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特殊教育论文 >

民族院校信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3 10:34

  本文关键词:民族院校信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信教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宗教文化 爱国主义教育


【摘要】:当前,信教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民族院校需要认真研究和正确对待的问题,信教学生和其他大学生一样是各个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所在,是传承民族文化、发展民族经济、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力量,在这一群体中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宗教观,提升其思想政治素质对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民族、宗教问题本身就很敏感,也由于信教学生具有特殊的成长背景和强烈的宗教情感,如何有效的对信教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其思想政治素质是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一大难题,长期以来,该问题一直处于需要解决却又难以有效解决的状态。本文就以“信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访谈、统计分析、理论探讨等方式,以期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 如何对信教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关键问题是如何确定教育目标、选取什么教育内容以及采用何种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体现层次性,最低目标是合法信教,高一层次的目标是要求信教学生将信教与爱民族、爱国家有机结合起来,最高目标是希望信教学生能够客观的认识宗教,并逐步树立共产主义信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针对信教学生而言,教育内容应该体现特殊性和针对性,我们认为要重点强调四个教育内容,即爱国主义教育;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宗教法律、法规教育和宗教文化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我们对信教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针对我国多民族、多宗教共存的实际情况以及党提出的“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要求,我们有必要对信教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其能够在信仰宗教的同时维护民族团结、祖国统一;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属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实践层次,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观点、基本态度,结合不同时期党的中心任务、宗教政策等,对信教学生进行的理论宣传和思想教育工作;宗教法律、法规教育是我们对信教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我们应通过宗教法律、法规教育使信教学生知法、懂法、守法,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信仰宗教;“宗教文化”指的是文化层面的宗教,是作为文化形态的宗教,是对宗教的文化解读、诠释与文化整合、构建,宗教文化观教育旨在引导信教学生把宗教放在文化的层面去对待。在具体的操作方法上,我们认为应多用疏导教育法、比较鉴别法以及转移教育法等方法,多与信教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而不是一味的灌输理论。 对信教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我们确立一个观念,即我们难以让信教学生通过几年的大学教育就放弃自己的宗教信仰,但我们可以引导他们尽可能客观、全面地认识宗教,能够在信仰宗教的同时努力学习、认真工作,为民族和国家的发展作贡献。
【关键词】:信教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宗教文化 爱国主义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751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8
  • 绪论8-14
  • 一、选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8-9
  • 二、选题的研究现状9-12
  • 三、选题的主要研究方法12-14
  • 第一章 民族院校信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概述14-24
  • 第一节 民族院校信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14-18
  • 一、宗教信仰14-16
  • 二、思想政治教育16-17
  • 三、民族院校信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17-18
  • 第二节 民族院校信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18-21
  • 一、教育对象的特殊性18-19
  • 二、教育内容的特殊性19-20
  • 三、教育方法的特殊性20-21
  • 第三节 民族院校信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21-24
  • 一、应对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政治图谋的需要21-22
  • 二、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22
  • 三、解决民族院校教育难题、建设和谐校园的需要22-23
  • 四、促进信教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需要23-24
  • 第二章 民族院校信教学生的信教现象透视24-35
  • 第一节 民族院校信教学生宗教信仰状况的特征解析24-27
  • 一、宗教信仰的地域性、民族性24
  • 二、宗教看法多样性24-25
  • 三、信教途径多样化25
  • 四、信教动机功利化,心理需求突出25-26
  • 五、宗教情感浓厚,宗教知识缺乏26
  • 六、关注视角新颖,富有改革创新意识26-27
  • 七、对宗教与非宗教的区别认识较清楚27
  • 第二节 民族院校信教学生信仰宗教的原因分析27-32
  • 一、国际社会大环境的影响27-28
  • 二、市场经济的影响28-29
  • 三、民族及家庭的影响29-30
  • 四、宗教因素30-31
  • 五、个人因素31-32
  • 第三节 民族院校信教学生信仰宗教的利弊分析32-35
  • 一、宗教信仰对信教学生的积极影响32-33
  • 二、宗教信仰对信教学生的消极影响33-35
  • 第三章 民族院校信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35-43
  • 第一节 民族院校信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主要成绩35-38
  • 一、坚持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35-36
  • 二、着力对信教学生进行"六观"教育36
  • 三、思想政治教育获得了大多数信教学生的认同36-37
  • 四、维护了民族院校的和谐稳定37-38
  • 第二节 民族院校信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38-40
  • 一、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38
  • 二、教育方法比较单一38-39
  • 三、部分教育者的素质偏低39
  • 四、心理健康教育尚待完善39-40
  • 第三节 民族院校信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40-43
  • 一、民族和宗教问题具有敏感性特征40
  • 二、信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理论研究的不足40-41
  • 三、校方与信教学生之间信息渠道不畅通41
  • 四、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的课题41-42
  • 五、部分信教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错误的认识42-43
  • 第四章 关于加强民族院校信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43-59
  • 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43-46
  • 一、思想政治教育应承认宗教存在的长期性43-45
  • 二、思想政治教育应与党的宗教政策和工作方针相统一45-46
  • 第二节 确立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46-50
  • 一、目标确立的依据46-47
  • 二、目标确立的原则47-48
  • 三、信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48-50
  • 第三节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50-55
  • 一、爱国主义教育50-51
  • 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51-52
  • 三、宗教法律、法规教育52-53
  • 四、宗教文化观教育53-55
  • 第四节 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55-59
  • 一、疏导教育法55-56
  • 二、比较教育法56-57
  • 三、转移教育法57-59
  • 结语59-61
  • 参考文献61-64
  • 附录1:民族院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调查问卷64-68
  • 附录2:民族院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调查统计表68-75
  • 致谢75-76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76-7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次旺俊美;民族院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特殊意义[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2 李步海;;以人为本: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3 岳永杰;邵士庆;;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4 王非;;浅析新时期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5 徐魁峰;试论民族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J];广西社会科学;2001年02期

