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7-09-15 15:45
本文关键词: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更多相关文章: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大学生 问题 原因 对策
【摘要】:大学时期是学生发展成才的重要阶段,选择什么样的价值观,培养什么样的道德品质,会对学生产生终生影响。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从思想品行方面对大学生提出的质的要求,是衡量大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试金石,也是大学生的基本道德要求。 近年来,高校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毋庸讳言,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还存在不少问题。如何采取切实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以便更好地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也是本文要探讨的主要内容。 本文除导论外,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性。第二部分,分析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存在的问题:荣辱观教育目标定位不准;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教育途径和方式单一;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教育者的示范作用发挥不够。第三部分,分析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问题的原因:社会环境中的负面因素对荣辱观教育的困扰;高校对荣辱观教育重视不够;家庭环境中的不良因素对荣辱观教育的干扰。第四部分,提出解决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问题的对策:明确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目标;突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内容;改进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方法,拓宽教育渠道;充分发挥大学生在荣辱观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教育者在荣辱观教育中的示范作用;优化荣辱观教育的社会环境。
【关键词】: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大学生 问题 原因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导论10-15
- (一)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10-11
- 1. 选题缘起10
- 2. 研究意义10-11
- (二) 相关研究状况11-14
- 1. 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必要性11
- 2. 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性11-12
- 3. 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基本状况12-13
- 4. 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对策13-14
- (三)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14-15
- 一、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性15-18
- (一) 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15
- (二) 有助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15-16
- (三) 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16-18
- 二、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存在的问题18-24
- (一) 荣辱观教育目标定位不准18
- (二) 荣辱观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18-20
- 1. 荣辱观教育内容与学生实际和社会生活联系不紧19
- 2. 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需求19-20
- (三) 荣辱观教育途径和方式单一20-21
- 1. 理论课教学形式化倾向突出20
- 2. 教学方式单一20-21
- (四) 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21-22
- (五) 教育者的示范作用发挥不够22-24
- 三、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问题的原因24-30
- (一) 社会环境中的负面因素对荣辱观教育的困扰24-26
- 1. 价值观的多元化对荣辱观教育造成干扰24
- 2. 市场经济的“趋利”特点对教育内容提出挑战24-25
- 3. 网络给荣辱观教育带来严峻挑战25-26
- (二) 高校对荣辱观教育重视不够26-28
- 1. 对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意义认识不够26
- 2. 很多高校未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纳入高校整体教育规划26-27
- 3. 对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不足27-28
- (三) 家庭环境中的不良因素对荣辱观教育的干扰28-30
- 四、解决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问题的对策30-40
- (一) 明确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目标30-31
- 1. 要注意荣辱观教育目标的层次性30-31
- 2. 荣辱观教育目标要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31
- (二) 突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内容31-33
- 1. 重视正确的义利观教育31-32
- 2. 加强社会主义劳动美德教育32
- 3. 突出诚信教育32-33
- 4. 突出耻感教育33
- (三) 改进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方法,拓宽教育渠道33-36
- 1. 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育方法33-34
- 2. 注重运用多种教育载体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34-36
- (四) 充分发挥大学生在荣辱观教育中的主体作用36-37
- (五) 充分发挥教育者在荣辱观教育中的示范作用37-38
- (六) 优化荣辱观教育的社会环境38-40
- 1. 优化社区环境,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营造良好的社区氛围38-39
- 2. 优化媒体环境,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39
- 3. 优化党团组织环境,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39-40
- 参考文献40-44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44-45
- 致谢4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芬兰;;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现状及对策[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2 杨峻岭;任凤彩;;加强大学生耻感教育的依据及其途径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10期
3 周建平;;对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再审视[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8期
4 吕新云;;新形势下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探析[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5 田建国;;高等学校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几点思考[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6 齐俊桥;王万军;;高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做到“六个结合”[J];教育与职业;2007年20期
7 应治召;;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高校德育创新的有效载体[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8 何建东;;浅谈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9 陈彦生;李宝平;;增强大学生荣辱观教育实效性的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10 喻琼;;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探讨[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本文编号:8574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857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