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受援与支援高校联合科研现状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1 22:05
本文关键词:新疆受援与支援高校联合科研现状研究
【摘要】:为贯彻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提高西部地区高校办学实力和水平,实现东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教育部于2011年启动“东部高校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对口支援实施以来,支援高校与受援高校围绕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结合各自优势,共同申报成功了一批重大科研项目,优化了科研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快了受援高校科研团队的成长和实验室平台的建设,提升了受援高校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增强了受援高校的办学实力,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科研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推动着高校从社会经济的边缘走向中心。因此,对支援和受援高校联合科研进行研究有利于了解联合科研的整体状况,促进科研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联合科研项目的质量,推动对口支援的深入发展,进而实现东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 本研究以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新疆医科大学与支援高校的联合科研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结合定性和定量分析,对新疆受援与支援高校的联合科研的整体现状、问题、产生原因及对策进行系统的研究。在理论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综述,,对联合科研的相关概念进行阐述;在实证方面利用自编的“新疆受援与支援高校联合科研现状研究”调查问卷,从联合科研项目立项时间、项目经费、项目级别、项目主持人等不同维度对联合科研的整体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通过对联合科研项目参与人员、科研管理部门人员及负责对口支援业务部分人员的深度访谈得知,近年来,支、受援高校都普遍重视科研活动,双方教师开展了一些科研项目的合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在了解现状的基础上,本文发现联合科研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联合科研的经费、政策保障缺失;二是教师参与的意愿和积极性不高;三是双方学校的沟通机制不完善;四是联合科研的成本、收益不相称;五是联合科研的监督管理不到位。本研究认为过度的市场化竞争,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浓厚的行政管理色彩,单一的激励方式与手段,不合理的科研管理制度是导致联合科研现状不容乐观的重要原因。为此,本文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立足支、受援高校的实际情况,探求科研合作的途径,进而提出了促进联合科研的对策: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下移对口支援工作重心,树立双赢的合作理念,加强科研项目的监管,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 本研究有利于丰富联合科研的相关理论,为进一步完善和推动对口支援工作深入发展提供参考;为支、受援高校科研合作的开展和科研项目的管理提供实证依据;有助于进一步促进东西部高等教育事业均衡发展,有利于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关键词】:对口支援 联合科研 科研评估 科研合作
【学位授予单位】:石河子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一章 绪论9-26
- 一、研究背景9-10
-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10-11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11-18
- 四、研究内容18-19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19-20
- 六、研究重难点及创新之处20-21
- 七、基本概念界定21-23
- 八、相关理论23-26
- 第二章 受援与支援高校联合科研的调查26-39
- 一、调研院校的科研情况26-27
- 二、联合科研的立项情况27-29
- 三、项目主持人的基本情况29-30
- 四、联合科研的执行及效果30-36
- 五、案例分析36-39
- 第三章 受援与支援高校联合科研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39-47
- 一、联合科研存在的问题39-43
- 二、联合科研问题的原因分析43-47
- 第四章 促进受援与支援高校开展联合科研的措施47-50
- 一、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47
- 二、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47-48
- 三、下移对口支援工作重心48
- 四、树立双赢的合作理念48
- 五、加强科研项目的监管48-49
- 六、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49-50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50-52
- 一、研究结论50
- 二、研究局限与不足50-51
- 三、研究展望51-52
- 参考文献52-56
- 附录56-68
- 致谢68-69
- 作者简介69
- 在校期间主持或参与研究项目69
- 研究生期间发表文章69-70
- 导师评阅表7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秀华;美国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评估的实践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8期
2 徐志标;;高校学术论文奖励政策探讨[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3期
3 谈曼延;关于竞争与合作关系的哲学思考[J];广东社会科学;2000年04期
4 李巨光;;基于科研团队特点的绩效评价体系初探[J];管理观察;2009年17期
5 高新发;高校科研的价值追求[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6 王金凤;卜祥云;;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建设路径选择[J];河南科技;2009年07期
7 杨于文;英国高等教育机构科研评估的情况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S1期
8 周琳,殷学平;科研项目评估方法的研究[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2年01期
9 袁祖望;论高校学术权力的弱化与强化[J];江苏高教;2004年03期
10 高宏利;李作学;王前;;高校科研评估指标及其实证研究[J];教育科学;2011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程妍;跨学科研究与研究型大学建设[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558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955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