6 阿民;关于做好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汉文版*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7 零宏惠;民族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S2期

8 滕建旭,张澎,王锦,潘敏,何富亮;试析民族院校专利战略的实施[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09期

9 朱为鸿,李小宁;论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J];中国民族教育;2001年01期

10 胡蓉;五所民族院校藏文教材协编讨论会在成都召开[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8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琼英;;论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院校构建和谐校园的对策[A];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研究[C];2009年

2 张春松;;浅谈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3 刘晓明;刘力;;略论系统控制论与思想政治教育[A];辉煌的历程——纪念建国50周年学术研究文集[C];1999年

4 何伟纲;王国强;;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主体作用[A];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研究[C];2009年

5 顾正明;;电化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A];辉煌的历程——纪念建国50周年学术研究文集[C];1999年

6 李志军;;宽容——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新理念[A];社会进步与人文素养——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6年

7 厉明琴;;落实“三贴近”对体育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探讨[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8 林燕;陈玉民;;探索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A];海南省“人才发展与荣辱观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林燕青;;论和谐校园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6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6年

10 王爱平;李合亮;;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A];第二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南民族大学党委书记 陈达云;简论民族院校的创新发展[N];光明日报;2009年

2 高万能;坚持科学发展观 努力办好民族院校[N];贵州日报;2009年

3 广西民族大学党委书记 钟海青;民族院校科学发展应处理好几个关系[N];光明日报;2009年

4 中南民族大学校长 雷召海;关于民族院校创新发展社会科学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9年

5 记者 李军;宁大列入民族院校专项建设规划[N];宁夏日报;2010年

6 记者 周光兵 通讯员 许宗友 实习生 武国涛;全国民族院校书记校长联席会议在我州召开[N];恩施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蒋予昕;助推民族院校科学发展[N];广西日报;2011年

8 西南民族大学党委书记 罗布江村;民族院校如何实现新的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1年

9 国家民委副主任 吴仕民;坚持正确方向 进一步办好民族院校[N];中国教育报;2010年

10 闵伟轩;筚路蓝缕写华章 继往开来铸辉煌[N];中国民族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遂周;我国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邱仁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探要[D];上海大学;2010年

3 师震;论自我意识自觉的机制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D];上海大学;2011年

4 郧在廷;西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金情;人的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6 张俊豪;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院校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7 郑白玲;特与不特[D];西南大学;2008年

8 吴丹;蒋南翔德育思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9 吕佩臣;民族院校办学特色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蔡琼;中国民族院校发展中的文化转型[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晖;民族院校信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王海萍;论高校公共数学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D];西南大学;2010年

3 韦顺国;新农村建设中广西山区少数民族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4 童娟;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秦琬媛;思想政治教育与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D];海南大学;2010年

6 郭彦梅;理解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徐满;我国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0年

8 潘晓芩;心理学在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黄瑜;我国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现状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10 杜文玲;中国和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路径比较探析[D];安徽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358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sjy/11358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b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