历史,大多数知名建筑院校都开展了相关的建造教学活动,并结合各自不同特点开展了多方面的教学研究。中国建筑教育正不断变革向国际先进学术体系接轨,2000年之后,各高校逐渐开展和参与相关的建造活动,并在全国掀起建造教学实践和研究的燎原之势。活动主要有四类形式:第一类是针对低年级“设计基础”课程,进行相关指定材料的校园“空间建构”课题;第二类是由知名高校和社会机构举办的实验性空间建造赛事,如“同济大学国际建造节”(首届2007年)、“福州大学‘中建海峡杯’海峡两岸大学生实体建构大赛”(首届2014年)等;第三类是社会公益基金建设项目,如“香港‘无止桥’慈善基金项目”(成立于2007年)等;第四类是由专业协会联合地方政府或企业共同组织的项目落地建造赛事,如“国际高校建造大赛”(首届2016年)、“全国高校竹设计建造大赛”(首届2018年)等。2《设计与建造》乡村实践教学
茜坑村搭建现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双创视角下地方应用型高校建筑设计类课程教改与研究[J]. 蒯文彬. 山西建筑. 2018(36)
[2]“研究导向+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索[J]. 陈冰. 中国成人教育. 2018(12)
[3]建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 田波,吴雅君,孙冰.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4]基于建筑学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研究[J]. 张广平,徐茹. 重庆建筑. 2017(01)
[5]解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成果导向理念[J]. 李志义. 中国高等教育. 2014(17)
[6]“实践教学工作坊”的设计与应用[J]. 葛桦.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18)
本文编号:31462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146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