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20世纪上半叶美国教师教育思想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4 14:34

  本文关键词:20世纪上半叶美国教师教育思想发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教师教育 教师教育思想 价值取向


【摘要】:教师教育是人才兴旺、教育兴邦的基础保障,是师资来源和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有优秀的教师,才能有优质的教育。无论世界各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还是国民素质的提高,,教师教育作为改革的中坚力量都受到重视。美国的教师教育发轫较早,在20世纪上半叶的时代急剧变化中,各种教育思潮如雨后春笋般地纷纷涌现,对教师教育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主张,赋予了这个时代下教师教育取向的特色内容,为美国教师教育的未来走向奏响了变革的先声。 我国教师教育在逾百年的风雨历程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如何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依托教育实现国家的强盛,依然任重道远。本文基于比较借鉴的研究目的,深入剖析20世纪上半叶美国教师教育思想发展变革,在自身国情的基础上借鉴美国教师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找寻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最佳黄金结合点,为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提供启示。 本文除了“摘要”和“绪论”部分外,分为以下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20世纪上半叶美国教师教育思想发展的基础。本章分别从理论思潮、社会变革和机构转型三方面进行阐述。在理论思潮中,分别剖析了以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为主的哲学基础和以行为主义和格式塔为主的心理学思潮对20世纪上半叶美国教师教育思想走向的引导作用。在社会变革中,论述了20世纪上半叶美国教师教育思想面临的社会挑战:高度发展的工业化、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危机与新政。在机构转型中,从美国教师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概括出三种不同的教师教育思想价值理念:“技艺观”的学术性理念、封闭的专业性理念和教育的领导者理念,并以此作为20世纪上半叶美国教师教育思想的开端。 第二部分为20世纪上半叶美国教师教育思想的变革。本章结合理论支撑,对20世纪上半叶美国涌现的各种教育思潮进行分类总结概括,把教师教育思想从价值取向上分为专业取向、学术取向、人文取向和社会取向四种,并详细论述了四种取向下教师教育的不同观点主张、表现形式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第三部分为20世纪上半叶美国教师教育思想的分析。首先从国家政策、教育思潮和教师自身需要介绍了影响教师教育思想发展的因素。在美国教师教育的影响方面,划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美国教师教育实践的影响。这部分从20世纪上半叶开展的教师教育项目出发,呈现出由于所持概念取向的差异导致的实践特征的不同,论述了教师教育思想对教师教育实践的影响。具体围绕三个教师教育项目展开:四年制教师教育项目、研究生层次的教师教育项目和“新学院”项目。第三部分是对美国教育发展的影响,从教师教育、中小学教育和教师教育思想概括论述。综其整个研究来看,20世纪上半叶美国教师教育思想呈现出融合与多元模式的发展特征,主要从四种认识论维度清晰说明,分别为教师教育取向外延扩展、教师教育专业化与学科知识兼顾、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融合、教师教育多样化角色追求。 结语部分陈述了20世纪上半叶美国教师教育思想发展对我国教师教育的启示。先对我国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现状进行简要总结,然后对比美国教师教育思想发展的经验,进行有益借鉴。主要从三方面进行阐述:理论先行,及时宣传并践行教师教育研究成果;遵循客观规律,创新教师教育观念;保持多样性的同时发展兼容性和统一性。
【关键词】:教师教育 教师教育思想 价值取向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50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绪论12-28
  • 一、 选题缘由12-14
  • (一) 各国对教师教育的关注度普遍提高12
  • (二) 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理论指导诉求12-13
  • (三) 美国教师教育思想发展的特色13-14
  • 二、 研究意义14-15
  • (一) 理论意义14
  • (二) 实践意义14-15
  • 三、 文献综述15-23
  • (一) 国内相关研究概况15-19
  • (二) 国外相关研究概况19-23
  • 四、 相关概念界定23-24
  • (一) 教师教育23
  • (二) 教师教育思想23-24
  • (三) 价值取向24
  • 五、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24-28
  • (一) 研究思路24-25
  • (二) 研究方法25
  • (三) 创新之处25-28
  • 第一章 20 世纪上半叶美国教师教育思想发展的基础28-44
