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的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9 08:54
信息化时代的教育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更应该具有时代特征。然而并不是在教学中采用了信息技术手段便是信息化时代的教育,而是针对不同学科的内容和特点,在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同时更应该在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上体现出信息化时代所提倡的创新、求异的教学特点。 本文为了适应信息化时代国家提出对大学教育更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的新要求,在传统大学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吸取传统大学课堂教学的优点,并依托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有效指导,对大学课堂教学改革进行初步地探索与研究。本研究共分为三部分:信息化时代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部分、实验环节和结论。 理论部分首先阐述信息化时代大学课堂教学的内涵、特点、方法和结构,提出大学课堂教学更注重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观点;然后探讨一些学习理论,以及如何在教学系统和教学设计中考虑学习理论的指导作用。在信息化社会中大学教师能够了解、掌握,并运用一些学习理论将会大大地提高教学效果;最后详细分析信息化时代大学课堂中教师、学生、教学环境、教学方法等因素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影响,提出大学课堂教学的改革趋势。 实验环节,包括问卷和实验两部分,作者先以问卷的形式了解目前辽...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选题背景
2 研究现状
3 选题意义
第1章 信息化时代大学课堂教学的概念
1.1 大学课堂教学的基本内涵
1.2 大学教学的特征
1.3 大学教学方法概述
1.4 大学课堂教学的结构
第2章 信息化时代课堂教学理论依据
2.1 学习理论的历时考察
2.2 学习理论的分析
2.3 教学系统设计
2.4 教学设计分析
第3章 信息化时代大学课堂教学的分析
3.1 大学教师分析
3.2 学习者分析
3.3 大学课堂教学环境分析
3.4 大学教学方法的分析
3.5 大学教学改革的分析
第4章 信息化时代大学课堂教学改革实验
4.1 问卷调查
4.2 大学课堂教学改革实践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J]. 张建伟,陈琦.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04)
[2]谈谈讲授法[J]. 胡升阶. 课程.教材.教法. 1989(05)
硕士论文
[1]大学课堂教学场论[D]. 刘松武.中南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31770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选题背景
2 研究现状
3 选题意义
第1章 信息化时代大学课堂教学的概念
1.1 大学课堂教学的基本内涵
1.2 大学教学的特征
1.3 大学教学方法概述
1.4 大学课堂教学的结构
第2章 信息化时代课堂教学理论依据
2.1 学习理论的历时考察
2.2 学习理论的分析
2.3 教学系统设计
2.4 教学设计分析
第3章 信息化时代大学课堂教学的分析
3.1 大学教师分析
3.2 学习者分析
3.3 大学课堂教学环境分析
3.4 大学教学方法的分析
3.5 大学教学改革的分析
第4章 信息化时代大学课堂教学改革实验
4.1 问卷调查
4.2 大学课堂教学改革实践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J]. 张建伟,陈琦.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04)
[2]谈谈讲授法[J]. 胡升阶. 课程.教材.教法. 1989(05)
硕士论文
[1]大学课堂教学场论[D]. 刘松武.中南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317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331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