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生态型“双创”国贸人才培养的新探索
本文关键词:高校生态型“双创”国贸人才培养的新探索
【摘要】:文章论述了生态型"双创"国贸人才的概念,分析了高校"双创"国贸人才培养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培养生态型"双创"国贸人才的基础在于优化教育生态位,关键在于构建教育泛生态链。
【作者单位】: 江苏理工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商贸系;
【关键词】: 生态型 国贸“双创”人才
【基金】:2013年度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自筹课题“五年制高职与应用型本科‘5+2’分段培养实践研究——以国贸专业为例”(课题编号:B-b/2013/03/029) 2013年江苏理工学院教研项目“五年制高职与应用型本科‘5+2’国贸人才分段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基于合作联盟视角”(课题编号:JG13025) 2012年度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课题“五年制高职与普通本科‘5+2’国贸专业‘双创’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642;F740-4
【正文快照】: 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世界经济贸易形势不确定性增大,发展创新型经济成为当前应对不确定性、改变经济增长逻辑、扩大就业、促进产业升级转型的主要驱动力。创新型经济作为一种新社会经济形态,需要新教育形态与之匹配,鉴于此,建立和完善高校创新创业(简称“双创”)的国贸人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葛敏;许长新;;基于金融产业生态系统和谐的生态承载力分析[J];当代财经;2008年01期
2 杨爱民;基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泛生态链理论[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俞涛;王道平;厉亚;张高明;;编校质量的生态学分析及对策[J];出版发行研究;2010年03期
2 王卓理;耿鹏旭;吴楠楠;;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与生态功能区划研究[J];福建农业;2014年09期
3 娄策群;周承聪;;信息生态链:概念、本质和类型[J];图书情报工作;2007年09期
4 王方;;信息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生态链:概念、特点及类型[J];图书情报工作;2010年04期
5 郑慧;高艳;;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金融生态模糊综合评价研究——以可持续发展为视角[J];中国渔业经济;2011年02期
6 吴强;平海;;生态学视角下的现代服务业集群最优规模的确定[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慧;高艳;;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金融生态模糊综合评价研究——以可持续发展为视角[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宗奉;生态学视角的农民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李景刚;基于资源价值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规划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3 徐越;网络生态视角下电子商务业态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4 史俊仙;商业银行跨界经营研究:理论、现状、路径及风险控制[D];河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郑慧;沿海经济圈金融生态发展水平评价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刘佼;广东金融生态现状评估与改进策略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3 王向丽;创意产业生态系统演化的影响因素分析[D];天津理工大学;2013年
4 徐兴邦;辽阳市产业结构优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杨志峰,隋欣;基于生态系统健康的生态承载力评价[J];环境科学学报;2005年05期
2 张彦宇;韩晓卓;李自珍;苏敏;;生态承载力模型的改进及其应用[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3 马世骏,王如松;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J];生态学报;1984年01期
4 葛敏;周密;;和谐金融下的金融生态研究进展[J];未来与发展;2007年06期
5 闫旭骞;张顺堂;;矿区生态承载力评价方法[J];有色金属;2006年02期
6 张征,张正河,李贵宝;标准化动力的初步经济学分析[J];中国标准化;2003年12期
7 张传国,方创琳,全华;干旱区绿洲承载力研究的全新审视与展望[J];资源科学;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伍荣;周艳;;生态型服务:界说与微观开发策略[J];学习与探索;2007年03期
2 张晓忠;;论生态型政府管理职能的构建——以苏南生态型区域为例[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李红亮;;城市化进程中生态型水文明的构建——基于十八大生态文明的远景观照[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4 ;廊坊:打造园林式生态型宜居名城[J];时事报告;2007年06期
5 张治学;;构建河南省生态型小城镇问题探讨[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6 ;生态型社区是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基础[J];领导决策信息;2005年19期
7 白振海,梅金友;中原地区公路生态型绿化探索[J];天中学刊;2005年05期
8 张涛;吕玲霞;;生态型服务与可持续发展综述[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年12期
9 刘红奇;邵俊杰;吴麒洋;;努力打造生态型产业新城——访郑州马寨(省级)产业集聚区管委会主任赵国玺[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2年03期
10 张忠迪;;论生态型大学形成的标志[J];江苏高教;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胜男;冯蕊;;浅析我国生态型小城镇建设的机遇与挑战[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2 方创琳;刘海燕;张蔷;乔标;;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型产业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A];三江源区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高级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3 刘兰芬;;“生态型领导”模式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A];构建和谐社会与领导科学创新——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王安民;谢永平;;信息时代的学习型组织演化——生态型组织[A];全国第八届工业工程与企业信息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尚军义;;复旦Ⅰ号生态型制剂的应用效果初报[A];第七届全国肥料双交会论文集[C];2005年
6 覃熙;;基于生态型服务理论的图书馆服务模型的构建[A];广西图书馆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27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7 凌申;;论江苏沿海生态型小城镇建设平台之构建[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8 廖明安;张光伦;;不同生态型区与苹果器官内源激素含量和生长发育关系的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9 刘焕清;;治污治旱走生态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10 吴玉芳;彭荔红;陈伟琪;刘花台;;走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记生态型养猪场[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杨晓娣;哈尔滨建生态型新城区[N];中国环境报;2003年
2 徐宁;倾力打造生态型现代化城市[N];营口日报;2007年
3 郁风华 马少忠 陈猛;方正走循环经济之路建生态型新农村[N];中华建筑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张德智;努力打造“生态型”城镇[N];石河子日报(汉);2011年
5 周红;道孚县建设生态型牧民定居点[N];甘孜日报(汉文);2010年
6 本报记者 卢志民 特约通讯员 刘卫;破解“生态型缺水”难题[N];湛江日报;2013年
7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教授 刘兰芬;“生态型领导”模式与领导科学建设[N];中国贸易报;2004年
8 驻浙江记者 董波 特约记者 方跃 卜志一;浙江三狮绿色生态型企业建设获国家级企业管理成果一等奖[N];中国建材报;2007年
9 邓招福邋张强福 张锋育;着力建设生态型工贸强县[N];闽西日报;2007年
10 李建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生态型企业之路[N];中国企业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波;生态型行业协同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2 周婵;东北草原两个生态型羊草趋异适应特性及其进化机理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江国良;枇杷在四川不同生态型区的生态适宜性及调控技术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4 刘滨凡;森林生态型单轨运输设备安全稳定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5 何冰;东南景天对铅的耐性和富集特性及其对铅污染土壤修复效应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6 华彦;黄鼬东北亚种(Mustela sibirica sibirca)被毛热力学特性及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凤;东亚特有种五唇兰两种生态型的光合生理特性研究[D];海南大学;2010年
2 杜哲;生态贫困实证分析及生态型反贫困的路径选择[D];兰州大学;2007年
3 卢倩;羊草两种生态型差异表达蛋白基因的转录分析及克隆[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
4 杨一斐;民勤县生态型贫困问题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9年
5 宋秋英;新课程背景下生态型教学模式探究[D];河北大学;2007年
6 张君;生态型物流园模式选择与评价[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7 王国杰;动态环境下生态型企业关系构建研究[D];广西大学;2006年
8 袁立敏;生态型节能电器产品设计要素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9 李煦征;江苏省小麦品种更替过程中生态型演化与区域差异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10 王萌;不同生态型拟南芥芽再生数目的QTL定位[D];山东农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960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996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