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学分银行制建立及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0 13:35
本文关键词:江西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学分银行制建立及发展研究
【摘要】:迈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现代成人教育即将成为全球化运动,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它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推动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在这种背景下,针对江西省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发展所遇到的困境,本研究旨在探究江西省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学分银行制的初步框架与实施对策,为我省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建立学分银行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理论分析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教育学、管理学、哲学、经济学等角度,就学分银行制展开了理论分析,以学分银行制的概念为入口,主要深入分析了终身教育理论、学习自由理论以及教育公平理论这三大理论,为学分银行制构建了理论基础,为其实施提供了理论指导。本文还借鉴了储蓄银行的运行机制,探讨了学分银行制的存分机制和兑分机制,为学分银行制的协调运行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同时结合国内外学分银行制的经验,立足于我省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实际情况,将学分银行制设计为六个组成要素:学分审查委员会、课程标准系统、学生选课系统、学分兑换系统、学分银行系统、学分诚信系统,为了保障学分银行制的顺利实施,从政策、组织、技术、师资等方面提出了实施对策。
【关键词】:学分银行制度 成人高等教育 终身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72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5
- 目录5-8
- 第1章 引言8-17
- 1.1 问题的提出8-10
- 1.2 研究综述10-15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0-12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2-15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15-17
- 第2章 学分银行制度概述17-23
- 2.1 学分银行制度内涵17-18
- 2.1.1 学分的概念17
- 2.1.2 学分制的概念17-18
- 2.1.3 学分银行制度的概念18
- 2.2 学分银行制度的基本特征18-20
- 2.2.1 自主性19
- 2.2.2 开放性19
- 2.2.3 公平性19-20
- 2.2.4 激励性20
- 2.3 学分银行制度的理论基础20-23
- 2.3.1 学分银行制度与终身教育理论20-21
- 2.3.2 学分银行制度与学习自由21-22
- 2.3.3 学分银行制度与教育公平理论22-23
- 第3章 学分银行制度的内在运行机制23-26
- 3.1 储蓄银行及其对学分银行制度的启示23-24
- 3.2 学分银行制的内在运行机制24-26
- 3.2.1 存分机制24
- 3.2.2 兑分机制24-26
- 第4章 学分银行制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26-34
- 4.1 国外发达国家与地区学分银行制的特点与启示26-29
- 4.1.1 欧洲学分互换系统的特点26-27
- 4.1.2 韩国学分积累制度的特点27-28
- 4.1.3 国外发达国家与地区学分银行制对我国的启示28-29
- 4.2 国内学分银行制试点地区学分银行制的发展状况与经验29-32
- 4.2.1 国内学分银行试点地区学分银行制的发展状况29-31
- 4.2.2 国内试点地区学分银行制发展经验及对我省建立学分银行制的启示31-32
- 4.3 构建学分银行制度是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32-34
- 4.3.1 学分银行制度是解决成人学员工学矛盾的有效途径32-33
- 4.3.2 学分银行制度是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的有效方法33
- 4.3.3 学分银行制度是引导成人教育走向市场的最佳向导33-34
- 第5章 江西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建立学分银行制的可行性分析34-39
- 5.1 我国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发展现状34-35
- 5.2 江西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发展现状35-36
- 5.2.1 教学基本情况35
- 5.2.2 考试基本情况35-36
- 5.2.3 招生与管理基本情况36
- 5.3 江西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发展趋势36-37
- 5.4 江西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建立学分银行制的可行性分析37-39
- 5.4.1 教育基础37-38
- 5.4.2 经济基础38
- 5.4.3 实践基础38-39
- 第6章 江西省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学分银行制的初步框架与实施对策39-49
- 6.1 江西省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学分银行制的初步框架39-45
- 6.1.1 学分审查委员会40-41
- 6.1.2 课程标准系统41-42
- 6.1.3 学生选课系统42-43
- 6.1.4 学分兑换系统43-44
- 6.1.5 学分银行系统44-45
- 6.1.6 学分诚信系统45
- 6.2 江西省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学分银行制实施对策45-49
- 6.2.1 政策方面45-46
- 6.2.2 组织方面46
- 6.2.3 技术方面46-47
- 6.2.4 师资方面47
- 6.2.5 加强宣传47-49
- 结语49-50
- 参考文献50-53
- 致谢53-54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覃兵;胡蓉;;韩国高等教育学分银行制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12期
2 解延年;面向二十一世纪世界成人教育发展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1996年06期
3 杜社玲;;带着你的学分去学习——欧洲学分互换系统对“学分银行”的启示[J];成才与就业;2009年19期
4 陈晶晶;陈龙根;;韩国学分银行制及其对我国构建完全学分制的启示[J];高等农业教育;2010年08期
5 李艳岭;;上海开展“学分银行”教学改革工作的启示[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6 郭明宇;徐晓英;郭愈荣;;普通高校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基本现状与未来发展的探讨[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7 孙玲;;当前我国普通高校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生存空间[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杨宝仁,江涉;关于建立储蓄银行的探讨[J];黑龙江金融;1999年06期
9 白浔;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科学发展之路求索——江西师大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复办二十周年回眸[J];继续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10 邓澳利;;浅析我国“学分银行”推行的困难与障碍[J];职业教育研究;2007年1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易鑫;[N];中国教育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邓澳利;“学分银行”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674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1067437.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