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高校招生的伦理审视

发布时间:2021-10-22 09:00
  高校招生工作是高等教育工作的首要环节,担负着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现、选拔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新生的任务,是一项为国家遴选合格人才的系统工程。能否做好高校招生工作意义非常重大。随着高等教育的滞后发展与人民群众受教育需求不能满足的矛盾的增长,我国高校招生工作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某些僭越伦理的腐败行为,而市场经济条件下某些体制性的制度缺失、不良的道德观念进一步助长了这些行为的发展态势。这些问题引发了社会的诚信危机,破坏了社会的安定团结,危害到国家的发展与民族的振兴。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与对策来消除这些僭越伦理的招生腐败行为(为方便,下面转换为招生伦理失范行为)。从道德与法律、人情、歧视件行为的关系我们区分了三类高校招生腐败行为,即违法性招生行为、人情性招生行为与歧视性招生行为。同时我们也可预期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其它招生伦理失范行为也将层出不穷,值得重视与研究。孔子说过:“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从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高校招生工作从政策、法规的健全与完善来杜绝招生伦理失范行为是必需的,但又是非常不够的;只有树立起一种招生伦理准则及道...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1. 高校招生蕴涵大量的伦理道德问题
    2. 研究高校招生伦理道德问题的意义与价值
    3. 国外高校招生制度伦理建设的启示与借鉴
    4. 本文研究的理论视角与框架结构
第一章 高校招生的伦理失范行为
    1.1 违法性招生行为
        1.1.1 录取收费
        1.1.2 行贿受贿
        1.1.3 中介诈骗
    1.2 人情性招生行为
        1.2.1 特权招生
        1.2.2 内部招生
        1.2.3 保送招生
    1.3 歧视性招生行为
        1.3.1 性别歧视招生
        1.3.2 生理、疾病等歧视招生
        1.3.3 地区差异歧视招生
    1.4 其它招生伦理失范行为
第二章 高校招生伦理失范行为的成因探析
    2.1 客观成因之探析
        2.1.1 高等教育发展的制约
        2.1.2 现行高校招生政策法规的价值偏差
    2.2 主观成因之探析
        2.2.1 招生法律意识的淡薄
        2.2.2 市场经济不良观念的冲击
        2.2.3 人情大于理法的消极影响
        2.2.4 人本主义观念的缺乏
    2.3 诉求伦理—正义的匮乏
第三章 矫治高校招生伦理失范行为的对策
    3.1 建设公平正义的社会制度
        3.1.1 以和谐社会建设为契机注重公平正义观念的确立
        3.1.2 以人才强国战略为依托加快公平正义制度建设
        3.1.3 以新农村建设为基础整体推进公平正义制度的贯彻
    3.2 构建公平正义的招生制度
        3.2.1 公平正义的招生制度是实施教育公平的重要环节
        3.2.2 招生阳光工程的制度化和法律化
        3.2.3 健全和巩固招生的伦理监督机制
    3.3 加强招生人员的道德教育和培养
        3.3.1 强化招生人员的道德教育
        3.3.2 唤起招生人员的自觉道德修养
        3.3.3 培育招生人员的健全道德人格
结语: 发展招生伦理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考招生不应牺牲农村地区[J]. 杨克瑞.  当代教育科学. 2005(24)
[2]亚里士多德分配正义论[J]. 孙君恒,许玲.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1)
[3]高校自主录取将促进教育改革的深化[J]. 曲虹.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5)
[4]美国高等教育招生制度对我国高招制度改革的启示[J]. 何健.  河南职技师院学报(职业教育版). 2003(02)
[5]中外高校招生制度比较与研究[J]. 陈晓云.  比较教育研究. 2003(04)
[6]论道德伦理与经济利益──“义利”观念的时代演化与市场经济伦理的建构[J]. 叶坦.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04)
[7]论罗尔斯的社会正义二原则[J]. 宋立人.  华北矿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01)
[8]美、英、日三国高校招生制度比较及借鉴[J]. 张晓琴.  有色金属高教研究. 1999(05)
[9]正义理论界说[J]. 李华荣.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1999(04)
[10]建设适应市场经济的新伦理体系导论[J]. 杨曾宪.  人文杂志. 1998(03)



本文编号:34507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34507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1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