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5 14:29

  本文关键词: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及对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民主社会主义 大学生 影响 对策


【摘要】:民主社会主义是19世纪中叶以来以西欧诸国为代表的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民主党、社会党以及工党的意识形态和思想体系的统称。作为一种思潮,民主社会主义在全球传播广泛;作为一种政治势力,民主社会主义又对当代世界影响深远。在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其历史轨迹总是能在中国得到反映,多年来对我国的影响和干扰始终挥之不去,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道路上的阻碍。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很有必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民主社会主义思潮进行深入的再研究,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它实质上是一种资本主义的改良主义思潮,在指导思想、社会变革方式、对待资本主义的态度以及社会发展思想方面是与我国所坚持的科学社会主义根本对立的。同时,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又极具蒙蔽性和迷惑性,这就容易对当代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导致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嬗变,给他们的成长成才带来严重危害。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梳理了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历史沿革,探究了该思潮的思想基础和本质特征,回溯了该思潮在我国的传播发展过程,全面剖析了该思潮对当代大学生消极影响的现状和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概述。该部分主要论述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历史沿革、思想基础和本质特征以及在我国的传播发展过程。首先,以时间顺序为依据梳理了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历史演变过程。其次,深刻分析了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思想基础包括的三个层面,并归纳和阐述了该思潮本质特征的四方面表现。最后,系统回顾了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在我国传播发展的过程。 第二部分: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消极影响的现状审视。该部分主要从三方面展开论述:一是对调研的基本情况进行说明;二是以调研的基本情况为基础,深入分析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以及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政党制度信心的具体影响;三是剖析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对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的主要原因。 第三部分:抵制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消极影响的对策探讨。该部分针对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消极影响的表现及其原因分析,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和教育、有效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社会思潮的引领作用、进一步深化对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研究以及注重提升大学生自身理论素养和政治辨别能力等方面探讨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民主社会主义 大学生 影响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1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9
  • 文献综述9-15
  • 引言15-17
  • 第一章 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概述17-29
  • 一、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历史沿革17-21
  • (一) 社会民主主义时期(1848——1951)17-19
  • (二) 民主社会主义时期(1951——1992)19-20
  • (三) 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归时期(1992年以来)20-21
  • 二、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思想基础与本质特征21-25
  • (一) 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思想基础21-24
  • (二) 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本质特征24-25
  • 三、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在我国的传播发展过程25-29
  • (一) 20世纪20年代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在我国的传播26-27
  • (二) 20世纪80年代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在我国的泛起27
  • (三) 世纪之交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在我国回潮27-29
  • 第二章 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消极影响的表现及原因剖析29-39
  • 一、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的表现29-33
  • (一) 动摇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30-31
  • (二) 弱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31-32
  • (三) 影响大学生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政党制度的信心32-33
  • 二、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对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剖析33-39
  • (一) 社会现实问题的映衬33-34
  • (二) 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存在的偏差34-35
  • (三) 民主社会主义思潮自身的欺骗性35-36
  • (四) 多元化社会思潮影响下大学生自身思想特点的影响36-39
  • 第三章 抵制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消极影响的对策探讨39-49
  •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和教育39-41
  • (一) 加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宣传和教育39-40
  • (二)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宣传和教育40-41
  • (三) 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宣传和教育41
  • 二、有效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社会思潮的引领作用41-44
  • (一) 结合现实流行的思潮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针对性42-43
  • (二) 针对社会思潮的传播机制积极开发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43-44
  • (三) 以把握实质为核心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社会思潮的认知44
  • 三、深化对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研究44-47
  • (一) 深入研究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理论实质45
  • (二) 重视面向大学生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研究和评介工作45-46
  • (三) 注重对民主社会主义思潮传播机制的剖析46-47
  • 四、大学生要注重提升自身理论素养和政治辨别能力47-49
  • (一) 大学生要注重提升自身理论素养47-48
  • (二) 大学生要注重提升政治辨别能力48-49
  • 结论49-51
  • 参考文献51-55
  • 致谢55-57
  • 附录57-5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凤梅;;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对大学生影响的调查分析[J];高教论坛;2011年08期

2 周新城;;划清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界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年07期

3 陈秉公;;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规律性[J];江汉论坛;2009年11期

4 高放;;百年来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关系的演变——兼谈“只有社会主义民主才能救中国”[J];理论学刊;2007年06期

5 周新城;;必须警惕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泛滥[J];理论视野;2007年05期

6 刘世涛;邓卓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J];理论探索;2008年06期

7 徐崇温;;如何认识民主社会主义[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年04期

8 刘书林;关于民主社会主义思潮起源的考察与论辩[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年04期

9 刘书林;;关于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若干问题的思考[J];青海社会科学;2007年06期

10 徐崇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是两股道上跑的车[J];求是;2007年13期



本文编号:9178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9178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0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