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育思想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2021-08-01 22:44
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于二十世纪中叶,它是以正常人为研究对象,以人本主义为基础和价值标准,把人的潜能、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作为研究内容,形成了一种提倡自由教育、以学生为中心、以发展学生的自我潜能和价值为目标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育理念对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形成了很大的冲击,并在西方公民教育的具体运用中取得了积极成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这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有相同之处。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缺乏“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因此,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育理念引入当前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既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必然选择,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客观现实的必然要求。这种结合是在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发挥他们主体性的基础上进行的,它不仅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找到了切实可行的方法,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独立意识,加快了学生的社会化进程。本文最后指出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在具体运用时必须同我国的...
【文章来源】:郑州大学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提出和选题的意义
二、本课题的相关背景及研究现状
三、研究基本思路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及其发展
一、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的历史渊源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产生背景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观点
第二章 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思想及其在西方公民教育中的运用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育思想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育思想在国外公民教育中的运用
第三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必然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深厚的人文关怀的内涵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可以满足学生精神需要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可以实现学生的自我完善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可以引导终极关怀
第四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现实依据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五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措施
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内容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三、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四、注重大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五、注重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六、科学看待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主要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 朱树玉,张革华. 前沿. 2006(10)
[2]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J]. 高丽,杨峰玉.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5)
[3]以人为本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 安姝. 前沿. 2006(02)
[4]基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J]. 方秋香.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5(10)
[5]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制约因素及提升途径[J]. 戴树根. 理论月刊. 2005(07)
[6]2004年德育研究热点与前沿问题综述[J]. 余茉莉. 思想·理论·教育. 2005(09)
[7]主体性原则:学校道德教育有效性的一种解读[J]. 曹清燕.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05(01)
[8]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的哲学绝唱[J]. 高崖. 理论探讨. 2005(02)
[9]论新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 陈晓钢,周朝元.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5(01)
[10]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大学理念的冲突与融合[J]. 刘宝存. 学术界. 2005(01)
本文编号:3316377
【文章来源】:郑州大学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提出和选题的意义
二、本课题的相关背景及研究现状
三、研究基本思路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及其发展
一、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的历史渊源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产生背景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观点
第二章 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思想及其在西方公民教育中的运用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育思想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育思想在国外公民教育中的运用
第三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必然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深厚的人文关怀的内涵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可以满足学生精神需要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可以实现学生的自我完善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可以引导终极关怀
第四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现实依据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五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措施
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内容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三、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四、注重大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五、注重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六、科学看待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主要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 朱树玉,张革华. 前沿. 2006(10)
[2]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J]. 高丽,杨峰玉.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5)
[3]以人为本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 安姝. 前沿. 2006(02)
[4]基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J]. 方秋香.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5(10)
[5]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制约因素及提升途径[J]. 戴树根. 理论月刊. 2005(07)
[6]2004年德育研究热点与前沿问题综述[J]. 余茉莉. 思想·理论·教育. 2005(09)
[7]主体性原则:学校道德教育有效性的一种解读[J]. 曹清燕.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05(01)
[8]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的哲学绝唱[J]. 高崖. 理论探讨. 2005(02)
[9]论新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 陈晓钢,周朝元.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5(01)
[10]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大学理念的冲突与融合[J]. 刘宝存. 学术界. 2005(01)
本文编号:33163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316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