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美国终身教职制度对我国教师聘任制改革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7-09-14 16:18

  本文关键词:美国终身教职制度对我国教师聘任制改革的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终身制 聘任制 借鉴


【摘要】:国家的发展在于人才,人才的发展在于教育,而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因此教师制度对于高校乃至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作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它的很多教育理念和教育制度值得我们借鉴和效仿。终身教职制度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终身教职制度强调教师一旦经过考核成为终身教授以后,没有正当理由以及不经合法程序是不能将其解聘的。长期以来,这项制度被公认为是西方大学选拔和激励教师最有效的制度安排。我国高校目前正在积极地推进教师聘任制度的改革,高校教师聘任制度是高校教师制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改革的成果直接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如何吸收美国终身教职制度的精华,与我国正在进行的教师聘任制度改革相结合,促进教师聘任制改革进一步向前发展,从而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更快更好的发展是一个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论题。 本研究的正文主要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美国终身教职制度入手,从维护学术自由、选聘优秀人才、培育组织文化三个方面剖析了这一项制度在短短百年间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原因,也即终身教职制度所具有的价值;第二部分切入到我国的教师聘任制度,首先梳理了我国教师聘任制度改革的历程,然后指出了现行的教师聘任制度在岗位管理、考核体系、激励机制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点睛部分,综合上面两个部分,鉴于我国现有教师聘任制度的不足,提出批判地引进西方国家的终身教职制度与我国的教师聘任制度结合,确立教师聘用制度的基本结构。在这一部分中,首先对我国部分高校在这方面已经进行的实践进行梳理、比较。然后对如何进一步推动我国教师聘任制度改革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终身制 聘任制 借鉴
【学位授予单位】:鲁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9.71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一、 导论10-17
  • (一) 研究背景10
  • (二) 研究意义10-11
  • (三) 研究综述11-15
  • 1.终身教职与终身教职制度11-12
  • 2.终身教职制度的历史演变12-14
  • 3.我国教师聘任制及其改革14-15
  • (四) 研究思路15
  • (五) 研究方法15-17
  • 1.文献法15
  • 2.比较法15-16
  • 3.案例法16-17
  • 二、 美国终身教职制度的价值与意义17-28
  • (一) 维护学术自由17-22
  • 1.学术自由17-19
  • 2.终身教职制度对学术自由的保护19-22
  • (二) 选聘优秀人才22-24
  • 1.公开的教师遴选22
  • 2.规范的聘任程序22-23
  • 3.终身教职职后评估23
  • 4.人才成长规律23-24
  • (三) 培育组织文化24-28
  • 1.组织与组织文化24
  • 2.高校组织文化的作用24-25
  • 3.终身教职制度与高校组织文化25-28
  • 三、 我国高校教师聘任制度的改革与发展28-33
  • (一) 我国高校教师聘任制度改革与发展的进程与成绩28-30
  • (二) 我国高校教师聘任制度存在的问题与不足30-33
  • 1.岗位设置不够合理30
  • 2.遴选制度尚需健全30-31
  • 3.考核体系不够科学31
  • 4.激励机制有待完善31-33
  • 四、 我国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的实践与建议33-43
  • (一) 我国高校终身教职制度的实践33-38
  • 1.北京大学的改革实践34-35
  • 2.中山大学的改革实践35
  • 3.华东师范大学的改革实践35-36
  • 4.北京师范大学的改革实践36-37
  • 5.中南大学的改革实践37
  • 6.深圳大学的改革实践37-38
  • (二) 终身制与聘任制结合,,确立我国高校教师聘任制的改革思路38-43
  • 1.打破全员终身制,促进教师资源的合理流动38-39
  • 2.有机地引入终身教职制度,保证优秀教师资源的稳定39-41
  • 3.大力倡导学术自由,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41
  • 4.积极推动法制建设,完善教师管理制度41-43
  • 五、 结语43-44
  • 参考文献44-46
  • 致谢46-4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47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长青;中小学教育科研:培养专家型教师的沃土[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 方卫星;;以服务农村中小城市为主的新办院校办学理念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1期

3 王祖林;黄义武;;张伯苓“知中国、服务中国”的办学理念及其启示[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胡河宁;;象征性互动:组织传播的意义生产过程[J];今传媒;2010年04期

5 蒋洪池,林国治,李绍芳;从政府控制走向政府监督——中国大学与政府关系的祈求[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6 王学秀;范冠华;;《孙子兵法》的组织文化建设思想[J];滨州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7 丁德全;百年传承 薪火相继——谈我校百年历史形成的办学传统[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8 徐春燕;吴江;;当今我国大学的通识教育理念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06期

9 黄宇;徐剑;;浅析西南联大教育成功之原因[J];成功(教育);2010年01期

10 董培;;浅析组织文化与组织认同的关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宪平;;晚清“中体西用”教育方针之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房保俊;国家高等教育理念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王安华;学而优则“仕”[D];复旦大学;2011年

3 索丰;韩国大学治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光春;制度生成与实践失范[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5 田建荣;中国考试思想史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6 张彤;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可持续发展[D];厦门大学;2001年

7 唐德海;大学课程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8 王成军;基于TH的大学、产业、政府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9 苗素莲;中国大学组织特性历史演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邓小林;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教师聘任之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伟玉;高校后勤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侯锋;林纸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3 梁广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质量保证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赵星;愿景领导的理论构架与实现方式[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浩;刘道玉创造教育思想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雅清;我国县级政府廉政文化建设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7 陈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高等教育改革研究(1949-1956)[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8 张庆美;山东大学发展史上的办学理念及其实践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于守任;成仿吾教育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季成旭;四川固特公司“蓝海—增长型”战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510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8510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4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