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基于高等教育核心价值取向视角
本文关键词:“慕课”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基于高等教育核心价值取向视角,,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1世纪高等教育社会化进程伴随着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并以社会系统的意志映射着高等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在理念层面上,促进了教育活动从资源主导迈向课程主导、人才培养从共性发展迈向个性发展、教学过程从线性模式迈向非线性模式。"慕课"时代为我国高等教育带来了开放的时代特征,融合着人才培养的人文化和科学化、社会服务的大众化和精英化、发展模式的国际化和本土化。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慕课” 高等教育 核心价值 学习力促进
【分类号】:G649.2;G434
【正文快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从而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1]不过,纵观高等教育发展史,尤其是步入信息化时代以来,教育的变革明显滞后于科技、经济等其他社会领域,桑新民称此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袁贵仁;价值与认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03期
2 叶晓玲;李艺;;论教育的“教育—技术”存在结构及其中的延异运动——基于技术现象学观点的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3年06期
3 何会宁;;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维度[J];教育评论;2012年04期
4 桑新民;李曙华;谢阳斌;;“乔布斯之问”的文化战略解读——在线课程新潮流的深层思考[J];开放教育研究;2013年03期
5 马立涛;;论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J];社会科学家;2009年01期
6 许良;;论技术的价值负荷[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王楠;缪凌云;;浅议我国现行教育价值取向[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32期
8 王萍;;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新发展与应用:从cMOOC到xMOOC[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年03期
9 孙绍振;客体本质和自我本质的有限统一[J];文艺理论研究;1985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文生;邢瑞娟;;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价值冲突探析[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2 黄知涛;蔡昕;王丰华;李炜;;我军继续教育现状与MOOC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3年03期
3 项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MOOC教学模式初探[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4 郝丹;;国内MOOC研究现状的文献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3年11期
5 谢莹;解继丽;;MOOC革命:在线教育的发展对传统大学的冲击与影响[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6 杨九民;郭晓梅;严莉;;MOOC对我国高校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13年12期
7 管会生;高青松;张明洁;;MOOC浪潮下的高校课程联盟[J];高等理科教育;2014年01期
8 林沛;李军;孙亮;高翔;;MOOCs下一种高校信息化教学平台的改进建设方案[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9 刘继斌;赵晓宇;黄纪军;刘培国;;MOOC对我国大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3年04期
10 瞿旭晟;;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对国内高校课堂教学的影响与对策[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叶;建立创业型大学:管理上转型的路径[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君玲;网络表达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3 蒋馨岚;传统与超越: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的价值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汤立许;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分层评价体系及发展战略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5 韩晓东;对我国高师体育院系综合竞争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
6 邓艳红;以新基础教育引领西部农村的和谐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7 东芬;北京奥运会教育价值的开发与实现[D];苏州大学;2009年
8 巨乃岐;技术价值论研究[D];山西大学;2009年
9 邱琳;英国学校价值教育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10 高金锋;反思与抉择[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小敏;足球运动文化的价值论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2 董元元;武术娱乐价值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3 钱晓航;学校班级管理文化转型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4 张艳;技术价值评价的系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5 高铁刚;人文视野下教育技术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卢妍宇;班级文化建设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李绍宏;技术进化的价值分析[D];武汉科技大学;2007年
8 张文静;和谐社会视野中的技术价值观[D];武汉科技大学;2007年
9 杜昌洁;论技术价值的评价[D];山西大学;2007年
10 唐明军;当代研究生价值取向问题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双库;陈玲;;高等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功能探究[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颜士刚;;信息技术影响教育发展的历史、原因及趋向[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12期
3 王福友;;高等教育系统视野下学院化知识分子的社会功能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4 甘自恒;论名牌大学的特征[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S3期
5 张耀荣;;高等教育价值观、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从潘懋元的高等教育价值观和王伟廉的课程理念想到的[J];高教探索;2011年03期
6 王伦信;;从纸的发明看媒介演进对教育的影响——技术向度的中国教育史考察[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1期
7 吴阿林;;应用型人才的层次结构及其指标体系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11期
8 曹十芙,周清明;构建和谐社会中高等教育的作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9 李美凤;李艺;;人文主义技术视角中教育与技术的“一体两面”——兼论教育学与教育技术学的对话何以可能[J];开放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10 桑新民;谢阳斌;;21世纪:学习向何处去——绿色学习研究论纲[J];开放教育研究;2011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玉玲;;以人为本:当代课程政策的核心价值取向[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本文关键词:“慕课”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基于高等教育核心价值取向视角,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02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460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