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基于MRW模型的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率研究——以东北三省为例

发布时间:2017-09-07 08:45

  本文关键词:基于MRW模型的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率研究——以东北三省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C-D生产函数 MRW模型 面板数据模型 高等教育 教育人力资本 教育年限 经济增长 贡献率


【摘要】:研究东北三省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差异,利用MRW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计算出教育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为0.322。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10%、0.86%、0.6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63%,其原因在于东北三省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物质资本投资推动,而教育人力资本的贡献较小。
【作者单位】: 沈阳药科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辽宁科技学院思政部;
【关键词】C-D生产函数 MRW模型 面板数据模型 高等教育 教育人力资本 教育年限 经济增长 贡献率
【基金】:辽宁省教育厅教育科学规划项目(JG13DB022) 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一般课题(JG13DB022)
【分类号】:F224;G649.2;F127
【正文快照】: 目前,国外学者计算各个地区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时往往会采用两步法,第一步是确定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第二步是计算高等教育的贡献率,这种方法在计算劳动投入贡献时往往存在一些误区。国内学者多采用丹尼森因素分析法来确定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1],如吴重涵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宋华明,王荣;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测算及相关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2 崔玉平;中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J];教育与经济;2001年01期

3 燕晓红;;西北五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傅书勇;孙淑军;邢花;;基于C-D函数的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率研究——以辽宁省为例[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5 刘林;崔玉平;杜增吉;;利用数学模型研究高等教育对江苏经济增长率的贡献[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9年03期

6 孙淑军;;数理统计方法在中国人力资本存量估算中的应用[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1年11期

7 吴重涵;张俊;周洁;;江西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研究——基于丹尼森因素分析法[J];教育学术月刊;2009年06期

8 杨振军;;首都高等教育对北京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9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宇;;教育对经济影响的测算方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2 陈晓谦;;高等教育对重庆市经济增长率贡献的测算[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3 韦柳娅;贺祖斌;;广西高等教育发展对省域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年09期

4 游锐;;福建省高等教育对福建海西建设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J];学术评论;2012年02期

5 宋华明,王荣;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测算及相关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6 毛建青;胡雪霆;;浙江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J];公共管理研究;2010年00期

7 江文斌;王雪梅;冯源源;;重庆市高等教育对地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J];消费导刊;2009年03期

8 杨盛菁;教育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方法研究[J];甘肃科技;2004年12期

9 廖智伟;论实现教育资源整合的规模经济[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程磊;颜敏;;教育投资、人力资本提高与西部经济的崛起——以贵州省1950—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为例[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宁本涛;李雪峰;;近二十年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方法论的探析[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张学敏;;立足科学发展观,拓展教育经济学的研究视野——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阮艺华;;财政分权、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一个文献综述[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颜敏;王维国;;基于时变参数的我国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估计[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0卷)[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宇辉;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杨斌;农村教育投入:绩效、机制与模式[D];西南大学;2011年

3 陈霞;高等教育投入与经济发展协调关系的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4 彭清华;高校扩招的经济社会贡献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薛嘉春;区域基础教育资源整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凤羽;农村职业教育财政投入问题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7 李洪天;关于我国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和个人收益率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1年

8 郎益夫;中国高等教育投资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9 白菊红;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与农民收入分配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10 朱晓明;人力资本差异性与区域经济增长[D];浙江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万波;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戴小玉;高等教育与陕西区域经济和谐、可持续发展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许鞍铭;湖南高等教育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郭建敏;山东省滨州市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5 郑程;教育—就业结构与就业—产业结构双联动:缓解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的新视角[D];浙江大学;2011年

6 王凯兵;中等职业教育产出对上海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7 韩晓琴;内蒙古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8 王艳;新疆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互动发展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8年

9 石晓铭;四川省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10 王静;河南省产业贡献率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玉平;中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2 宋华明,王荣;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测算及相关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3 齐殿伟;高伟;;吉林省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9年12期

4 张永军;;人力资本视野中的休闲体育与健康存量探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5 李文利,闵维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现状和潜力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6 吴超林,袁锐锷;高等教育发展误区的经济学剖析——一般理论及其对台湾等的应用分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7 李桂娥,夏兴园;论劳动者迁移对人力资本的影响[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谭永生;;农村劳动力流动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人力资本角度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04期

9 焦斌龙;焦志明;;中国人力资本存量估算:1978—2007[J];经济学家;2010年09期

10 王小鲁;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与制度变革[J];经济研究;2000年07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叶仁荪 胡雪梅;[N];光明日报;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倪朦;周国福;;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阶段性特征——基于MRW生产函数的实证分析[J];社会科学家;2013年11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8085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8085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a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