  • 一、 哲学与心理学思潮28-35
  • (一) 逻辑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28-31
  • (二) 行为主义与格式塔心理学31-35
  • 二、 社会变革35-39
  • (一) 社会工业化的高度发展35-36
  • (二) 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36-38
  • (三) 经济危机与新政38-39
  • 三、 美国师范教育机构的演变39-44
  • (一) 师范学校的升格39-40
  • (二) 师范学院的转型40-42
  • (三) 综合大学教育院系的介入42-44
  • 第二章 20 世纪上半叶美国教师教育思想变革44-62
  • 一、 专业取向的教师教育思想44-50
  • (一) 进步主义思潮下的教师教育思想44-47
  • (二) 技术理性视角下的教师教育思想47-49
  • (三) 反思性实践教师教育的萌芽49-50
  • 二、 学术取向的教师教育思想50-54
  • (一) 要素主义的教师教育思想50-52
  • (二) 巴格莱的教师教育改革思想52-53
  • (三) 永恒主义与教师教育思想53-54
  • 三、 人文取向的教师教育思想54-57
  • (一) 存在主义对传统教育的批判54-55
  • (二) 存在主义的教师教育思想55-57
  • 四、 社会取向的教师教育思想57-62
  • (一) 教师作为一门职业的传统观念57-58
  • (二) 社会重建主义的教师教育思想58-60
  • (三) 教师角色的新认识60-62
  • 第三章 20 世纪上半叶美国教师教育思想的分析62-76
  • 一、 20 世纪上半叶美国教师教育思想发展的影响因素62-64
  • (一) 教师教育政策与资金支持62-63
  • (二) 教师教育思潮的不竭动力63
  • (三) 教师专业发展需要63-64
  • 二、 20 世纪上半叶美国教师教育思想的影响64-71
  • (一) 对美国教师教育实践的影响64-69
  • (二) 对美国教师教育发展的影响69-71
  • 三、 20 世纪上半叶美国教师教育思想的特征71-76
  • (一) 教师教育价值取向外延扩展71-72
  • (二) 教师教育专业化与学科知识兼顾72-73
  • (三) 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融合73-74
  • (四) 教师教育思想的哲学倾向显著74-75
  • (五) 教师教育多样化角色追求75-76
  • 结语76-82
  • 一、 我国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状况与未来挑战76-78
  • (一) 我国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状况76-77
  • (二) 我国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未来挑战77-78
  • 二、 20 世纪上半叶美国教师教育思想发展对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启示78-82
  • (一) 理论先行,及时宣传并践行教师教育研究成果78-79
  • (二) 遵循客观规律,创新教师教育观念79
  • (三) 保持多样性的同时发展兼容性和统一性79-82
  • 参考文献82-88
  • 致谢88-90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90-9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兰英;当代国外教师教学思想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0年04期

2 曾凤婵;;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影响[J];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09期

3 韩毓f ;美国的师资教育改革[J];比较教育研究;1999年03期

4 饶从满,王春光;反思型教师与教师教育运动初探[J];东北师大学报;2000年05期

5 戴伟芬;;学术性与师范性的抉择与融合——美国教师教育课程思想流变[J];教师教育研究;2012年01期

6 戴伟芬;;教育公平:当代美国教师教育课程思想的社会取向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1年08期

7 蔡慧琴;论美国中小学教师的培养模式[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8 杜静;;流变与走向:美国教师教育课程的检视[J];教育科学;2007年03期

9 王有存;;美国教师教育思想变迁对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发展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1年26期

10 黄纪针;;反思型教师教育的理念与策略[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燕燕;论教育实践课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何菊玲;教师教育范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萍;美国中小学教师教育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921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7921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4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